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放射性核素显像是什么?

家庭医生在线 2014/7/28 7:58:20 举报/反馈

放射性核素检查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对疾病进行诊断和研究的一类方法。20世纪5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现代医学重要诊断技术之一。下面赶紧和家庭医生在线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在中国于1958年前后逐渐建立起这项技术,对临床诊断确有价值的项目已达百余种,放射性核素检查需要良好的放射性药品、竞争放射分析试剂药盒和医用核仪器。放射性核素检查主要分为三大类。

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是临床核医学中主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心、脑、肺、肝、脾、甲状腺、胰腺、骨、睾丸和肿瘤显像等。4hB影像园XCTMR.com

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主要有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技术(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可局部和全身显像。

放射性核素显像与X线、CT、MR和超声检查等均属于医学影像技术。

放射性核素显像类型

根据显像的部位、影像采集的时间、方式以及所有核素发射核射线的种类,将显像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平面与断层显像

平面显像(planar imaging)是将γ照相机的探头置于体表一定位置,采集脏器放射性分布而获得的影像,为脏器内放射性在探头投影方向上前后叠加的影像(图1-25 下排影像)。

断层显像(tomography)是将SPECT探头绕体表旋转采集信息,或用PET在躯体四周同时进行三维信息采集,经处理并重建成横断、冠状和矢状断层图像(图1-25 上排影像)。断层影像能比较确切地显示脏器内放射性分布情况,是临床核医学常规的显像方法。

静态与动态显像

静态显像是将显像剂引入体内,待其在脏器、组织或病变内的浓度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进行显像(图1-26a)。由于放射性在一定时间内变化不大,所以允许采集能满足统计学要求的放射性计数用以显像,故所得影像清晰、质量好。

动态显像(dynamic imaging)是将显像剂引入体内后,随血流流经脏器或被脏器不断摄取和排泄、或在脏器内反复充盈和射出。上述过程造成脏器内放射性计数及位置随时间而不断变化,用显像仪器以一定的速度(如1 s/帧、1 min/帧等)连续自动采集信息,得到反映上述动态过程的系列影像,即为动态显像(图1-26b)。将其影像快速而连续地显示则为电影显示。还可利用计算机勾画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技术,提取每帧影像中同一ROI内的放射性计数生成时间-活性曲线,据此曲线可对上述动态变化过程进行定量分析并计算动态过程的多项定量参数。

局部与全身显像局部显像(regional imaging)显像的范围为某一脏器或躯体的某一部分(图1-27右上下图像)。 全身显像为γ照相机的探头沿体表从头至足做匀速移动,采集全身各部位的放射性并显示为一幅平面全身影像(图1-27左侧图像);或用PET或符合线路SPECT行全身断层显像,按探头视野范围,逐段依次采集信息,图像经重建、连接等技术获得全身断层影像。

阳性与阴性显像这类显像是根据显像剂对病变的亲和能力来分类的。阳性显像(positive imaging)是以病灶对显像剂摄取增高为异常的显像方法。由于病灶放射性高于正常脏器、组织,故又称“热区”显像(hot spot imaging)(图1-28B),如放射免疫显像、急性心肌梗死灶显像、肝血管瘤血池显像等。 阴性显像(negative imaging)是以病灶对显像剂摄取减低为异常的显像方法。正常的脏器、组织因摄取显像剂而显影,其中的病变组织因失去正常功能不能摄取显像剂或摄取减少而呈现放射性缺损或减低,故又称“冷区”显像。

功能测定

将放射性药物引入人体,用放射性探测仪器在体表测得放射性在脏器中随时间的变化,通过计算机对此时间 - 放射性曲线进行分析,获得定量参数用于评估脏器功能和诊断疾病。本法简便价廉,最常用的有肾功能测定和心功能测定。

将放射性药物引入人体,然后测定有关脏器中或血、尿、便中放射性的动态变化,以了解脏器的功能。最常用的核仪器是各种功能测定仪,在体表测得放射性在脏器中随时间的变化曲线,通过计算机或手算对此曲线进行半定量分析或根据一定的数学模型计算出各种定量参数。这种方法已广泛而有效地应用于甲状腺、心脏、肾脏和肺脏的功能测定。口服放射性标记的蛋白质或脂肪,测定血内放射性的增长和经粪尿排出的情况,可以了解消化吸收功能。将放射性标记的各种血细胞注入静脉、测定放射性在血内消失的速度,可计算出血细胞的寿命;测定放射性在肝、脾等部位集聚的情况,可以观察血细胞破坏或被拦截的部位。

(责编:吴任飞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甲状腺结节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指什么?

常用的甲状腺扫描有核素131I和99mTc即99锝扫描。甲状腺结节对碘的摄取能力不同,图像不同而分类,99mTc可像碘一样被甲状腺所摄取,但不能转化。根据摄取核素的多寡,可将甲状腺结节划分为热结节、温结节和冷结节。热结节指结节的放射性密度高于正常,提示结节的摄取功能强,其99%为良性,多见于自主性高功能性甲状腺结节或腺瘤。温结节指的放射性密度与正常相同或接近,多为甲状腺腺瘤,但也可见于甲状腺癌,且多为分化较好的甲状腺癌。冷结节指结节的放射性密度明显低于正常或甚至不显像,可见于多种甲状腺良性病变,但约10%可能为恶性。

Q:ect就是心肌核素显像吗

ect和心肌核素显像两者没有区别,其实ECT简单地说是CT加核医学检查,是利用放射性药物在正常与异常组织器官内的分布不同来诊断疾病的,是先让人体接受某种放射性药物,再对脏器组织中的放射性核素的浓度分布和代谢进行成像。说,ect其实就是心肌核素显像。

Q:内照射放射病的症状有哪些

临床表现:(1)内照射放射病的临床表现,或以与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相似的全身性表现为主;或以该放射性核素靶器官的损害为主,并往往伴有放射性核素初始进入体内途径的损伤表现。这些临床表现可能发生在放射性核素初始进入人体内的早期(几周内)和(或)晚期(数月至数年)。(2)均匀或比较均匀地分布于全身的放射性核素引起的内照射放射病,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所见与外照射放射病相似,可有不典型的初期反应、造血障碍和神经衰弱症候群。(3)选择性分布的放射性核素则以靶器官的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伴有神经衰弱症候群和造血功能障碍等全身表现。靶器官的损害因放射性核素种类而异:如放射性碘引起的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结节形成;镭、钚等亲骨放射性核素引起的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稀土元素和以胶体形式进入体内的放射性核素引起的网状内皮系统的损害等。(4)远期效应长期小剂量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形成一定量的内污染,机体可无近期的放射损伤症状,而主要表现在远期效应上。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