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进补,来年打虎”,入冬以后,人们开始增加饮食营养,部分亚健康人群更是选择以中药材为主的食疗进行调理。中医专家指出,是药三分毒,人们须在职业医师或药师指导下进行中药调理,切不可通过网络或书籍等方式“自学成才”自开“药方”。
进补的分类
从方法分,进补分为精神补益、饮食补益、药物补益、按摩补益和艾灸补益等。
虚证有不同性质和表现,从气血、阴阳方面分,虚证可以有气虚、血虚、气血两虚,阴虚、阳虚和阴阳两虚;从脏腑分,又各有不同。针对虚证补益的不同作用,分为补阳(又称壮阳)、补阴(又称滋阴)、阴阳双补,补气(又称益气)、补血(又称养血)汽血双补等;针对脏腑的不同虚证,有益肾、健脾、补肺、养心、养肝等之分。在实际运用中,由于虚证往往不只表现为一种,虚证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传变,所以补法也就不完全一样,但总还是离不开对气血、阴阳、脏腑的补益。
据体质来调理
什么是“体质”?简单地说,就是每个人“身体的素质”。在临床上,体质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有密切的关系。
一般来说,不同年龄层的人,像正值发育期的青少年、中壮年、老年人,都各有进补方式。但是,现代人由于饮食与生活方式各有差异,即便是同样“生理年龄”的人,也会呈现不同的健康状况,因此,决定进补前一定要洽询中医师,让医师依据个人体质等因素,开立处方,并调整药材的剂量。
进补五注意
民间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谚语,中医则认为冬季是饮食进补的最好季节,人体的消化机能在冬季较为活跃,胃液分泌增加,食量增大。冬季进补的方法除食补外,还有疗效显著的药补,如人参、阿胶、鹿茸等药补。但是,医疗专家也提醒,补药毕竟不是一般的食物,药补作为“健康投资”,需注意进补得当,避免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1、要注意机体消化吸收功能,忌过于油腻。对于脾胃消化不良者说,关键在于恢复脾胃功能。脾胃消化功能良好,营养吸收的成分才有保证,冬季进补应以容易消化吸收为准。
2、药补不如食补,在吃药进补前,应该先把自己的饮食调理好。首先应先向医生咨询了解自己的体质,然后根据自身体质选择相宜的事物进补,例如煲汤、熬粥,或每天摄入适量坚果,都是很好的食补方式。
3、要注意药补、食补、动补三结合,忌单纯进补。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动补”。冬季进补只是养生保健的一个重要方面,单纯只靠进补并不能达到理想境界,还应当配合适当的体育锻炼和脑力劳动,并注意调理好饮食,方才有益于养生。
4、补品并非越贵越好,关键在于对症进补。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冬季进补切忌一味偏补,而应注意兼顾气血阴阳,防止过偏而引发其他疾病。所以,冬季进补忌一味追求补品的珍贵难得,不对症的贵重补品对身体或许更是伤害。
5、冬季流感咳嗽时不益进补,否则后患无穷。一般来说,在进补过程中,如患感冒发热、急性肠炎等症,须暂停服,待痊愈后再服用。在服用人参、西洋参时,忌食萝卜、鱼腥和浓茶,以免降低药效。此外,补药宜在早晚空腹或午饭前1小时服用,以使补药物尽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