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是一种传染性眼病。解放前,沙眼在我国广泛流行,是使人致盲的首要病因。50年代所作的调查指出,全国盲人中约有1/4—1/3是由沙眼致盲,可见其危害的严重。解放后,由于医疗卫生设施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沙眼的发病率已大大降低。但是,在一些农村,特别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沙眼仍不少见。要在我国彻底消灭沙眼,还需要做艰苦的工作。
沙眼的病因学
沙眼的分泌物能传染沙眼病,早为人们所知。1907年Halberstaedter与Von Prowazek用光学显微镜和Giemsa染色,在沙眼结膜上皮细胞内发现包涵体,即上皮细胞内有红蓝色原体及深蓝色始体颗粒聚集,此包涵体具有基质(matrix),颇似外衣包围,被误称为“衣原虫(Chlamydozoa)”此后,相继有不少研究,但一直未分离出病原。
1954年我国汤飞凡与张晓楼合作,在检查治疗大量病人的同时,采取病人眼部分泌物给猴眼接种,并同时将沙眼患者的分泌物接种小白鼠脑内试行分离培养,但结果完全阴性。1955年改用鸡胚接种,并注意选择活动性、无并发症及未经药物治疗的沙眼病例,使用链霉素杀灭标本中的细菌,终于在1956年首次分离培养成功。从此在世界上掀起沙眼研究的新热潮。
由于此病原体能通过细菌滤器,寄生在细胞内,并形成包涵体,故当时认为是一种病毒。又认其大小、形态与一般病毒不同,称之为非典型或大型病毒。后经各国学者进一步研究了它的分子生物学及代谢机能等,证明它具有RNA和DNA及一定的酶,以二分裂的方式繁殖,具有细胞膜及壁并对抗生素敏感等,这些不符合病毒应有的基本性质。而与G细菌有很大程度的相似之处。1971年Storz和Page提出将这类微生物另立一目,称衣原体。
1974年出版的《Bergey细菌鉴定手册》接受了这一分类:将其归入原核细胞界,薄壁菌门,立克次体纲,衣原体目、衣原体科、衣原体属、衣原体种,包括沙眼包涵体结膜炎衣原体种及鹦鹉热衣原体种。1989年出版的该手册第10版中,又新加入肺炎衣原体种。沙眼包涵体性结膜炎衣原体种再分为沙眼、淋巴肉芽肿及鼠肺炎三个生物变种。其中沙眼生物变种从抗株性上又分为A、B、Ba、C、D、E、F、G、H、I、J、K等12个免疫型,淋巴肉芽肿生物变种可分为L1、L2及L3等3个免疫型。
沙眼是怎样传染的?
沙眼的病原体是1956年由我国科学家汤飞凡、张晓楼首先分离培养成功的。当时认为它是一种病毒。但经过深入的研究,发现它不符合病毒的基本条件。1973年,国际上定名为沙眼衣原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微生物。
沙眼衣原体侵入眼脸结膜的亡皮细胞,造成感染,使眼睛发红,眼皮发肿,间时有很多分泌物(眼屎)。这些分泌物里就包含有很多的沙眼衣原体,病人的手帕、毛巾常常被它污染,当别人使用污染丁的手帕和毛巾后,就把衣原体传入到自己的眼内,于是发生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