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心衰要注意跟气管炎区分

家庭医生在线 2014/11/19 10:24:43 举报/反馈

据中华心血管病学会最新公布的“中国部分地区慢性心衰住院病例回顾性调研数据”表明,近20年来,我国心衰患者的发病率没有降低,治疗仍以传统老药为主,而疗效并不理想,心衰死亡率虽逐年递减,但明显高于同期心血管病病死率。

心衰有几个常见症状

心衰即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称心功能不全,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各种因素导致的心脏病的严重阶段,这时心脏因疾病、过劳、排血功能减弱,以至排血量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代谢的需要。

一、咳嗽、气喘貌似气管炎、哮喘病

左心衰最初往往表现为频繁干咳或胸闷气喘,活动及劳累时尤甚。还有的在夜间突然憋醒,呼吸短促,被迫坐起后症状才逐渐缓解。这是由于左心衰导致肺瘀血及支气管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使呼吸道通气受阻所致。

二、纳差、腹胀、腹泻貌似胃肠炎

这种情况主要见于右心衰。由于右心回流血液受阻,使体循环的静脉压升高,导致内脏(胃肠道、肝、胆等)瘀血,出现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病情严重者还可因胃肠平滑肌缺血性痉挛而导致腹疼、腹泻。

三、尿少、浮肿貌似肾脏疾病

心衰病人由于心排血量降低,体循环瘀血,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不足,而导致24小时总尿量减少,夜尿相对增多。这是因为在夜间平卧休息状态下,回心血量增加,肾好于白天的缘故。与肾脏病不同的是,心源性水肿多从人体下垂部位(足踝、小腿)开始,而肾性水肿常常首先出现在面部。心源性水肿病人尿常规多属正常,且同时伴有心衰的其他症状和体征。

四、情绪或精神异常貌似老年性精神病或脑病

有些老年心衰患者精神症状表现突出,如头晕、失眠、烦躁不安、幻觉、谵妄、意识不清甚至昏迷等等。主要是由于老年人都存在程度不同的脑动脉硬化及脑供血不足。心衰时由于心输出量下降,脑缺血症状进一步加重。

心衰的几个病因解读

日常生活中,有不少心衰发生的诱因,避免诱因就能避免心衰或心衰加重。

NO.1呼吸系统感染

呼吸系统感染是心力衰竭的最常见诱因,特别是肺部感染后,出现的发热、咳嗽、心跳加快等都会加重心脏的负担,而且感染所产生的毒素还会直接损伤心肌,出现心衰。已经心衰的患者如果出现呼吸道感染会病情恶化。

对策:目前已进入十一月份,天气逐渐寒冷,又是感冒流感的高发季节,因此心血管病人,尤其是心衰患者,要防止感冒、流感,也可以接种流感疫苗提早预防。另外值得提醒的是,一旦出现感染症状应及时就诊。

NO.2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诱发心衰的常见原因,各种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以及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都可诱发心衰,尤其以房颤最常见。临床研究发现,心律失常不仅可诱发心衰,更会加重心衰病情,统计结果显示,有50%的心力衰竭患者死于恶性心律失常。

对策:心律失常患者应该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参松养心胶囊可有效调节钠、钙、钾心脏离子通道及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能改善心脏起搏功能和传导功能,有效治疗快速和缓慢性心律失常,消除各种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慌、气短、胸闷、乏力、失眠等症状。

NO.3输液过多过快

过多过快的输液也是心衰的诱因,因为静脉输入液体过多过快,会让血容量迅速增加,这就导致心脏的负担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大,心肌的结构和功能就会发生改变,诱发心衰。

对策:有心脏疾患的人,在门诊或社区因其他疾病需要输液时,一定要告知大夫和护士自己的心脏病史,以防输液太快、太多,诱发心衰。

NO.4不良情绪

临床研究发现,不良情绪对心脑血管病人有很大影响,会加重病情,诱发心衰,同时不良情绪也会让心衰患者病情恶化。这是因为焦虑、抑郁、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可使人体交感神经兴奋,使动脉收缩、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

