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亦有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腰椎间盘脱出症、腰椎间软骨盘突出症、腰椎软骨板破裂症等称谓。虽然上述疾病名称和含义有所不同,当前仍较统一的称谓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学典籍中无腰椎间盘突出症之名,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可归于“腰痛”、“腰腿痛”、“痹症”等范畴。
得了腰间盘突出,刺痛、麻木、酸、胀,腰就像块硬板一样,转个身痛的就像要了一次命。腰直不起来,打喷嚏更难受,屁股就像放了电、一直麻到脚底板,站着坐着都是痛,大腿酸软无力,走一步歇十步,夜里一双脚冰凉冰凉的,像是伸进冰水里。这才不到5年,肌肉就萎缩,想下个床都成了幻想,吃喝拉撒都在床上,以前的顶梁柱,如今步步要人照顾。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危害相当大,患者常发生坐骨神经痛,大腿或小腿的麻木、疼痛,肌肉瘫痪,足下垂足拇指背伸无力等多种症状。有的患者甚至大小便都会失禁,并且发生性功能障碍。
但目前手术的效果并不理想,而且也无法根治。一项调查表明:中老年人因为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多数人并不适合手术。再加上担心术后有后遗症,所以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大多对手术感到很怕。
临床发现,腰椎骨质增生是机体良性保护反应,它与病理性骨质增生有着本质区别,由腰间盘突出引起的腰椎骨质增生,临床上腰间盘突出治好了,伴发的腰椎骨质增生也随之治好,临床治疗需要3-4个周期纤维环才能被修复,神经恢复韧性,酸、胀、麻、僵等症状消失,患者生活完全恢复正常,不再复发。
一般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都是发生在表面,如果不仔细的检查很难发现。那么我们怎么样去判断呢?
1、在急性扭伤后,是否跛行。如走路时一手扶腰或患侧,下肢怕负重,而呈一跳一跳的步态,或是喜欢身体前倾,而臀部凸向一侧的姿态。
2、轻轻咳嗽一声或数声,腰疼是否加重。
3、仰卧位休息后,疼痛仍不能缓解;可尝试在左侧卧位、弯腰屈髋、屈膝时疼痛症状能否缓解。
4、仰卧位,自行或旁人用手轻轻触后腰部、腰椎正中及两侧,检查是否有明显的压缩。
在具体的分期内该如何有效锻炼呢?
不同分期不同运动方式
一、急性期
1、卧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应睡硬板床,仰卧时膝微屈,腘窝下垫一小枕头,全身放松,腰部自然落在床上。侧卧时屈膝屈髋,一侧上肢自然放在枕头上。
2、下床:从卧位改为俯卧位,双上肢用力撑起,腰部伸展,身体重心慢慢移向床边,一侧下肢先着地,然后另一仙下肢再移下,手扶庆头站起。
3、坐位:坐位腰部挺直,椅子要有较硬的靠背。椅子腿搞度与病人膝到足的高度相等。坐位时,膝部略高于髋部,若椅面太高,可在足下垫一踏板。
4、起座:从座位上站起的,一侧下肢从椅子侧面移向后方,腰部挺直,调整好重心后起立。
二、恢复期
恢复期做自我锻炼,使腰背部肌力增强,一可增加腰椎活动度,二可增加腰脊柱的稳定性。
1、仰卧抬起骨盆: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和背部作支点,抬起骨盆,然后慢慢落下,反复20次。该动作能矫正下骨盆前倾,增加腰椎曲度。
2、抱膝触胸:仰卧位双膝屈曲,手抱膝使其尽量靠近胸部,但注意不要将背部弓起离开床面。
3、侧卧位抬腿:侧卧位上侧腿可伸直,下侧膝微屈,上侧腿侧抬起,然后慢慢放下,反复数十次。
4、爬行与膝触肘,双膝及上肢撑起俯卧:腰部放松慢慢下沉,重复10次后,一侧下肢伸直,屈膝使其尽量触及同侧肘关节,重复15次。
5、直腿抬高:仰卧位将双手压在臀下,慢慢抬起双下肢,膝关节可微屈,然后放下,重复15次。
6、压腿:坐在床面上,一膝微屈,另一下肢伸直,躯干前倾压向伸直的下肢,然后交换成另一下肢。此动作也可在站位进行,下肢放在前面的椅背上。
7、膝仰卧起坐:仰卧位,双膝屈曲,收腹使躯干抬起,双手触膝。
腰椎突患者大多存在不喜爱锻炼的习惯,但有患者在在经历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折磨后,毅然决心改变懒惰习惯,勤加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