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的恶性肿瘤称之为鼻窦癌。鼻窦癌中,发生最多的是眼眶(眼的深部)下方的空腔,即发生在上颌窦的癌(上颌窦癌)。这种癌症多发生于50~60岁的人,男性和女性的比例为2:1,可见男性的发病率较高。慢性鼻窦炎(蓄脓症)可作为发病原因之一。日本曾经慢性鼻窦炎发病率较高。上颌窦癌的发生率也多。但是最近由于化脓性鼻窦炎减少,鼻窦癌也有减少的倾向。那么,鼻窦癌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有哪些呢?
临床表现
鼻咽癌的临床表现较多,早期主要有以下5个症状。对此,大家应该提高警惕。涕血:涕血是鼻咽癌的早期症状,表现为鼻涕中带血,或表现为从口中回吸出带血的鼻涕,又称为回吸性痰中带血。涕血常发生在早晨起床后。涕血量不多时,经常被患者疏忽,误认为是鼻炎或鼻窦炎,或被当作咯血到内科就诊。
鼻塞:鼻塞是鼻咽癌另一个早期表现。大多表现为单侧鼻塞。当鼻咽肿瘤增大时,可能出现双侧鼻塞。
耳鸣、听力下降:耳鸣、耳闷塞感及听力下降也是鼻咽癌的早期信号。该症状是由于鼻咽癌新生物堵塞患侧咽鼓管口所致。听力降低也可能是鼻咽癌进一步恶化损伤听力神经所致。耳鸣和听力下降常被误诊为中耳炎或是其他疾病,以致耽误治疗。
头痛:初诊鼻咽癌时,大约70%的患者有头痛症状。鼻咽癌的头痛症状常表现为偏头痛、颅顶枕后或颈项部疼痛。鼻咽癌头痛大多与癌组织侵犯颅底骨质、神经和血管有关。
颈部淋巴结肿大不少鼻咽癌患者往往是自己无意中在脖子上触摸到“包块”而就医。这种“包块”其实是肿大的淋巴结。鼻咽癌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肿大,常被误诊为炎症。对于经消炎治疗无缩小,甚至持续迅速增大的颈部肿块,尤其是质地较硬、活动度差、多个互相融合成团的无疼痛颈部肿块,需要及时就诊。
影像学诊断方法
1、后鼻镜检查
鼻咽癌好发于咽隐窝及鼻咽顶前壁,常呈小结节或肉芽肿样隆起,表面粗糙不平,易出血,有时表现为粘膜下隆起,表面光滑。早期病变不典型,仅表现为粘膜充血,血管怒张或一侧咽隐窝较饱满,对这些病变亦要特别重视。
2、电子纤维鼻咽镜或纤维鼻咽镜或鼻内镜检查
这些内镜检查有助于发现早期鼻咽癌患者的微小病变。发现可疑病变时可在鼻内镜直视下取局部组织进行活检,取活检组织时如果肿瘤表面有黏膜覆盖,则先咬除黏膜再将钳头伸至黏膜下作深层咬取。
3、CT和MRI检查
CT和MRI检查有利于了解肿瘤侵犯的范围及颅底骨质破坏的程度。MRI检查主要用于鼻咽癌的诊断,其准确性较CT高,但费用贵一些,CT检查主要用于放射治疗定位及靶区勾画及指导制定治疗计划。
预防与治疗
过去通过手术的方法做患侧上颌骨全部切除,有时也摘除眼球。但是,最近可通过用放射疗法、化学疗法、肿瘤减量手术等联合应用的方法,尽量地保存上颌。根据各医院的情况,治疗方法也多少有不同。一般情况下,每周4~5次放射疗法和化学疗法联合使用。在这期间,上颌窦内坏死组织一旦被确认,可以进行吸引清除。如果肿瘤完全消失,可以不必做任何处理。若是肿瘤有少许残留,可以做部分切除。
但是,如果用肉眼或CT能够清楚地看到肿瘤,有必要行扩大再建手术。再建方法根据手术范围的大小有所差异。连眼球也摘除时,仅仅覆盖缺损部位是不够的,行骨移植、安装义眼这样的再建术就是必要的了。另外,肿瘤向颅底进展的时候,不仅可用过去的从颅外进行手术的方法,最近,在得到脑外科和成形外科的协助后,可从颅内作一块状切除(颅底手术)。
预后措施
鼻窦癌曾是预后最差的疾病之一。随着治疗技术的发展,估计50%~80%的患者是可以治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