对策:积极乐观、情绪稳定、心态平和有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家人应该帮助患者将不良情绪转移到其他方面,比如可让患者多听听轻松的音乐,多看看自己喜欢的书籍,让患者将心里对疾病的不安或烦躁通过诉说发泄出来。

NO.5过度劳累

过度劳累是心衰发病和加重的一大诱因。过度的体力活动会让患者的心脏负担加重,导致心衰发生或加重。

对策:心血管病人要选择一些舒缓的保健运动以及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不要参加剧烈的活动,切忌活动过多、过猛,以免心力衰竭突然发生或加重,要以轻体力、小活动量、长期坚持为原则,一旦有心慌、气急等不适感应立即停下来休息。

NO.6对原发病满不在乎

心衰是在冠心病、心肌病、风心病、高心病等的基础上发生的,这些病都是慢性疾病,需要长期坚持服用芪苈强心胶囊等药物治疗,但是很多患者不愿意面对天天吃药的生活,只要病情稍有好转,就偷偷自行减药或停药,这对于疾病的康复影响很大,很容易导致心衰的发生。

对策: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患者一定要明白不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所带来的危害,要认识到按时按量服药的必要性,家属也要做好监督,积极治疗,防止心衰的发生。

NO.7年龄因素

据医学调查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大,心衰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这说明年龄也是心衰的一个诱发因素。

对策:人虽然无法阻止年龄的增长,但是可以阻止疾病的发生,人到老年以后要多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定期进行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另外,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饮食上尽量清淡,多吃蔬菜水果,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心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都可以保护我们的心脏功能。

心衰不能只靠药物治疗

心衰是一种自行发展,不断恶化的疾病,医学界已经把该病列为本世纪心脏病要解决的两大重要课题之一。为了解我国慢性心衰患者的诊治状况,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中华心血管病学会对国内42家医院1980、1990和2000年三个年段的10714人住院病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比较。这次大样本调研历经3年,在国内尚属首次。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慢性心衰病患者60岁以上的占50%以上,同属中老年疾病,其中男性多于女性。80年代导致心衰第一病因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现已下降,而冠心病和高血压所引起的心衰却明显上升,其中冠心病患者占半数左右。

住院期间治疗心衰的药物仍以洋地黄强心类药、利尿剂、硝酸酯类等传统老药为主,三个年段使用比例分别为55.4%、43.2%和48.2%;而经临床试验证实,对心衰确有疗效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3个年段使用率逐步上升,但升幅有限,其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仅为40.4%;β受体阻滞剂更低,不足20%,远不及欧美国家90年代60%~90%的使用率水平。

住院期间心衰死亡率,虽呈逐年递减趋势,但8.9%的总死亡率仍明显高于同期住院心血管患者的总死亡率;死亡病因半数以上为泵衰竭,占59%;其次为心律失常和猝死各占13%;其他死因占14%。心衰患者病死平均年龄为(66.4±25.2)岁,明显高于非死亡心衰患者;三个年段死亡患者平均病程分别为(141.6±122.2)个月、(103.9±40.3)个月、(51.3±79.4)个月,比同期总病例的平均病程约长10%~17%;与同期总病例的住院天数比较,无缩短趋势。

多数循证医学的资料证实,以往常规药物不但不会延长心衰患者生命,甚至会使之恶化。20多年心衰治疗的概念有了本质性转变,已从改善血液流动力学观点进展到生物学调整的观点。

欧美国家的心衰治疗指南明确指出,心衰患者应尽早使用和减少死亡率有效的药物。去年,我国制定的心衰诊治建议,也提出相同的观点。但我国临床用药观念依然陈旧,与国际治疗水平有差距,所以导致心衰诊治成为难题。

近年来国内开展的干预防治心血管病的各种危险因素的宣传教育,对减少高血压、冠心病以及心衰的发生具有成效也很有意义。但仍然不够,还应以一级预防为主,采取强有力的健康促进措施,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尤其要提高对临床医师正确使用药物的认识,让他们尽早给患者使用能有效降低心衰死亡率的药物,以使广大患者真正受益。


(责编:吴洁媚 )

展开剩余内容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相关文章推荐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