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夏季如何有效止汗

家庭医生在线 2013/6/28 6:26:22

  专家介绍说,人体皮肤上约有330多万个汗腺,汗就是从这些汗腺里分泌出来的。其主要成分99%是水,其次为尿素和少量的金属离子、乳酸、氯化合物、钾、钠和一些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出汗对人体的健康有什么影响呢?

  汗是人体“空调”,出多出少有讲究

  出汗是人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是维持体温恒定的一个重要环节。正常人24小时内不知不觉会蒸发约600~700毫升汗水。外界温度、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进食辛辣、热烫食物都可以导致人体出汗。如果汗腺功能不正常,当人体处在高热状态时,不能发挥分泌汗液的作用,人就会发高烧,造成心、脑、肝、肾及血液系统受损。可见汗腺调节人体体温的重要性。感冒发烧时,使用退热药即通过汗液的分泌退热。汗腺还有抗菌、润泽皮肤、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作用。皮脂膜分泌不够,皮肤就会失去润养,变得干燥。汗液的过度分泌常令人不适甚至苦恼。如掌跖多汗症等。

  汗水颜色异常,需要及时就医

  专家介绍说,真正的汗水是没有颜色的。如出现黄色是因为微生物对汗水当中的一些微量原素发生化学反应所致。而且,某些身体有疾病的人,汗水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当出现不同于一般颜色的汗水时,就要考虑会不会是身体生病了,这时候最好咨询医生。

  按照中医的说法,汗为津液的组成部分,汗的产生与脏腑均有一定关系,汗出过多,可耗血伤津;反之津亏血少,汗源不足,不宜发汗。人的排毒方式有两种:一是小便,二是出汗。出汗是最有效的排毒方式,一年四季只有夏季是能够自然出汗的,有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经络平衡和免疫系统的健康。如果老憋着不出汗,时间长了,皮肤就不会呼吸了,最后就会造成人体代谢系统的紊乱,并且把这种皮肤的排毒功能都转到了肾和肝上。

  夏季如何有效止汗

  1、中医按摩轻松止汗

  将拇指指尖立起,用力点按合谷2-3分钟,穴位局部出现明显酸痛感;再用拇指指腹顺时针轻揉复溜3-5分钟,穴位局部出现轻微的酸胀感;复溜穴在足内踝尖与跟腱后缘之间中点向上约三横指处。注意合谷穴是重点,复溜穴要轻揉。

  2、止汗剂止汗

  止汗剂里面的一些成分可以使产生汗液的汗腺导管堵塞,分泌细胞萎缩,从而达到汗液分泌减少的目的。有些止汗成分还有杀菌作用,对臭汗有一定的疗效。一般来说,这些药物必须在连续使用一段时间后才能获得比较满意的止汗效果,然后可以减少频率继续使用,以维持疗效。当然,止汗效果还要看个人反应,因人而异。由于止汗剂只是暂时性抑制汗腺的分泌功能,所以停药后还会逐渐回复到以前的状态。

  3、注意饮食

  不要过多的吃辛辣刺激的东西,尤其是生葱等产生气味的东西,它会随着身体的新陈代谢在变成汗液排出时散发难闻的气味。应多吃牛奶、豆制品、虾米皮、海带、鱼、骨头汤及绿叶蔬菜等富含钙质的食物。

  4、注意卫生

  汗液要经细菌分解才会发出气味,保持身体清洁便能减低细菌滋生,使腋臭不会发作。每天可用消毒液(如滴露)或消毒药枧洗澡两至三次;若要上班而无法经常洗澡,也应定时清洗腋窝。运动后大量出汗,要尽快洗澡,否则会令细菌滋生繁殖,臭味更浓。

  5、穿通爽衣物

  有些人以为穿着长袖衣服能掩盖腋臭气味,其实,只会令臭味更烈。因为长袖衣服,尤其毛衣,会增加出汗,加速细菌分解汗液,而且臭味无法散开,愈来愈臭。所以在热天,夏天腋下出汗多怎么办应穿着通爽、宽松、薄身的衣服。

(责编:付子颜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要防止银屑病的方法有哪些

1、患者应尽量控制情绪,平时要乐观开朗、保持心情舒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要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经常洗澡,需穿干净柔软的衣服,定时更换内衣及床单,防止皮肤感染。 2、冬季要穿厚的棉衣棉裤,夏季不要贪凉,不吹空调、风扇,也要保暖,每天要达到理想的出汗效果;居住环境寒冷潮湿,可引发本病或加重病情,患者应尽量避免大冷大热刺激,住室要保持通风、干燥、温暖,让身体长期处于温热的状态。 3、应经常进行日光浴,尤其是在夏季,夏季日光浴让身体出汗,皮损可以消失。平时不太容易出汗的患者或下半身不易出汗者,晒太阳能达到很好出汗效果。锻炼要长年坚持,每次运动到感觉身体欲汗时,就要暂缓运动,等出汗的感觉消失后再继续。

Q:用最快的方法止手出汗

手出汗的原因是由于手部的汗腺分泌旺盛,精神紧张天气热的情况下,更容易加重出汗。要想尽快缓解手部出汗,可以外用收敛作用的药物,抑制汗腺分泌,可以使用西施兰露。然后可以多补充一些维生素来改善手部皮肤的代谢,以免皮肤长时间的潮湿,引起一些手部的皮肤病。

Q:不论夏季还是秋冬都爱出汗,是身体健康出现问题了吗?

夏天出汗大多是正常的。如果秋冬没有剧烈活动或运动,身体出汗异常,可能有以下原因:自汗:平时出汗,一旦活动出汗更严重。这种情况在气虚证或阳虚证中更为常见。盗汗:指睡觉时出汗,醒来后止汗。这种情况多见于阴虚证。局部出汗:包括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等,局部出汗多为病理现象。阴汗:指外生殖器及其周围出汗,主要是由于下焦湿热所致。中医在出汗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建议到中医门诊咨询。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