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是由A族B型溶血性链球菌侵入而致,丹毒的病原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细菌可从皮肤、粘膜的细小伤口处侵入机体,也可由血行感染引起,常继发于鼻炎,口腔黏膜及牙齿感染病灶,足癣,小腿溃疡,瘙痒性皮肤病,接种,放射性损伤及皮肤皲裂或轻微摩擦,搔抓及轻微外伤均可诱发,尤以不清洁的伤口更易感染。
丹毒可发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但以下肢、面部等暴露部位最多见。下肢丹毒多见于足癣患者;面部丹毒常见于那些有挖鼻习惯的中年人。婴幼儿则好发于腹部,全年可发生,常见于春、秋两季。1岁以下的婴儿如发丹毒,病情凶险,死亡率较高。
展开剩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