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海南一校长带女生开房事件被媒体曝光后,临近“六一”儿童节的近一周时间,连续又在多地出现“对女孩性侵害”的新闻。
未成年孩童遭遇性侵害事件并非今日才暴增,问题一直存在,可是有些家长教育孩子的观念、知识更新却严重滞后。当孩子遭遇诸如强奸等严重创伤性挫折事件,身体、心灵深受打击时,家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孩子,如何对待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情,帮助孩子修复心灵创伤,引导孩子走出心灵沼泽?
12岁以下孩子被性侵较常见
“在我所接触的案例中,我发现12岁以下的孩子被性侵害算是个常见问题,经常会遇到”,有的是猥亵,有的是性侵害未遂,有的严重到被强奸。
强奸是“性伤害”中的极端行为,伤害最大,对受害者造成的生理上的伤害还在其次,心理层面上的伤害是更严重的。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年龄越小遭遇性强暴心灵创伤就越深越大,有的甚至会危害其终生。
人在年龄幼小的时候缺乏自我保护能力,他们的安全更多的是依赖于成年人给予的保护。当受到来自受害者所信赖的成年人的性侵犯时,可能会造成受害者安全感的缺失,受害者很容易内化许多与性侵害相关的痛苦和恐惧,使其自我认同及认知能力受到严重损伤,有的甚至是颠覆性的。她们会因此对他人,甚至对整个社会失去信任,将来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社会适应困难和人际交往困难等,会持续影响到受害者的婚恋、家庭生活,会影响她们的学习、成长和人格发展。
留意遭性侵后早期反应
一个9岁小女孩,四五天了,什么话不说,什么事不做,就是在自己的小房间发呆,和爸爸妈妈接触,容易发脾气。这个女孩的表现是遭遇性侵害早期的反应,称之为混乱期,尤其对学龄前儿童,他们不清楚性侵害是怎么一回事,只是感觉害怕、恐惧,大一些的孩子担心被人知道,晚上难以入眠,害怕和别人接触,等等;之后可能会演变出更复杂的情绪反应,可能会性情大变,易怒、情绪起伏不定。有的会出现9岁女孩那样的自闭状态,几日不说话。还有的情绪很不稳定,容易发脾气,不愿意上学,极度回避事件过程。
不仅是对人的回避,还有生理上的回避。比如害怕洗澡,害怕妈妈触摸到自己身体的敏感部位。性强暴对受害者造成的心理创伤是很深很复杂的,而且随着发生时间的远离会发生一些变化。
发展成抑郁症者较多
如果遭遇性侵害的孩子未能得到及时的心理安抚和干预,那负面影响将更深更长久,一直延续到成年,甚至终身。长远的负面表现大概有这几个方面。
一个是青春期开始回避异性,通过自我丑化实现远离危害的目的。列举了一个案例来直观的说明这一点。一个20岁的女孩,当她来做心理咨询时,形象很糟糕,很胖、邋遢,脸上都有污垢,女孩是在11岁左右被一个远房亲戚性侵害了四五次,之后她开始暴饮暴食,体重飙升,还不爱洗澡,在广州湿热天,三四天不洗澡,身上就有一股汗臭味。家人以为女孩得了神经病,而实际上,她是因为童年遭遇伤害。
有如此童年遭遇的女孩还有一个表现是夫妻生活受影响,她们可能会出现阴道痉挛。这样的案例往往不是简单吃药能解决生理问题的,比较多见的是她们受到侵害的年龄在12岁左右,刚刚或即将步入青春期。还有一类表现是难和异性建立起正常关系,这类情况和第一种还不同,她们外在很正常,没有自我丑化,但和异性很难交流,到了适婚年龄也找不到对象,更难以结婚。
发展到严重程度的就是精神疾病,包括焦虑症、抑郁症,甚至精神分裂症。这其中,抑郁症者居多,程度较轻的焦虑症也有一些。为什么会这样?这或许和性侵害本身有关,家长很忌讳,孩子不敢说,成年了也不敢和周围人说,有的结婚多年一直当做秘密埋藏心底,自我压抑,时间一长,就容易抑郁,甚至出现自杀倾向。曾经有个产后抑郁的案例,严重到要自杀,通常产后抑郁属于轻中度,但这位产妇已达到重度抑郁,后来经过心理辅导才了解到,她一直把自己童年遭遇性侵害的事瞒着没告诉丈夫,而且保守秘密达十年,相当于压抑了十年。
尽量避免二次创伤
