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室间隔缺损的诊断要点

家庭医生在线 2014/2/20 14:40:40 举报/反馈

室间隔缺损的诊断:

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ltal defect,VSD)是指在室间隔的任何位置上存在左右心室之间的异常交通。此病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在我国几乎占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一半。其诊断要点如下:

一、病史采集要点

1、多数患者生后体检时即可发现心脏杂音。

2、VSD患者的主诉与VSD的大小、分流量以及肺动脉压力升高的程度有关。较小直径与分流量的VSD(直径

3、对于较大直径。大分流量VSD患者可有活动后心悸气促等表现。而巨大分流量VSD(直径等于或大于主动脉根部直径),患者常伴有生后喂养困难、发育迟缓、易于出现反复的肺部感染以及婴儿期顽固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及持续性呼吸窘迫。

4、大分流量VSD如未能及时矫治,伴随的肺动脉高压逐渐加重,一旦表现为阻力性肺血管病变,肺循环阻力可能高于体循环阻力,造成血液逆转成右向左分流,称为Eisenmenger综合征:症状包括发绀、右心衰等。

二、临床类型

VSD的临床分型有多种,因为外科医师及解剖学家认识上的分歧,目前尚无统一的命名和分型系统,常用的分型方法如下,几种方法其实大同小异。

1、常用的解剖学分型(根据2000年国际先天性心脏病命名学和数据库计划)

①圆锥隔型(室上嵴上型):位于右室流出道漏斗部,肺动脉瓣下方,上缘与主动脉右冠瓣直接相连,缺损上方无肌性组织,是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的纤维连接,下方是室上嵴或其上方的肌性组织;②膜旁型(膜周部):位于室上嵴后下方,上缘临近主动脉右冠瓣和无冠瓣,下缘延伸至圆锥乳头肌,右侧临近三尖瓣隔瓣;③房室通道型(流入道型):位于室间隔流入道和三尖瓣隔瓣后下方,上缘直达三尖瓣隔瓣瓣环;④肌部:位于室间隔小粱部,可单发或多发;⑤左心室右心房交通型(Ger—bode型):因二尖瓣三尖瓣瓣环实际上并不在同一个平面上,二尖瓣略高,当VSD边缘在三尖瓣瓣环平面上时分流将发生在左心室与右心房之间。

2、Anderson分型

①膜周部:同解剖学分型,再分为偏流入道型、偏小梁部和偏流出道型。②肌部:基本同解剖学分型。③双动脉下型:基本同解剖学分型的圆锥隔型。

3.van Praagh分型①房室通道型:同解剖学分型。②肌部:同解剖学分型。③圆锥室间隔型(膜旁型):包括膜部缺损和膜部周围区缺损,还包括圆锥室间隔对位不良型缺损。④圆锥隔型:基本同解剖学分型。

三、体格检查

(1)在胸骨左缘可闻及全收缩期杂音,伴震颤。大型室间隔缺损在心尖部有时可听到舒张期杂音。合并肺动脉高压时,P2会增强,且可能有Graham-Steel杂音。

(2)有时可听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杂音。

(3)肺动脉病变严重时,会出现发绀、杵状指。

(责编:尹浩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室间隔缺损和房间隔缺损哪个更严重?

一个是左右心室间的缺损,一个是左右心房间的缺损,严重的程度主要是看缺损的大小是否对心脏造成影响的程度,房间隔缺损为临床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是原始房间隔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致左、右心房之间遗留孔隙。室间隔缺损指室间隔在胚胎时期发育不全,形成异常交通,在心室水平产生左向右分流。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畸形并存这种情况要看缺损的大小而定,相同大小的缺损,室间隔缺损更严重一些,但是如果房间隔缺损出现了肺动脉高压,则预后比室间隔缺损严重。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建议手术治疗修补。一个意义上讲都比较重,但是对于相同大小缺损,室间隔缺损要比房间隔缺损更容易形成肺动脉高压,但是一旦房间隔缺损形成肺动脉高压,预后却比室间隔缺损预后差。

Q:室间隔缺损能自愈吗

你好!室间隔缺损是心室的间隔部分因组织缺损而引起心室间血流交通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一般来讲,单纯室间隔缺损自愈的可能性比较大,尤其是婴儿期。如果室间隔缺损直径小于五毫米,这类人群容易出现自愈。另外室间隔缺损是否可以自愈,还取决于室间隔缺损的部位,一般来讲,肌部的缺损和膜周部的缺损自愈的机会比较高,而干下型的室间隔缺损则很少自愈。

Q:房室间隔缺损的病因是什么

房室间隔缺损的病因是:根据病理解剖的不同房室间隔缺损的病因分为单纯型、部分型、过渡型、完全型四大类。
1.单纯型房室间隔缺损 亦称单纯型原发孔缺损,位于冠状静脉窦的前下方。
2.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 为原发孔房间隔缺损合并二尖瓣前叶或三尖瓣隔叶分裂,瓣下无室间隔缺损。
3.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 为原发孔房间隔缺损与室间隔缺损融合为一个缺损,房室瓣叶完全断裂,形成“前共瓣”和“后共瓣”。房室间隔缺损的原因根据前共瓣发育程度及其腱索附着位置分为三型:A型较常见,前共瓣仍可辨认左右叶,有腱索附连于室间隔的嵴部。B型较少见前共瓣仍可分辨左右叶,但不与室间隔附连,而与右室的乳头肌相连。C型前共瓣无分裂,没有腱索与室间隔相连,形成悬浮瓣膜。后共瓣一般发育较小。
4.过渡型也称中间型房室间隔缺损,介于部分型和完全型之间,但未形成前后共瓣,瓣下仅有极小的室间隔缺损。
病理生理:房室间隔缺损是一组心内畸形,其病理生理变化完全取决于房或室间隔缺损大小和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严重程度。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仅于心房水平左向右分流,如无或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时,仅有右心室容量负荷增加,其心搏量增加。房室间隔缺损的起因如有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时,其反流从左心室直接入左心房,从而使左右心室容量负荷均增加,早期产生心脏扩大和心衰竭。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有巨大室问隔缺损和严重房室瓣关闭不全,产生大量左向右分流量,使肺血明显增多,早期肺血管发生痉挛,产生动性肺动脉高压,晚期肺血管内膜逐渐增厚,产生梗阻性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进一步加重右心负担。当肺阻越来越高,左向右分流逐渐减少,最终产生右向左分流,结果导致艾森曼格综合征。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