肩周炎又叫“五十肩”,发病年龄大多数在五十岁左右。肩周炎发病的症状是:肩关节僵硬不灵活,局部疼痛,并有明显的压痛点,尤其是在夜间疼痛加剧:在医生检查肩关节时,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中医称为“金鸡蛙鸣”,是该病的一大特点。一般多发生一侧,个别患者痛得夜间不能入眠。严重时连日常生活中的端碗吃饭、穿衣伸袖、大小便时解系腰带以及洗脸梳头都感到困难。其病理机制是炎性物质会把肩周围的肌肉、肌暖和滑囊粘住,时间一长肩膀活动范围受限,那就麻烦了。那么,该如何预防肩周炎才有效呢?
肩周炎早期症状常可表现为以下方面
1、肩痛:起初时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顿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多数患者常诉说后半夜痛醒,不能成寐,尤其不能向患侧侧卧,此种情况因血虚而致者更为明显;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
2、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外旋更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由于长期废用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当肩关节外展时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
3、怕冷:患肩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
4、压痛: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腱沟。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
5、肌肉痉挛与萎缩: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弯不利等典型症状,此时疼痛症状反而减轻。
6、年龄较大或病程较长者,X线平片可见到肩部骨质疏松,或岗上肌腱、肩峰下滑囊钙化征。
有事没事多"捏"骨 有效预防肩周炎
“捏”,基本等同于中医推拿里的“拿法”,可以对颈肩部的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起到良性刺激,有舒筋活络,活血止痛的功效。
1、捏颈部时,受术者取坐位,操作者一手扶住其前额,另一手拇指与四指对合,夹持捏住颈后两侧,朝向受术者的后方做反复提捏,边捏边缓慢地上下移动,直到局部皮肤微微发红发热,大约做3~5分钟。
2、捏肩膀时,操作者站到后侧,距离受术者20~30公分。两手自然搭在受术者的肩井穴(大椎穴与肩髃穴连线的中点)上,四指在前,拇指在后,双手向上、向中间轻轻提捏两肩肌肉,大约做15~20下即可。
以上方法适合长期伏案工作者,颈肩部软组织劳损、酸痛,或患有颈部疾病需要放松肌肉的患者。操作时施力要适度,以受术者感到舒适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