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宝宝认识颜色的小游戏

家庭医生在线 2014/10/20 7:08:04 举报/反馈

我们的世界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颜色,宝宝从出生后就会对周围的不同颜色充满了好奇。爸爸妈妈们要来教孩子认识颜色哦,今天小编推荐几款教3岁以内宝宝认识颜色的小游戏,快来学两招吧。

0-1岁,从黑白期到色彩期:虽然宝宝的基本视觉皮层,在孕7个月时就能接收到讯号,但视觉神经细胞在宝宝出生后数月内仍不成熟。0-3个月的小婴儿,视物距离只有20-30厘米,看到的形状、还有色彩,大多是模糊一片,唯独为黑白两色非常敏感,包括鲜艳的色彩,在他看来也是强烈的黑白对比效果。在黑白期,家长可以拿一些形状简洁、黑白对比分明的图案给宝宝看,也可以给他看纯度、饱和度高的彩色色块,同时将他周围的环境布置得色彩丰富,这些都有助于刺激他的视觉发育。随着视觉系统的发育成熟,到4个月左右,宝宝对色彩就有了感受能力,能意识到:不同的颜色是不一样的。进入了色彩期,宝宝变得对颜色非常敏感,据调查统计表明,他对红色有最强烈的反应;他的视觉范围也扩大到1-2米。从这时开始,家长就可以有意识地教宝宝认识各种颜色了。

三原色的刺激:虽说在这一时期,宝宝对什么颜色都很敏感,不过最能刺激到他的色彩视觉发展的,还是纯度高、易于辨认的三原色:红、黄、蓝。将彩色玩具,比如彩色积木(木头的、塑料的、布艺的;小小的可以让宝宝握住就很好)拿到宝宝眼前晃动,激发他的兴趣。要注意挑选玩具的颜色,以纯度、饱和度高但不刺眼为佳,从小就养成他对色彩的好品味。当宝宝注视某一种颜色时,告诉他这种颜色的名称,说得清晰、明确,渐渐地他就会把颜色和名称的发音对应起来。同时还可以将这种色彩的玩具放到他的手里、或拉他的小手去触摸这种色彩的东西,给予他全方位的刺激。

在刺激宝宝视觉时,常用到鲜艳的颜色,可是布置他的生活环境,却是以柔和的色彩为佳,比如粉蓝、粉红、鹅黄、淡绿。鲜艳的颜色能令宝宝情绪激昂、变得兴奋起来,很适合游戏时间;而柔和的颜色则能令宝宝心情愉快、情绪平稳,更适合日常生活的大环境。

1-2岁,学习辨认基本色彩。教宝宝认识颜色,不能一下子将所有色彩都介绍给他,他会混淆,而是在一段时间内先集中精力认识一种,比如红色。先拿一块红色积木、或小块的色卡给他认识,然后将遇到的所有这种颜色的物体都指给他看,并与积木或色卡比对。--由于色彩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样本(积木、色卡),以免孩子将颜色与物体或形状混淆起来。此外还可以用"是非选择法",即告诉宝宝:"这是红色。那不是红色。"当他掌握了"红"这个色彩后,再开始认识一种新的色彩。据调查数据表明,宝宝认识颜色有大致相似的发展规律:红-黑-白-绿-黄-蓝-紫-灰-棕(褐)。基本上就是从高纯度、高饱和度开始,逐渐发展到模糊色系、浅色系。按照这个顺序教宝宝认识颜色,会进展得更加顺利。经过学习,一般2岁左右的孩子,能够辨识4-6种颜色。

找颜色(数颜色):举出一种宝宝已经认识、或正在学习的颜色(当宝宝已经认识了好几种颜色,也可以让他自己来举),然后家长和宝宝轮流,在周围的环境中(或缩小范围,比如在某一本书中)寻找带有这种颜色的物体。根据宝宝的认知水平,还可以让他手持积木或色卡,与找出来的物体做比对,看看颜色差异:深一点,还是浅一点?如果宝宝已经学会数数,那么在寻找颜色的基础上,再轮流数:家长找到几个颜色,孩子找到几个?或大家总共找到了几个这种颜色?

游戏三:彩色积木来排队:选不同颜色的积木,家长先排出一列,譬如红、黄、蓝;然后请宝宝照这个样子也挑出相应颜色的积木,以同样的顺序进行排列。这个游戏可以用于巩固宝宝已经学到的色彩,也可以在两种他已经认识的颜色之外,再放入一种他还没学过的颜色,就此展开色彩教学。2岁的宝宝,已经会将积木叠起来,能够叠好几块了,这时就可以将横向排列,转为纵向叠放,增添游戏的乐趣。

2-3岁,透过颜色感知世界。世界的精彩,很直观地反应在颜色的多样上,培养宝宝对色彩的感知能力,能令他体会到世界的丰富与美好。当宝宝已经认识了基本色彩之后,除了继续教他认识和辨别更多、更细微的色彩,家长还需要带他去体会各种不同色彩给人的感觉,比如红色,经常与太阳、火焰等联系在一起,给人以明朗、热情的感觉;而蓝色,经常和天空、大海联系在一起,给人以开阔、安宁的感觉。此外,宝宝一般是按颜色、形状、大小来区分周围的物品,而颜色是这三种属性中最容易辨认的一种,从颜色开始也是教他学习物品分类的首选。

色彩的联想:延续"找颜色"游戏,只不过从寻找的行动,转为想象的思考。"还有什么是蓝色的?"大家来畅想一番。2-3岁的宝宝,记忆力、抽象思考能力也正在发展,这个游戏思维训练也有好处。

以上就是小编推荐的教宝宝认识颜色的游戏,快来试试吧。

(摘录自合作杂志《聪明宝宝》2013年10月刊)

(责编:张琴琴 )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展开剩余内容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相关文章推荐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