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X射线发现后,医学上就开始用它来探测人体疾病。但是,由于X射线是从人体的某一个方向上投照,透视出来的图像是这个方向的平面图,只能看到上下与左右的位置关系,而不能分辨病变的深浅,特别是有些深部的病变,由于受到前面脏器的阻隔,无法作出正确的诊断。因此X射线对那些前后重叠的组织的病变就难以发现。于是,科学家们开始了寻找一种新的东西来弥补用X线技术检查人体病变的不足。
从南非到美国,从X光应用到CT理论
1924年南非约翰内斯堡的一个普通家庭诞生了一个男孩,他就是几十年之后的CT理论奠基人——科马克。科马克于1944年毕业于开普敦大学,主攻工程学和物理学,1950年至1956年在开普敦大学任讲师期间,受聘到一家医院放射科工作,对放射治疗和诊断产生兴趣,萌发了改进放射治疗程序设计的念头。1956年迁居美国后,继续进行了这方面的人体模型实验和理论计算,1964年在《应用理论杂志》上发表了计算身体不同组织对x线吸收量的数学公式,解决了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的理论问题,为后面亨斯菲尔德的CT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奠定了基础。
从炉匠铺里走出来的科学巨人
亨斯菲尔德,CT技术的另一个关键人物,出生于一个英国的炉匠铺家庭,自小就有着大胆创新的意识。1967年,亨斯菲尔德在并不知道科马克研究成果的情况下,也开始了研制一种新技术的工作。首先研究了模式的识别,然后制作了一台能加强X射线放射源的简单的扫描装置,即后来的CT,用于对人的头部进行实验性扫描测量。后来,他又用这种装置去测量全身,获得了同样的效果。
1971年9月,亨斯菲尔德又与一位神经放射学家合作,在伦敦郊外一家医院安装了他设计制造的这种装置,开始了头部检查。10月4日,医院用它检查了第一个病人。患者在完全清醒的情况下朝天仰卧,X线管装在患者的上方,绕检查部位转动,同时在患者下方装一计数器,使人体各部位对X线吸收的多少反映在计数器上,再经过电子计算机的处理,使人体各部位的图像从荧屏上显示出来。这次试验非常成功。
破例授予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1972年4月,亨斯菲尔德在英国放射学年会上首次公布了这一结果,正式宣告了CT的诞生。这一消息引起科技界的极大震动,CT的研制成功被誉为自伦琴发现X射线以后,放射诊断学上最重要的成就。因此,1979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被破例颁发给并非医学专业的亨斯菲尔德和科马克。
从此以后,有关这方面的学术会议频繁举行,制造CT扫描仪的厂家也陆续增多,至1979年,已生产了约1000多台,出售给50多个国家,其中包括中国。被称为放射学上自1901年x射线问世之后的最大发明。CT的发展从那个时候起就从未间断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