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老年人弯腰驼背、身高越来越矮;有的人常感觉骨头里面疼痛,还有些人轻轻滑倒,就可能导致骨折,甚至用力咳嗽,就可能“咳”断几根肋骨……这些都可能是骨质疏松症带来的麻烦。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全球范围越来越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而目前的医疗水平只能做到预防和减缓骨质疏松发生的程度,却无法使疏松的骨骼“返老还童”,恢复原状。那么,骨质疏松是如何发生的,哪类人是高危人群,该怎样防治呢?
充满空洞的骨骼
前不久,骨科接诊了一位老人,她因为不是很严重的暴力而摔倒引起骨折。X光拍摄发现,她骨头里的皮质骨只有几毫米厚,骨小梁结构相当稀疏,该骨折很可能就是由于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导致的并发症。
人的骨头就像一座房子,里面有很多的骨小梁支撑,如果骨头里钙质流失了,就好像“豆腐渣工程”的建筑,无法承受相应的重量,骨骼的质和量发生改变,科学地说就是骨的生物力学特性发生改变。骨质疏松症就是一种骨吸收(丢失)超过骨形成而导致骨质松脆容易折断的病理状态。它的原义为充满空洞的骨骼。从某种意义上说,骨质疏松是一种自然的中老年退行性疾病,任何人都会存在,因为一个人50岁的骨头当然比不上40岁时硬。不过,有些人骨量丢失得特别快,处于不正常的状态,就会出现骨头疼痛、身长缩短、驼背、非暴力性骨折等较为严重的骨质疏松症临床表现。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40岁以后,由于胃肠和肝肾功能逐渐减退,钙的吸收减少而流失增加,体内的钙呈负平衡。45岁以后,每0年骨骼脱钙率为3%。一般骨量丢失20%以上时即有可能发生骨折,椎骨、髋骨和前臂骨是骨质疏松症患者最易骨折的部位。而其中髋部骨折对于老年人的危害最大,有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据统计,我国老年人骨折发生率为6.3%-24.4%,尤以高龄(80岁以上)女性老人为甚。
中年小心钙流失
一位50多岁的妇女,一年里,因为骨折两次住院。年轻时难免摔跤,每次大不了磕块皮、出点血,皮肤青紫一段时间。现在可好了,前半截手臂也好像变脆了似的,撑地时稍微一用力,就会骨折。楼梯上滑一下,也会骨折。医生说她这是由于更年期雌激素缺乏而引起的骨质疏松症。
妇女进-入更年期(平均年龄是49岁左右)后,最大的生理变化就是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缺乏、绝经。雌激素减少带来后果之一就是妇女骨骼中钙质的大量流失,我国女性运动量相对较少,牛奶喝得不多,食物中钙摄入和吸收量不足,绝经后3至5年,平均每年会丢失2.5%的钙,从而引发骨质疏松。据调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率高达40%。
与女性相比,男性骨质疏松发生较早,往往自中年期(40岁左右)就开始出现骨量减少,如果在这之后的十年内未能给予重视和防治,那么自50岁后骨量丢失就更为明显,速度加快,易引起老年骨质疏松症发生。男性的骨架较女性大,横断面积也比女性大25-30%左右,因此男性因骨质疏松症发生骨折的几率要低于女性。但不容忽视的是骨质疏松症所致的疼痛、乏力却比女性明显,大大降低了生活质量。所以,男性也要预防骨质疏松症。
钙片怎么吃
据了解,不同国家人们日常钙摄入推荐剂量是不一样的,我国的推荐剂量是成人800毫克每天,很多人可以在日常饮食中通过吃富含钙质的食物而获得,不一定额外补充钙剂。但对于更年期妇女、孕妇、青春期孩子、老年人、服用激素类药物、糖尿病、甲亢等疾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充钙剂。
市场上各种钙剂很多,最好选择那些钙含量高一些的制剂,相对而言,合成钙安全性较高,离子状态的钙更容易吸收。因为在有胃酸分泌的环境,钙吸收较佳,所以钙片最好与食物一起吃。
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一般采取三个手段,一是补充“原材料”—— 钙和维生素D;二是服用抑制骨吸收、促进骨重建的药物;三是中西医结合,喝些补肾密骨汤,服用一些促进骨再生的中成药。激素替代治疗目前仍存争议。医生特别强调,传统的骨头汤里由于富含脂肪,对骨质疏松尤其是新鲜骨折病人,并没多大益处。
预防从年轻时开始
