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儿童分离焦虑的应对方法

家庭医生在线 2014/7/22 7:22:42

宝宝出现分离焦虑怎么办?并不是只有入园前才会出现分离焦虑哦,在孩子的不同时期,甚至是婴儿期都会容易出现分离焦虑。那么,家长遇到宝宝分离焦虑,要怎样处理呢?不如先来看看小编出的主意吧。

儿童分离焦虑怎么办

婴儿期(5~12个月)。5个月大的宝宝会缠着妈妈要奶喝、求陪伴,一离开妈妈便哭闹不停,因为这时的宝宝认为妈妈离开久了等于完全消失,所以在此阶段,妈妈要尽量按时上下班,最好不要长时间离开孩子,如连续出差、晚上经常应酬等。其次,及时回应孩子,让宝宝知道妈妈一直在,没有消失。比如在浴室洗澡,可将宝宝放在门口,他会来来回回地看你是否消失,直到他确认妈妈一直都在。最后,多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沟通,比如玩耍时对孩子微笑、哺乳时眼睛看着他等。

幼儿期(1~3岁)。这个阶段的孩子依恋父母,会因害怕独处而拒绝睡觉,甚至做恶梦。出现在看不见父母的时候不能把学习和玩耍进行下去,害怕陌生人、不喜欢跟同龄孩子玩等现象。首先,在有事不得不离开时跟孩子说明白“妈妈出去一下,马上就回来”,并且很坚定地边走边说。其次,对孩子害怕的某些人、事、物或情境进行教育,渐进式引导,引起孩子的好奇心,进而敢去接近或做尝试。

幼儿园时期(3岁以上)。孩子的一般反应为:反抗阶段,嚎陶大哭,又踢又闹;失望阶段,继续哭泣,吵闹减少,不理他人,表情迟钝;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照料,开始正常活动,但看见母亲又会出现悲伤的表情。在此阶段,家长首先要相信和肯定孩子的能力,努力做到“成熟分离”。其次,有意识地和孩子玩捉迷藏游戏,让孩子体会大人消失的感觉,训练其独立能力。再次,分离最好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入园前半年就要有计划地逐渐拉长离开时间,让孩子可以慢慢适应,实现自然过渡。

那么,分离焦虑对孩子有哪些危害呢?

儿童分离焦虑的危害

分离焦虑症对儿童的身心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及早发现并减少孩子的分离焦虑,对其将来能力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美国一位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早期的分离焦虑如果比较严重的话,会降低孩子智力活动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其将来的创造力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因此,在早期减少孩子的分离焦虑,对他能力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新入园的幼儿中,焦虑程度严重的幼儿数量在增加。

家长要科学应对孩子的分离焦虑,这样才不会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哦。

(责编:张琴琴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宝宝上幼儿园分离焦虑症严重怎么办?

婴儿幼儿园分离焦虑症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治疗。首先,它可以帮助孩子接受陌生的环境。当婴儿在幼儿园有严重的分离焦虑时,父亲或母亲可以陪孩子上幼儿园,这样孩子就可以快速适应幼儿园的环境,然后逐渐让孩子独自上幼儿园。二、给孩子更多的关心。为了应对幼儿园分离焦虑,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应该给孩子更多的照顾,家长应该与老师沟通,让孩子尽快熟悉周围环境,减少分离焦虑。

