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核医学在临床上的应用

家庭医生在线 2014/11/3 9:51:18 举报/反馈

一、肝显像(胶体显像)

(一)肝动态显像:肝血流灌注显像。"弹丸"注射,2s/F速度显像。

(二)肝静态显像:

1、显像原理:示踪原理

99m Tc-植酸钠,与血液中钙离子螯合成99m Tc-植酸钙胶体,颗粒大小为300-100um,正常时80%被肝脏Kuffer氏细胞(星形和多角细胞)吞噬,其他被脾、淋巴腺的单核细胞吞噬。当肝内功能降低时肝放射性出现减低,枯否氏细胞被破坏或功能不良,可出现缺损或稀疏灶。

2、方法:99m Tc-植酸钠,静脉注射74-185MBq,10min后即可进行显像,采集前后位、后前位、右侧位,必要时增加其他位置。显像时要做剑突、肋下缘及包块的标志。

3、图象分析:

(1)正常图象:前后位为三角形。

(2)异常图象:(位置、大小、形态及放射性分布异常)

位置异常:肝下垂

大小异常:弥漫性肝病,占位病变等见肝肿大;肝硬化见肝缩小。

形态异常:肝硬化、占位病变及邻近器官肿大压迫致变形;先天性异常。

放射性分布异常:局限性和弥漫性稀疏,局限性热区。

(三)临床应用:

1、适应症:占位性病变的定位诊断;上腹包块与肝的关系;肝转移瘤;肝大小形态的了解。

2、临床评价:

具有了解占位性病变的同时能了解肝细胞的功能。但检出率与X线B超差别不大。

平面显像:大于2.5cm的病灶,阳性率为80%-85%;

ECT断层显像: 1-3CM的病变,阳性率:66%;

3-5CM的病变,阳性率:94%;

5-20CM的病变,阳性率:100%。

检查方法 MRI X-CT ECT B超

灵敏度 90% 86% 82-94% 76%

特异性 90% 88% 80-94% 90%

二、肝血流、肝血池显像

(一)原理:

肝脏内含血总量约250ml 仅低于心腔,大血管及脾。故用99m Tc标记红细胞,可进行肝血流、血池显像。

(二)方法:显像剂为113m InCl3或99m Tc-RBC

以"弹丸"式静脉注射99m Tc-RBC 555MBq,1帧/3s的速度动态示踪肝血管及门静脉的灌注情况,为肝血流显像,以后第5,10,20,30min各采一帧,必要时延迟显像和断层显像。通过首次通过图象和计算机计算定量指标进行判断。

(三)图象分析:

1、正常图象

肝血流显像:3-12s为动脉相,12s后为静脉相,肝在动脉相不显影而静脉相显影。

肝血池显像:比较病变区放射性与正常肝脏的放射性差异。相同为正常。

2、异常图象:

不填充:病变区缺乏血供,见于囊肿、浓肿等良性病变。

填充: 病变区有放射性增加,提示肝癌可能性大(其肝血流显像阳性)。

过度填充:病变区放射性浓集,见于肝海绵状血管瘤。

(四)临床应用:

1、 对血管瘤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均达90%以上,

ECT特点:肝胶体显像为放射性缺损灶;而肝血池显像原缺损灶出现过度填充。因血管瘤是由血窦构成。

检查方法 ECT XCT B超

与病理结果阳性符合率 98.2% 80.9% 53.8%

但对病灶小于1.5CM的血管瘤阳性率约50%,需结合XCT的检查提高检出率

2、 对肝癌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3、 对病变较小的占位性病变的临床意义不大。

三、肝癌的阳性显像

(一)原理:

利用放射性标记亲肿瘤物进行显像,

利用癌代谢活跃的特点进行显象,

(二)方法:

(1)、放射性阳离子化合物,如67 Ga-枸橼酸盐,正常肝组织不显影,出现异常放射性浓集,表明为肝癌,特异性高,阳性率为60-85%。

(2)、放射性标记肿瘤抗原抗体,如123 I或111 In标记的抗AFP抗体能与原发性肝癌所含AFP抗原结合。

(3)、放射性标记细胞代谢物, 如99m Tc-GH,99m Tc-PMT,后者在前5分钟表现为稀疏,2小时后填充。

(三)临床应用:

1、肝内占位性病变的探测:

检查方法 MRI X-CT ECT B超

灵敏度 90% 86% 82-94% 76%

特异性 90% 88% 80-94% 90%

2、肝内占位性病变的性质鉴别:

