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隔缺损是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见畸形,通常包括继发孔型和原发孔型缺损,临床所指的房间隔缺损一般是继发孔型,占75%左右,根据缺损的部位又分为卵圆孔型或中央型、上腔型、下腔型和冠状静脉窦型,其中以卵圆孔型或中央型最为常见。由于儿童期患者体征不明显,很多到成年时才发现。临床表现多为易感冒、疲劳、活动时心悸、气短等,严重时可以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痛和心衰。
体检时在胸骨左缘二、三肋间听到Ⅱ—Ⅲ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依据病史、体检、心电图、胸片,以及超声心动图可以作出明确诊断。既往治疗上最常用的方法是心脏外科修补手术。近6年来,经导管的介入封闭术治疗房间隔缺损技术已完全成熟,对于大部分房间隔缺损来说可以取代外科手术而一跃成为首选疗法,它具有创伤小、无伤疤,简便安全,并发症少,疗效快、恢复快等很多优点。适合做介入治疗的房间隔缺损主要为卵圆孔型或中央型、上腔型,缺损直径小于36mm,左向右分流,或有右心房室增大,缺损的残端距房室瓣、冠状窦>5mm,肺动脉压力<70mmHg,年龄在1岁半以上。术前准备包括常规的各种化验检查、心电图、X光胸片以及心脏彩色多谱勒超声。
手术过程:在X线和彩超的监视下,行局部麻醉或基础麻醉(小儿),穿刺大腿根部的股静脉,送入细导管至心脏,先用球囊测量缺损的大小,再选择合适的封堵伞,该封堵伞为双盘状蘑菇形,有直径不同的多种型号,先将其收进导管鞘内,再经套管送至缺损处,自动弹开时成两片伞状,中间腰部卡在缺损处,两片伞在房间隔的两边,既能堵闭缺损,又不会造成脱落移位,达到永久治愈的目的。如在彩超或X线监视下发觉伞位置不好,缺损封堵不全,可以将伞重新收回;确认封堵完全、位置准确无误后,释放封堵伞,撤出导管,压迫止血、包扎。整个过程只需要1个小时左右就可完成。术后卧床24小时,抗感染治疗3天后可完全康复出院。口服阿斯匹林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