如此看来,在事件发生当下,对孩子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很重要。这时,家长能做些什么?首先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孩子说不想上学,就不要上学,说想休学,就尽量休学,这不是在纵容孩子,因为遭遇如此创伤,很难短期恢复。这时候家长一定要理解和接纳孩子任何可能的情绪表现和异常行为,因为,面对如此重大的伤害,什么样的反应都不为过,需要多长时间恢复都是合理的。
在没有孩子同意的情况下不要有太多的人看望,哪怕是爷爷奶奶等至亲。不要责怪孩子,“你怎么不喊救命”,“你怎么不逃走”等等话语一定不要乱说,更不能急于向孩子了解“发生了什么”,这会引起二次创伤。不过于东辉谈到,家长报案,录口供时需要孩子讲述事情发生过程,如果说话不注重技巧,孩子就会感受到被揭伤疤一样的二次伤害。
父母还要与孩子沟通帮助做一些生理上的防范,尽可能避免例如怀孕等后续的伤害。家长的耐心和细心陪伴很重要,真诚地传递出你们依然爱她、信任她、理解她很重要,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允许她自己慢慢面对和处理。
提醒家长,帮助遭遇“性伤害”的孩子康复是很不容易的,康复的时间长短也会因为个体差异和方法的得当有很大的不同。如果可以,建议家长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或者在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指导下帮助孩子。一定用坚定的语言告诉她:“这不是你的错!”坚定而明确的正向回应能直接针对其内心深处的“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自我贬低”,会有效缓解受害者内心的“自耻感”,会有效帮助其完成“自我认知”的重建,促其“提升自我价值”。
如何教育孩子防范性侵害
虽然我们很难预估那一只罪恶之手会伸向孩子,但做好防范教育,也能很大程度上减少伤害。那么如何保护儿童,有效防止此类事情的发生呢?我们一起去听听专家怎么说吧。
培养孩子的隐私意识。防止儿童性侵的关键是让孩子们理解自己的身体是有隐私部位的。比较简单的方法是带孩子去游泳馆。给孩子换上泳衣后,告诉他们,泳衣遮住的部分就是不能随便给别人看的隐私部位。如果有人要求看或想触摸这些部位的话,一定要告诉父母,征得父母的同意才可以。
通过游戏告诉孩子们“可行的触摸”和“不可行的触摸”的区别。大部分儿童性侵加害者不是陌生人而是熟人。所以,一定要告诉孩子们和认识的人之间可以发生的肢体接触以及不能发生的肢体接触的区别。例如,握手、温柔的拥抱、轻吻额头或脸颊是允许的肢体接触。紧紧的拥抱、强制性的亲吻、暴力等让自己感到疼痛的肢体接触是不能发生的肢体接触。另外,平时和孩子发生肢体接触时,如果孩子露出厌恶的表情,一定要立刻停止动作并道歉。这样可以让孩子不害怕保护自己,积极地进行感情表达。
培养孩子向父母报告特殊事情的意识。根据以往案例来看,孩子们在遭遇性侵害之后,父母往往不知道或者很长时间后才得知。原因是孩子们没有要告诉父母的意识或者是加害者不允许孩子们告诉父母。所以,平时父母和孩子要养成每天互相报告一天经历的习惯。特别是昨天没有发生过,但今天发生了的事情,一定要互相告知。还要告诉孩子,如果有人跟你说“不要说”,那么这件事一定要告诉父母,但不要随便告诉其他人。
给孩子们准备好求助工具。给小学或以上的孩子们准备手机或者电话卡。告诉他们有事的话,任何时候都可以联系爸爸妈妈,并教给他们使用方法。
告诉孩子们在哪里可以得到帮助。感觉到危险就立刻逃跑。但是不要因为害怕就向没有人的地方跑,一定要跑到人多的地方去。看到人的时候,就高声呼喊“请帮帮我”。另外,平时要时不时地告诉孩子们如果和父母联系不上的时候,可以去找邻居中的哪位叔叔或阿姨。告诉孩子们警察局、消防局、可以打电话的便利店是什么样子,每当看到这些地方的时候,就要告诉孩子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