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说来,外伤后是否发生骨折,可从伤后症状及功能障碍两方面加以分析。如果受伤处剧烈疼痛,局部肿胀明显,有严重的皮下瘀血、青紫、出现外观畸形时,发生骨折的可能性较大。功能障碍方面,当伤其手臂时,如手的握力差,甚至无法提起东西;下肢受伤后则不能站立或行走;腰部骨折后只能平卧而不能坐位。均应考虑已发生骨折。
采用简单的叩击法也有助判断。如上肢骨折,可用另一手掌轻轻拍击受伤的手掌,若伤处疼痛明显,则骨折可能就大;是下肢受伤,可用拳轻叩足跟,伤处疼痛,极可能是骨折。
应注意的是,老年人因骨质疏松,有时在外力作用很小的情况下也容易骨折,加之老年人痛觉神经不太敏感,这就使得老人骨折后疼痛不会太明显或症状会明显滞后。所以,老年人一旦发生摔跌伤或外物撞击,都应引起重视,必要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骨折急救处理注意要点
症状:
由於软组织受伤所致,如出血,水肿等。
由於骨头断裂所产生移位,如变短,成角度。
处理:
应用适当副木来固定,用夹板固定患处附近及两端关节,以保持骨折部位及两端关节不动,夹板必须超出两端关节,无夹板时,以硬板、竹板或折叠的报纸代替。
止痛:
用止痛药物如吗啡或度冷丁肌肉注射,但头部受伤及呼吸困难者禁用,且送医时要告知用多少剂量。
若为开放性骨折,应优先处理伤口,止血後再固定。
露出肢体末端,便於观察血液循环。
保暖并预防休克的可能。
若无法判定是扭伤、脱臼或骨折应以骨折方法固定之。
患部可用冰敷以减轻疼痛,并尽速送医。
骨折复位有哪些方式
1、手法复位:治疗骨折方法中,手法复位应用最广泛,也较安全。复位后,必须认真地检查患肢骨折部的外形、长短,是否已恢复正常。在给予适当有效的外固定后,进行x线透视或摄片,以确证复位结果。如复位不良,根据需要,再予以矫正。
2、牵引复位:牵引既可用为复位的方法,又是维持复位的措施。主要用于手法牵引不能复位、或复位后不稳定的骨折。
3、切开复位:是骨折不愈合的重要原因,应慎重选择,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防止滥用。
如下几种情况可做为切开复位的参考指征:
①累及关节面的骨折,手法复位不能达到关节面良好对位者。
②骨折后,因附着在骨片上的肌肉收缩,使骨片移位,不易对合者。
③骨折端剪式伤力大,血液供应差,骨断端需要严格固定才能愈合者,如股骨颈囊内骨折。
④骨折断端间有软组织如肌肉、肌腱、骨膜、神经等嵌入,手法复位失败者。
⑤一骨上有多段骨折,手法复位困难者。
⑥长骨骨干不稳定性骨折,手法复位不满意,又不宜应用牵引方法治疗者,而用内固定又有较好的疗效。
⑦骨折伴有肢体主要血管断裂,治疗中应首先重建骨支架者,如部分性和完全性肢体断离。
⑧骨折不连接或发生畸形愈合,功能恢复不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