人在35岁以前,骨代谢非常旺盛,摄入的钙很快吸收进-入骨骼中沉淀,骨骼生成迅速,骨钙含量高,骨骼最为强壮。由于成骨细胞的作用,此时骨形成大于骨丢失。35岁以后,骨丢失将逐渐大于骨形成,体内含钙量将逐年减少。如果在35岁以前让骨骼最大限度地储存更多的钙,可以为中年后减缓骨量丢失速度打下良好基础。储存钙的有效手段是均衡饮食,在饮食中持续补充钙质;同时坚持室外运动。而对于中老年人最值得推荐的运动是太极拳。
从儿童期开始,就要注意饮食中钙质的摄入,多吃富含钙质的食物比如牛奶、豆腐、虾皮、紫菜等。在婴儿期、青春期适当补充钙剂。钙在体内吸收必需维生素D的参与,有些儿童明明在不断补钙,一检查,还是缺钙,主要原因是补钙的同时,没有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可以通过日晒在体内激活,也可通过适当补充鱼肝油来获得。
最好每天坚持有规律的室外体育锻炼,例如走路、慢跑和有氧运动。既可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生成,促进钙的吸收,又可增加肌肉的负荷,增强肌肉对骨、关节的保护作用。
最后,医生提醒大家,骨质疏松的前期往往是静悄悄的过程,出现骨折时,已是严重阶段。当您有下列症状,应立刻到医院检查诊治—— — 开步走或身体移动时,腰部感到疼痛;初期背部或腰部感觉无力、疼痛,渐渐地成为慢性痛楚,偶尔会突发剧痛;驼背、背部渐渐弯曲即所谓的后凸畸形;身高变矮。
更年期女性更应“养骨”
中国人常常会说,瞧谁谁谁,年龄那么大了,身子骨还那么硬朗,真是福气……在日常生活中,“身子骨”的质量,已经成为对中老年人健康的评判标准。它意味着什么?健硕、硬朗、灵活,“身子骨”,并不是简单的文学修辞,其实道出了一个人体生理的秘密:身体健康,落点在“骨”上;防病祛病,最关键的切入点,在于“养骨”。
顺应地心引力,维持骨骼平衡
专家指出,大多数疾病都与骨骼有关,骨骼的好坏强弱是因,疾病是果。
简单地讲:沿着脊椎的31对神经分别由脊椎骨与脊椎骨之间的椎间孔伸出而贯穿全身;所有的脊神经负责传递大脑与身体各个部位之间的讯息,因此,当脊椎发生异常时,就会影响到我们的器官;同样,当器官不健康时,也可以从脊椎骨上找到异常之处,且直接通过养护脊椎拔除病根、永葆年轻与健康。
那么骨该如何去养才是养在了根本、养到了实处?
专家指出,任何事情都必须首先遵从自然定律,养骨也不例外。地心引力是对骨骼影响最大的自然力量,如何顺应地心引力,维持骨骼平衡也就成为养骨的首要任务。“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从物理力学上来讲是最能抵抗地心引力,最能维护骨骼健康的。
如何预防更年期女性骨质流失
德美科学家研究发现,到了更年期的妇女如果体重明显减轻,其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将会增加。
骨质疏松是导致大腿骨折的典型病因。
专家提醒:如果年过50岁的妇女体重比原来减少10%以上,其发生大腿骨折的可能性较体重没有变化的同龄妇女大3倍。
专家建议:均衡饮食多运动可预防骨质疏松。
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钙的摄入相当重要。
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均衡,食物摄取要注意高钙低脂,含钙量较高的食物有:牛奶、乳酪、绿叶菜、大豆等。
预防保健方面,在平时生活中应注意去除可以避免的危险因素,如抽烟、酗酒、内分泌疾病等。
平日要维持适量的有氧运动,散步、登山、步行、游泳都是很好的运动,而且要保持一定的运动量。
特别是办公室一族,要注意多接触阳光,在紧张工作的同时,要抽空活动活动身体,一般来说,每周要坚持2至3次运动。
少喝可乐防止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并非老年病,女性也可能年纪轻轻就患上。最近一项研究显示,汽水会加速骨质流失,尤其爱喝可乐的少女,骨折的机率是不喝汽水者的5倍!
少女们,下次到快餐店,或许考虑汽水以外的饮料吧。
过去一般认为,骨质疏松症是属于老年疾病,尤其是女性停经后常见的疾病。但是,哈佛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最近有研究显示,喜欢喝汽水类饮料的少女,骨折的机率是不喝汽水者的3倍,而爱喝可乐的少女,骨折的机率是不喝汽水类饮料的5倍。
这项研究是调查波士顿400名年龄介于14至16岁少女喝饮料的习惯后,所得出的结论。研究人员说,目前仍不清楚,喝可乐与骨折之间的关联,但是可乐中的磷酸可能是造成易骨折的原因,研究显示,磷酸对骨质有害,因为磷酸对钙的新陈代谢和骨质有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喝可乐的年轻女孩可能是牛奶摄取量不足,使身体缺乏钙质,因而易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