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所恐惧症(agoraphobia):一组恐惧症,包括怕单独一人离家,进商店、人多的地方和公共场所,或单独乘坐火车、公共汽车或飞机。常表现为惊恐发作、抑郁、强迫症状,而社交恐惧则是次要症状。回避恐怖处境常很突出。
案例:
老陈是位从事推销的商人,二年前,在杭州的火车站候车准备到上海时,突然感到自己头晕,心慌,大脑混乱,有点不能控制自己思维的感觉。心中大为惊慌,立即买票回温州。这二年来,他从不敢出差,就连江心和雁荡都没去成,原因就是怕自己会出现意外或精神失控。被人认为得了“老鼠病”。心中异常痛苦,要求心理治疗。
像老陈这种现象,属于“”,其特点就中病人常怕离家外出,怕独处,怕离家后处于无能为力的境地或不能立即离开该场合,有些病人因此而完全困于家中。许多病人因为想到在公共场所会精神崩溃就恐慌不已,因此对恐惧情境极力回避。病人知道这种害怕是过分、不应该、不合理的,但这种认识仍不能防止恐惧发作。
产生的原因目前不明确,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是可能当时的确有一种令他害怕的事发生,本没有什么关系,但病人会联想到更可怕的事,这样就产生逃避,而逃避使他产生了安全感,于是有了“害怕――回避”的条件反射。
场所恐惧症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患者的一级亲属中,20%的父母和10%的同胞患神经症,认为遗传因素可能与发病有关。也有人指出:至今尚无证据表明遗传在本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2、性格特征
病前性格偏向于幼稚、胆小、含羞、依赖性强和内向。
3、精神因素
在发病中常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例如某人遇到车祸,就对乘车产生恐惧。可能是在焦虑的背景上恰巧出现了某一情境,或在某一情景中发生急性焦虑而对之发生恐惧,并固定下来成为恐怖对象。
关于场所恐惧症的预防和治疗,主要从心理认知、行为、药物三方面入手。
首先,在心理认知方面,要坚信出现的恐怖现象,没有一件会成为现实,即使外出有心慌,头晕,也没有关系,这种症状在经历最初的几分钟后,会自行缓解。患者只要能坚持住这段时间就行。至于会不会发疯或精神失控,更不会害怕,因为担心自己会疯的人怎么会疯呢?
其次,在行为上,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要勇敢地走出去,可以先到附近的场所活动,逐渐到一些远的地方;可在家人的陪同下活动,逐渐到一个人活动。总之,不能躲在家,这样才能克服这种恶性循环。
至于药物,安定类药物或SSRI类药物对的治疗很管用,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