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上认为多形红斑与变态反应因素有关,或食用异性蛋白、接触化妆品等有关。它们的共同病因有四个方面:由细菌引起的感染;药物等引起的;免疫介导反应,损害中有免疫反应物沉积;某些系统性疾病等其他因素。由于真皮浅层血管炎,血管扩张充血引起。
临床类型不同则组织病理有差异。基本改变为基底细胞液化变性,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坏死。表皮下水疱形成,真皮上部血管扩张,红细胞外渗,水肿明显,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少数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既往认为多形红斑是一种或多种因素引起的Ⅲ型变态反应,可能足皮肤的小血管对某些致敏性物质所引起的变态反应。目前一般认为,本病是外来抗原激发了机体的特异性细胞毒反应而引起表皮细胞损伤。近年来研究发现,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在多形红斑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多形红斑皮损中有激活的T细胞,其中细胞毒性或抑制性T细胞在表皮中占主导地位,而辅助T细胞则主要分布于真皮。此外。还发现轻型多形红斑与HLA—DQ3密切相关,而重症型多形红斑则与药物异常代谢相关。
病因详解:
多形红斑的病因复杂,尚未完全明确。临床上将病因不明的称特发性多形红斑,病因明确的称症状性多形红斑。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因素有关。发病前常有服药史,或食用异性蛋白、接触化妆品等。与季节气候因素、寒冷、灰尘、日光或微生物感染、精神情绪应激反应等亦有关。
1、轻型与重型EM:轻型EM与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关系密切,重型EM一般为药物不耐受或感染诱发。
2、共同病因:
(一)感染 以单纯疱疹病毒及支原体感染为常见病因,也见于细菌(溶血性链球菌、变形杆菌属、沙门氏菌属、葡萄球菌属、结核杆菌等)、真菌(组织胞浆菌等)、原虫(疟原虫、阴道毛滴虫等)等引起的感染。 1963年,Soltz—Szots报道用单纯疱疹病毒疫苗治疗复发性单纯疱疹时,诱发了多形渗出性红斑。1967年,Shelley用单纯疱疹病毒疫苗0.0l ml做皮下注射,复制了多形渗出性红斑的发生。除单纯疱疹病毒外。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白质炎病毒等都可作为抗原而诱发本病的发生,故多形渗出性红斑被公认为系一种变态反应。
(二)药物(巴比妥类、苯妥英钠、别嘌呤醇、青霉素、磺胺、砷剂、溴剂、毛地黄、金制剂、汞剂、水杨酸类等)、疫苗(卡介苗等)、血清(破伤风抗毒素等)等可引起多形红斑样药疹。主要是指对具有过敏体质者而言,他们在使用某些药物后,容易引起变态反应,在皮肤、黏膜上出现多少不等的多种形态的红斑、水疱、糜烂等。常见的有关致敏药物,如磺胺类、抗生素、巴比妥类、保泰松、退热药、代兰丁或卡马西平、青霉素等。2002年发现有病人用过环氧酶一2COX一2抑制剂。
(三)免疫介导反应:EM是复合性血管炎的特殊表现,损害中有免疫反应物沉积。 许多学者研究了免疫与多形渗出性红斑的关系,认为免疫因素也是发病的一种可能因素。如Kraeger等(1973年)测定r 5例多形渗出性红斑患者的巨噬细胞集聚活性(macroophage aggregation activity,MAA),其中2例MAA增加。1975年,Safai等报道了2例由临床和组织学诊断的大疱性多形渗出性红斑患者。其血清和疱液中IgG均有升高现象;而早期疱液中补体成分下降,免疫复合物升高。1978年,Kazmicrowski等用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17例多形渗出性红斑的皮肤切片,发现所有在发病24小时内甲期损害的标本中,均在乳头层的小血管上显示有C3和(或)IgM沉积。
(四)其他因素 某些系统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皮肌炎、结节性动脉周围炎、恶性淋巴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内脏恶性肿瘤等;其他因素如寒冷、日光、妊娠、月经来潮,也可引起本病。 如患者精神紧张、过度疲劳、食物过敏、慢性病灶感染、物理因素(如寒冷、日光、放射线)等皆可诱发本病。某些疾病(如风湿热、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等)及妊娠、月经等也可出现多形红斑样皮损。
(五)细菌感染
主要是化脓性球菌感染,它们作为抗原而致病,包括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布鲁杆菌、白喉杆菌、类丹毒杆菌等。
(六)支原体感染
目前认为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使人致病的病原。1967年,Lyell等从2/13例严重多形渗出性红斑的水疱中分离出肺炎支原体,其补体结合抗体效价升高;并从另外5例多形渗出性红斑患者的口咽部分离出肺炎支原体、口腔支原体和人类支原体I型。关于支原体的致病作用,目前认为可从两个方面解释:一方面是支原体膜及其代谢产物直接黏附于呼吸道而致病;另一方面是变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