实性病变的良、恶性的鉴别首选ECT, 囊性与实性的鉴别首选B超检查。

肝细胞癌ECT特点:

动态显像出现动脉灌注相的灌注影;

血池显像出现部分填充相。

对肝细胞癌和肝转移瘤的阳性率为60-85%;

与XCT相当,但有较高特异性。

阳性显像:(特异性高)

67 Ga显像对肝细胞癌的阳性率为70-90%(无 67 Ga)

99m Tc-GH显像的阳性率为: 30-55%(对小于2CM的阳性率低)

99m Tc-PMT显像的阳性率为:50-60%

综上所述,对肝癌的判断需综合检查,结合临床分析,提高诊断符合率。

第二节 肝胆动态显像

一、 显像原理:

肝的多角形细胞能摄取肝胆显像剂并均匀分布于肝,随后排入胆管,进入肠道。用咖玛照相机连续采集成像,分析肝胆系统功能。

二、方法

(一)显像剂:一类:亚氨基二醋酸类衍生物(IDA),如99m Tc-EHIDA(二乙基乙酰替苯胺二醋酸);另一类:吡哆醛氨基酸衍生物,如五甲基色氨酸(PMT),能被肝细胞摄取,并分泌到毛细胆管与胆汁一起经胆道系统排泄。

(二)检查方法:空腹,静脉注射显像剂后,即刻、5、10、15、20、25、30及45分钟各显像一次,当肠道显影,检查即可结束;若胆囊或肠道不显影,60或90分钟重复一次,必要时延迟至2-24小时显像。

三、图象分析

(一)正常肝胆动态显像:

1、肝实质显像期:5-10min,肝实质显影

2、胆系开始显像期:10-15min,肝总管、胆总管、胆囊开始有核素浓集。

3、胆总管和胆囊明显显影、肠道开始显像:15-30min后肝内放射性减少,胆道放射性增加,肠道开始放射性。

4、肠道显像期:30-60min,肝影渐消退,大量放射性积集于肠腔。

(二)异常图象:

1、肝实质显像期,见肝形态异常

2、肝功能受损,肝清除显像剂能力降低,心肾放射性增高。

3、肝-胆系显影时相延缓或胆囊与胆道不显影。

4、肝内与肠道显影顺序发生异常。

四、临床应用及评价:

(一)临床应用:

1、急性胆囊炎:

肝胆显像特点:肝脏显像良好,总胆管及十二指肠显影正常,但胆囊不显影。

(95%以上的胆囊炎患者伴有胆囊管机械性或功能性梗阻)

急性胆囊炎4小时内胆囊不显影,灵敏度97.6%,准确率98.6%;

2、慢性胆囊炎和胆系感染:

多表现为胆囊显影延缓,一般慢性胆囊炎1-2小时后可见胆囊显影。缺乏特异性,胆囊显影可正常或延迟或不良,甚至不显影。

3、黄疸的鉴别:

(1)肝细胞性黄疸: 肝影出现和消退均延迟,无胆管扩张及放射性积累; (2)梗阻性黄疸: 部分性梗阻:肝影出现时间正常,梗阻近端出现放射性积累,肠道放射性延迟出现; 完全性梗阻:24小时内肠道不显影,胆囊及胆管通常不显影。

4、胆道手术后随访:观察胆道吻合及通畅情况、有无胆汁外漏。

5、先天性胆道闭锁的诊断:

新生儿先天性胆道闭锁: 注射显像剂后24小时内不见肠道有放射性积集

诊断符合率达95%以上。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 注射显像剂后4小时内可见肠道有放射性积集

此外,对于异位胆囊和胆道畸形有较高特异性。

6、十二指肠胃返流的诊断:

正常随胆汁排泄道十二指肠不进入胃内,当胃内出现放射性积集 时则可诊断为十二指肠胃返流。此外可用于胃肠吻合术后综合征的观察。

此外:

1、胆囊收缩功能测定:(不能应用于有胆管梗阻的病人)

胆囊显影后,口服脂肪餐或静脉注射CCK(胆囊收缩素)动态观察胆 囊排泄过程,并能定量分析(计算排胆分数,排胆率等)。

2、 移植肝的监测:

一次肝胆显像可了解移植肝的血管吻合情况、肝细胞功能、胆道吻合情况及有无胆汁外漏等情况。

(二)临床评价:

