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男性隐睾症的症状

家庭医生在线 2014/10/4 6:04:38 举报/反馈

男性隐睾症是会影响生育能力的,而一般情况下在男性婴儿期就会出现隐睾症的现象,所以要早发现早治疗才不会导致孩子将来不育哦。今天,就来一起看看男性隐睾症的症状都有哪些吧。

男性隐睾症的症状

胎儿期将睾丸向下牵引的索状引带异常或缺损,睾丸便不能自腰部下降到阴囊;

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致使睾丸对促进性腺激素反应不敏感,失去激素对睾丸下降的动力作用;

母体的下丘脑产生的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使脑下垂体分泌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它们作用于胎儿睾丸的:Legdig细胞产生睾丸酮,胎儿生长过程中,如果母体缺乏足量的促性腺激素,亦可影响胎儿睾丸下降的动力作用。

那么,男性隐睾症什么时候治疗最好呢?

男性隐睾症的治疗时间

男孩子的父母应认真检查孩子的阴囊。一般在阴囊两侧都能模到花生粒大小的睾丸,摸时有实物感。如果阴囊空虚,不能摸及睾丸,或只有一个,应立即去医院诊治。目前认为,2岁以后可进行隐睾手术处理,最迟不能超过10岁,否则就可能影响精子的功能。

一旦发现孩子是隐睾,必须立即到正规医院的专科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和手术治疗。但不管何种治疗方法,都必须在孩子两岁内进行。因为超过2岁,患儿的睾丸组织就会发生病理变化。

男性隐睾症要在最佳的时间治疗哦。

(责编:张琴琴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男性隐睾症该怎么医治比较好

专家指出:隐睾是指男婴出生后单侧或双侧睾丸未降至阴囊而停留在其正常下降过程中的任何一处。隐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隐睾会影响睾丸的生长发育从而导致生精功能障碍,引起不育。其二,隐睾可以大大增加睾丸恶性肿瘤也就是睾丸肿瘤的发病机会。建议您最好是及早到医院做验出明确诊断,确实存在的情况应及早手术医治。以免影响您的孕育以及人体健康状况。

Q:隐睾症的表现及后果

隐睾症的定义:隐睾症指的是宝宝出生2个月以后,双侧或单侧睾丸没有下降到阴囊内的一种畸形状态.隐睾症分真性隐睾和假性隐睾两种.假性隐睾是指在阴囊内膜不到睾丸,但阴囊上方或腹股沟部可摸到睾丸;真性隐睾不但在阴囊内摸不到睾丸,就是在阴囊上部或腹股沟处也摸不到睾丸,其位置过高,常位于腹腔内.不论是真性,假性隐睾,还是双侧,单侧隐睾,统称为隐睾症.临床表现:笫二性征为男性,隐睾症患者的阴囊一侧或双侧较小,右侧多于左侧,触诊阴囊内无睾丸,在腹股沟管内常可摸到小睾丸;部分位于腹膜后可完全触不到,隐睾常伴有腹股沟斜疝.但需注意与睾丸缺失的签别.隐睾症的主要危害:睾丸离开阴囊后,就处在相对高温的环境中.睾丸温度的升高,首要的是破坏了睾丸生精作用.如为双侧隐睾,可使该男孩成年后发生无精子症,而造成男性不育;即使是单侧隐睾,也会因该隐睾的破坏,产生多种抗精子抗体,而影响生育能力.另外,隐睾发生肿瘤的几率比正常人高20-50倍,并有8%的隐睾患者发生肿瘤变.所以,隐睾症对男性生殖健康是十分有害的.更麻烦的是隐睾丸停留在腹腔中,发生恶性肿瘤的机会大大增加.隐睾的恶变机率比正常睾丸高30~50倍,约10%的隐睾包括异位睾丸有恶变的危险,凡是腹腔内的未降睾丸可能恶变为生殖细胞瘤.但应该注重的是,即使已经行睾丸固定术若干年之后的隐睾也可能恶变,因此需要对有隐睾的病人长期随访.其次,隐睾常有合并腹股沟斜疝和睾丸扭转的危险.因此,应高度重视隐睾症,及早进行隐睾医治.一般说双侧隐睾在2-3岁时纠正,单侧稳睾在5-6岁时纠正,效果比较满意,能保证睾丸的正常发育.诊断:体格验出是临床诊断的第一步,超声波验出对临床上在阴囊内摸不到双侧睾丸者,应首先使用超声波作为筛选诊断,报道其诊断率达88%.X线摄影《cT》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极为重要的验出方法,可以用来验出任何部位的隐睾,特别在高位隐睾的诊断中有相当的价值.医治方法:隐睾的医治主要有激素医治和手术医治两种.两种医治的适应证应根据隐睾的自然下降丶退行性变丶生育能力和治疔效果来考虑.

Q:关于儿童的隐睾症

病情分析:2岁以后的隐睾症只有手术一种办法了。指导意见:2岁以前还有可能通过药物(如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来进行医治。但2岁以后绝无可能自行下降到阴囊或者用药可以恢复。隐睾症有两个最严重的隐患:1导致宝宝不育,腹腔内温度比阴囊高,精子发育需要一个相对低温的环境,在腹腔内很容易导致精子发育异常。第二容易得恶变,隐睾症的人睾丸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的20-30倍。加上宝宝还有疝,所以必须手术。通过手术既可以解除隐睾症,又可以做疝修补术。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