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秋季如何预防肠胃病

家庭医生在线 2014/10/27 9:27:26 举报/反馈

秋意渐浓,然而秋风送来的不单是凉爽,还有冷热交替带来各种胃肠道疾病。对此,医生提醒市民,进入秋季,需提防慢性胃炎、消化系统溃疡、急性胃肠炎等肠胃病乘虚而入。

秋季肠道疾病高发有四大“罪魁祸首”:秋季受寒、“节日综合症”频发、旅游水土不服、不良饮食习惯。

寒暑交替,肠胃极易不适

随着北方来的冷空气不断向南侵袭,气温降低,昼夜温差悬殊。“秋凉”会引发胃肠道旧疾。天气转凉寒气入侵,胃肠容易发生痉挛性收缩,引发慢性胃炎、消化系统溃疡、急性胃肠炎等病症。临床常表现为口苦、口臭或口淡无味、嗳气、打嗝、反酸、恶心、烧心、呕吐,食欲不振或多食易饥,胃胀、胃痛、两肋胀痛,腹胀、腹痛、腹泻、肠鸣、大便稀溏、腹部坠胀等。

节假日接踵而至,肠胃负担重

秋季适逢中秋、国庆等重要节假日,饮食方面以月饼为代表的油脂类、生冷类食物消费量大增,而这些食物或增加消化道负担,或产生刺激作用。与此同时节日期间一些正常的生活规律被打乱,“饥一顿,饱一顿;冷一顿,热一顿”也会经常出现,不良的生活习惯,加重了肠胃负担,扰乱了肠胃健康。

水土不服导致“旅游腹泻”增加

秋季是广大市民出游的黄金季节。畅游奇山秀水、名胜古迹固然令人心旷神怡,但由于各地的温度、水土、饮食等差异,加之旅途劳顿容易引发水土不服,进而导致周身疲劳、食欲下降、头晕、恶心、腹泻等问题。

夏季饮食不当,秋季肠胃功能低下

秋季天气凉爽,人们的食欲旺盛,使胃和十二指肠的负担加重,功能紊乱。尤其是有些人在夏天不注意胃肠保养,暴饮暴食或冷热混食,到了秋天,更会引起胃肠功能下降。其中,细菌性菌痢、食物中毒、急性胃肠炎和肠道蛔虫性腹泻都是容易高发的疾病。

从“肠”计议,四大措施全面预防

专家提醒我们,针对秋季引起肠胃病高发的四大“罪魁祸首”,我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也应该随之有所调整,做到以下“三要”,即可肠胃无忧:

首先,要注意防寒保暖。秋凉之后,昼夜温差变化大,要特别注意保暖,特别是抵抗力弱的老人和小孩。随气候的变化要适时增加衣服,夜间睡觉时要盖好被褥,防止腹部着凉,同时多参加户外运动。

其次,要注意合理饮食及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要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少摄取辛辣、酸性食物。饮食以温、软、淡、素、鲜为宜,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粘的食物。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少吃生菜色拉等凉性食物。同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持神志安宁,防止过度疲劳而殃及肠胃。

第三,按摩三大穴位,可预防和缓解肠胃疾病。秋季可以通过按摩中脘穴、天枢穴、足三里穴三大穴位,缓解和预防肠胃不适。中脘穴位于大约在肚脐向上一手掌处。仰卧放松肌肉,一边缓缓吐气,一边用指头用力下压,6秒钟后将手离开,重复10次,就能使胃部感到舒适;天枢穴于人体中腹部,肚脐左、右各三指宽处。患者可平躺在床上,用中间三个手指下压、按摩此处约2分钟,可以缓解消化不良、恶心欲吐、胃胀、腹泻、腹痛等症状;用手指按压位于左、右小腿前外侧膝眼下3寸的足三里穴, 一次6秒,重复10次,可促进胃酸分泌,舒缓胃肠道痉挛,从而使胃部感觉舒服,而且还能起到止痛的作用。

最后,要常备一些吸收快、疗效好的肠胃药,譬如保济口服液。无论在办公室,居家或外出旅行,给肠胃健康呵护。保济口服液以“吸收好,起效快,口感好,温和调理,服用方便”为最大特色,在两广地区备受好评,是最适合上班族、老人、小孩和旅游人群的肠胃健康“看护神”。

(责编:付子颜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秋季养生注意事项有哪些

第一,秋燥伤肺,秋季养生一定要注意保护肺,防止上呼吸道感染;第二,秋后需养护阴气,注意饮食保护胃肠:秋季过食寒性食物会伤及脾胃,胃肠道对寒冷刺激敏感,所以秋季不适多吃寒性食物。

Q:秋季应如何保健养生,有什么保健的方法?

1、注意早睡早起忌熬夜 秋季一到,随着日照时间改变,作息时间也需做出相应调整。秋季中,日常起居生活应该提倡顺应自然节气早睡早起。早睡顺应阴精收藏,以养“收”气,早起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 2、秋季养生 切忌剧烈运动 夏季运动有助于气血向外而顺应夏季“长养”之气,秋季养生运动则应适当调整而不至于影响气血的内收。因而,秋季运动需讲究适度有节,切勿剧烈运动,运动时长一般为半小时左右。秋季养生运动项目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选择,常见的运动项目有跑步、爬山、散步、登高、踩单车等。 3、秋季养生 中医拔罐祛湿不宜多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中医养生,比如夏季很多人都喜欢通过拔罐来达到祛湿的效果,但是秋季养生并不可过多过频,因拔罐时气血有所耗散,秋季以收养为主,拔罐应适当减少。针灸跟按摩保健项目则可以根据个人机制进行选择。

Q:秋季养生注意事项有哪些?

秋三月,燥主气,为肺主令。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肺主气而司呼吸,与外界大气相通,肺又外合皮毛,开窍于鼻,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最易伤人肺津,影响肺的宣发肃降,从而出现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或痰中带血等上呼吸道疾病。燥邪为干涩之病邪,最易耗伤人体的津液,造成阴津亏虚的病变,可出现皮肤干涩,咽干口渴,大便干结等症,且肺与大肠相表里。秋燥伤肺,除引起上呼吸道疾病外,肺的宣发肃降失常,可导致胃肠道的通顺失常,加重大便不顺、秘结,可使肠胃以降为用的机能减弱,从而影响人体的消化与吸收。因此秋后需养护阴气,而养阴的关键在于防燥。秋季过食寒性食物会伤及脾胃。入秋以后,天气转冷,胃肠道对寒冷刺激较敏感,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肠胃会发生痉挛性收缩,使抵抗力和适应性降低,且秋冬季节人体阴盛阳衰、阳气伏藏,使肠胃道对寒冷刺激更敏感。过食寒性食物,特别是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病史的人群,寒凝胃脘,阳气被遏,凝阻气机,胃气失和,发生胃痛胃胀、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 秋季不适多吃这些寒性食物:苦瓜、冬瓜、甜瓜、绿豆、海带、莲藕、竹笋、豆腐、空心菜、苦菜、芦荟、蕨菜、田螺、河蚌、蛤蜊等。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