1、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的阳性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均较高,4小时内胆囊不显影,灵敏度97.6%,准确率98.6%;

2、黄疸的鉴别诊断有较好临床价值。

3、对结石的诊断不如B超。

第三节 消 化 道

一、消化道出血

(一)胃肠道出血量的测定:

原理: 51Cr-红细胞经静脉注射后,正常不进入消化道,消化道出血时则进入并不被吸收,随大便排出。将大便中的放射性 与每毫升血液中放射性比较计算可求出胃肠道出血量。

方法:静脉注射51Cr-RBC 7.4MBq后,收集72小时大便,称重测放射性,并在开始时和收集大便结束时抽静脉血测每毫升放射性计数。按公式计算结果。

72H出血量(ml)=大便总放射性/每毫升血放射性

(二)胃肠道出血定位诊断:

显像原理:当胃肠道出血时,锝标的红细胞或胶体随血液进入胃肠道。

显像方法:静脉注射显像剂后以2-5分钟一帧的速度连续显像0.5-1小时,必要时延迟显像。但胶体不能进行延迟显像。

临床应用:适应于活动胃肠道出血的诊断和大致定位。急性活动出血用锝标胶体显像,间歇出血者用锝标RBC显像。诊断准确率在80%左右,能够探测出血率高于每分钟0.1ml的消化道出血。

二、胃食道及肠胃返流显像:

(一)胃食道返流

显像原理:当食道下端扩约肌功能障碍,胃内容物可返流入食道。

检查方法: 空腹饮用99mTc-胶体(硫胶体或DTPA)11.1MBq的150ml果汁和150ml的0.1 ml/L的HCl,5min后立位观察食管下段有无放射性;15min后卧位采集,然后在腹部加压每加2.67BkPa(最大加至13.3Pa) 采集一帧。不加压即有返流为自发性返流;加压后发生返流为诱发性返流。正常人加压至4.67kPa不会发生返流。

临床应用:观察胃大部分切除后有无返流,观察胃灼热和反酸 的原因。 灵敏度为90%。

(二)肠胃返流

当幽门松弛时或胃切除、迷走神经切除术后胃肠运动功能改变,会引起近端空肠逆流。空腹注射入肝胆显像剂后经肝胆进入肠道,有返流时则有放射性逆流入胃腔。

三、胃排空功能检查

显像原理:将不被胃粘膜吸收的显像剂引入胃内,观察胃内放射性下 降情况,可计算胃排空时间,反应胃的运动功能。

临床应用:观察胃功能紊乱的原因,是观察食物或药物疗效的客观方法

(1)胃排空时间加速:萎缩性胃炎、胃大部分切除,甲亢等患者。

(2)胃排空时间延缓:胃窦癌、十二指肠溃疡、胃大部分切除伴倾到综合 征、糖尿病等患者。

四、胃粘膜异位症显像(美克尔憩室显像):

显像原理:异位粘膜和正常胃粘膜一样能分泌胃酸,也同样能从血液 中摄取99m TcO4 - 。

临床应用:美克尔憩室诊断,正常在胃区和膀胱区有明显放射性积集,若在回肠区,特别是回盲部出现固定的放射性积集,可诊断为回肠憩室,阳性率为80-85%。

此外用于胃肠道手术后残留胃和术中有无胃粘膜播植显像,是分析胃肠道出血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五、结肠癌的放免显像

用放射性碘标记的抗结肠癌或CEA单克隆抗体,注入体内可结合在结、直肠癌细胞膜抗原部位,使肿瘤组织具有放射性积集。

阳性率在68%-91%,可用于消化道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

此外:

六、唾液腺显像(Salivary Gland Imaging)

原理:唾液腺的间叶导管上皮细胞能摄取血液中的99m TcO4 - ,

10分钟后渐分泌到口腔。

方法:静脉注射限像剂后,20-30分钟进行静态显像。

应用:

1、占位性病变:

冷区:边缘光滑清晰者,见于混和瘤,唾液腺囊肿,浓肿等良性病变。

边缘模糊不清者,多为恶性肿瘤。

热区:多为淋巴乳头状囊腺瘤(Warthin瘤),特异性高

温区:多为混和瘤

2、Sjogren综合症:显像特点为所有唾液腺聚集放射性很少,甚至不显影。

3、异位唾液腺诊断。

(责编:黄思源 )

展开剩余内容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