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演说家2》是内地当红的语言竞技真人秀节目。而李咏作为其中一名导师,在节目中谈到早恋问题时,他表示支持女儿早恋,这个答案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的确,在国内,大部分父母对于孩子的早恋问题是持反对态度的。他们认为,早恋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对于孩子而言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可是现在,大部分的中学生,甚至是小学生都存在早恋问题。那到底这些早恋的青少年心理是怎样的呢?父母是否应该竭力阻止呢?那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一、青少年早恋的原因
早恋的孩子大多缺乏家庭关爱
心理学研究发现,早恋的孩子中大多缺乏家庭的关爱,比如来自单亲家庭,或者父母关系不和睦,父母不能给孩子足够的关注等,如果给孩子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成长环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孩子早恋。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孩子早恋是有象征意义的,早恋意味着过早的成熟和走进社会,意味着在家庭以外寻找在家庭中满足不了的心理需求。如果孩子有一个温馨的家,有足够关爱自己的爸爸妈妈,那孩子躲在安乐窝里享受还来不及,就不太容易过早到家庭以外去寻求温暖。
二、青少年早恋类型
1、爱慕型
即青少年之间由于爱慕对方而产生的早恋现象。根据爱慕对象的不同,又可分为:仪表型就是由于爱慕对方外在的仪表而产生的早恋;专长型,就是因为爱慕对方的能力专长而产生的早恋;品性型,就是由于爱慕对方的优秀品性而产生的早恋。
2、好奇型
即由于对异性的好奇心而产生的早恋现象。对异性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是青春期的青少年随着性意识的发展而自然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青少年由于生理发育和性成熟,很容易产生性冲动,对异性变得很敏感,渴望了解异性的心理和生理,了解异性对自己的态度。为了满足这种好奇心,就想结交异性朋友,建立“恋爱”关系。
3、模仿型
即因为模仿别人的行为而产生的早恋现象。模仿的对象主要来自社会生活、影视作品和报刊书籍。
4、从众型
即迫于周围人的压力产生的早恋现象。周围人是指所处的同年龄群体。
5、愉悦型
即为了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的早恋现象。青春期男女之间的密切交往,往往会给双方带来愉快的体验,这种愉快的体验会进一步促进青少年之间的密切交往,逐渐转变为早恋。
6、补偿性
即为了获得感情补偿和排解受挫的情绪而产生的早恋现象。感情补偿是指青少年在学业上或感情方面受到挫折时,出于争强好胜的心理,或者为了摆脱感情创伤,一些青少年就想用早恋的方式排遣受挫的情绪,从异性那里获得感情补偿。
7、逆反型
即由于青少年在两性交往中受到别人不恰当的干预所产生的早恋现象。最典型的心理就是“你们不许我这样做,我偏要这样做”。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正常的异性交往会迅速向早恋关系发展。
8、病理型
即由于病理原因而产生的早恋现象。在当代社会,由于营养过剩、一些食品中含有性激素的作用,或者生理上的疾病、家庭遗传等原因,造成一些青少年身体早熟,身体外观像成年人,或者心理早熟,或者性变态心理。这些都会诱发青少年的早恋现象。
三、青少年早恋的四个心理特点
1、朦胧性
早恋的青少年对于早恋关系的发展结局并不明确。他们主要是渴望与异性单独接触,但是对未来组建家庭、如何处理恋爱关系和学业关系、如何区别友谊和爱情都缺乏明确的认识。
2、矛盾性
有早恋关系的青少年内心也充满了矛盾,既想接触又怕被人发现,早恋的过程中愉快和痛苦并存。
3、变异性
早恋关系是一种充满变化、极不稳定的感情关系。青少年之间一对一的早恋关系缺乏持久性,一般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4、差异性
青少年的早恋行为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行为方式上,有的青少年的早恋行为十分隐蔽,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来传递感情,但也有的青少年报公开,在许多场合出 双人对,严然像一对情侣。在关系程度上,大多数有早恋关系的青少年的主要活动是在一起聊天,交流隐秘的感情,从人际关系来看,还没有超出正常的关系。有的 则关系发展的很深,除了谈论感情以外,甚至发生性关系。在年龄喜好上,女孩儿喜欢比自己年龄大的、比较成熟的男性。在年龄相当时,多半是女孩儿采取主动。 男孩儿喜欢年龄比自己小的女孩儿,在交往中体现自己的阳刚之气。
四、家长应如何对待
1、进行正确的人生观的引导。
爱情永远是文学的主题,但是人的一生并不全是爱情,它涉及人生的理想和抱负。人生观将来也是选择心仪对象的重要标准。如果我们强化了正确人生观的指导,就有可能抑制由性需要带来的可能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然而,人生观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它不是临渴掘井能奏效的。也就是说,早恋问题的教育远在它发生之前。
2、教会孩子识别他人,特别是识别异性的方法。
人说初恋是美妙的,是少男少女的游戏。在孩子们眼里,初恋的对象是不可能再好的完人,其原因在于对异性的特殊感情蒙蔽了真实。因此教给孩子如何摆脱微妙情绪的影响去识别异性,并鼓励他们结交更多的异性,有助于辨识异性和把握自己。这方面的教育似以社会见闻和小说故事为好。
3、认识社会,认识婚姻。
由于言情小说和影视的煽情,孩子们往往对真实的社会和婚姻欠缺了解。如果带着有早恋倾向的孩子去观察亲友的家庭,到办理离婚手续的民政事务处去了解现实的婚姻是怎么一回事,然后一起讨论,也许大部分孩子就从绮丽的梦幻里脱身而出了。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从内心深处,而不是仅从行为表现去看的话,早恋对青少年是正常的,家长不必把它看成大逆不道的滔天大罪。高压会带来严重后果。在对待孩子早恋的问题上,导远比堵更为重要。徐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