Q:儿童分离焦虑

儿童分离性焦虑是指6岁以下的儿童,在与家人,尤其是母亲分离时,出现的极度焦虑反应.男女宝宝都有可能出现这种状况,它与孩子的个性弱点和对母亲的过分依恋有关.分离性焦虑如果不加以重视和矫治,会影响宝宝以后的生活,如上学后很容易发生学校恐惧症,考试紧张症,甚至成年后出现急性或慢性焦虑症,阻碍心身的健康发展.  分离性焦虑原因探密:  ●遗传因素  患有焦虑症的父母所生的子女,焦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父母所生的子女.而且同卵双生子焦虑症的同病率可高达50%,这些都说明分离性焦虑症与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  ●亲子过分依恋  患有分离性焦虑的宝宝平时一直与母亲或固定的养育者呆在一起,不与外界接触,而母亲则往往对孩子过于珍爱,过分保护,事事包办,处处代劳,从而使孩子养成胆小,害羞,依赖性强,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个性弱点和对母亲的过分依恋.一旦与母亲突然分离,就容易出现分离性焦虑.  ●生活事件影响  在出现分离性焦虑之前,往往有生活事件作为诱因,常见的生活事件为与父母突然分离,在幼儿园受到挫折,不幸事故如亲人重病或死亡等.  分离性焦虑有哪些表现?  分离性焦虑大多数发生在学龄前儿童身上,当他们与所依恋的亲人,尤其是母亲分离时,会深感不安,出现明显的过分焦虑情绪.许多孩子甚至常常无根据地出现种种奇怪的想法:担忧亲人可能会离开自己,或害怕他们一去不复返;担心他们的亲人会发生危险,会发生意外,会遭到伤害;担心自己会大祸临头,与亲人分离,或担心自己会被拐骗等.因此,他们不愿意离开亲人,不愿意上托儿所或幼儿园.  当预料到自己即将与亲人分离时,他们马上会出现过度的哭叫,吵闹,或出现淡漠,退缩.如果勉强或者强迫送他去托儿所或幼儿园,常在托儿所或幼儿园里哭哭闹闹,挣扎不安,不与其他小朋友玩耍,甚至不吃不睡,而且这种表现一般超过两周以上.有的孩子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头疼,腹痛等症状.分离性焦虑症可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  如何防治儿童分离性焦虑?  1.扩大孩子的接触面  从小要让孩子习惯多人养育,不要让孩子依赖一个养育者,让孩子尽量多接触家庭以外的小朋友和大人,要让孩子拥有多个一起玩的小伙伴.要培养孩子与陌生人打招呼的习惯,以克服孩子在陌生的环境里胆小,怕生,怕人多等.  2.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从小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如吃饭,穿衣,洗手,自己大小便等等.妈妈要注意避免事事包办,处处代劳,不要让孩子养成对母亲过分依赖,否则孩子一旦进入托儿所或幼儿园,就很难适应集体生活.  3.培养孩子的合群能力  当小朋友来家里玩时,爸爸妈妈要鼓励自己的孩子把玩具拿出来和其他孩子分享,以培养孩子合群和与人相处的能力.这样孩子进入托儿所或幼儿园时,就能与其他小朋友融洽相处,减少或避免分离焦虑的发生.  4.做好入托前的准备工作  在孩子进入托儿所或幼儿园之前,爸爸妈妈应经常给孩子讲托儿所或幼儿园的生活.告诉孩子那里有许多小朋友,大家在一起做游戏非常开心.也可以提前带孩子到托儿所或幼儿园参观,给孩子一个适应的过程,而不是到了入园时生硬地把孩子推进托儿所或幼儿园,自己一走了之.  在孩子进托儿所或幼儿园的头几天中,爸妈可以陪同孩子在托儿所或幼儿园里玩玩,随着孩子与陌生的小朋友和老师熟悉,亲近起来之后,爸妈可以逐渐减少陪伴的时间,直到最后完全放手,切莫操之过急,以免加重焦虑发作.严重的焦虑症宝宝要立即请儿童心理医师进行系统脱敏治疗.  5.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如果父母本身有焦虑倾向,就要认识到自己个个性弱点对宝宝产生的不良影响.在家庭中传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爸妈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焦虑,对宝宝表现得耐心,冷静是很重要的.  6.药物治疗  对于个别有严重焦虑症状,影响到饮食和睡眠并且躯体症状明显的宝宝,可以考虑使用抗焦虑药物进行治疗,以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较好,副作用较少,但一定要在有经验的儿童心理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Q:刚入园的孩子分离焦虑怎么回事啊?孩子都上大班了还是这样子呢!

悦经过美希儿童教育的感统训练,孩子有了较大的进步,表现在以下方面:
1、性格较以前开朗,与同学朋友相处非常愉快;
2、学习上较以前爱思考了,作业正确率有所提高,跳题现象减少了;
3、情绪更加稳定,懂得调节自己的心情,学习时能更认真,平静了。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