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全面解读颅内动脉瘤

家庭医生在线 黄理金 2013/6/9 15:13:15 举报/反馈

本文作者: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 黄理金主任医师

一、概述

颅内动脉瘤多因脑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的基础上引起。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血管炎与动脉瘤的发生与发展有关。脑动脉瘤多见于脑底动脉分叉之处。按其发病部位,4/5位于脑底动脉环前半,以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前交通动脉者多见;脑底动脉环后半者约占1/5,发生于椎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其分支。症状:动脉瘤破裂时,常有前驱症状如头痛,继之发生出血症状,表现为剧烈头痛、烦躁、恶心呕吐症状,随之出现颅内压增高。可伴有意识障碍和相应部位的神经定位症状。动脉瘤出血形成较大血肿者,病情多急剧恶化,出现脑疝危象。据统计动脉瘤第一次破裂后,死亡率高达30~40%,其中半数在发病后48小时内死亡,存活的病例,1/3可发生再次出血。检查:脑血管造影是最确切的辅助诊断方法,应行全脑血管造影。CT扫描有时可以显示出动脉瘤病灶。MRI检查不仅可显示出动脉瘤,有时尚可见到附壁血栓。一旦诊断为脑动脉瘤,应采取手术治疗,以求根治,避免大出血危险。可采用动脉瘤栓塞微创治疗或开颅直接处理动脉瘤的手术方法。

二、病因、病理

动脉瘤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动脉壁先天缺陷学说认为,颅内Willis环的动脉分叉处的动脉壁先天性子滑肌层缺乏。动脉壁后天性退变学说则认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使动脉内弹力板发生破坏,渐渐膨出形成囊性动脉瘤。此外,身体的感染病灶如细菌性心内膜炎、肺部感染等,感染性栓子脱落,侵蚀脑动脉壁而形成感染性动脉瘤;头部外伤也可导致动脉瘤形成。但临床均少见。

组织学检查发现动脉瘤壁仅存一层内膜,缺乏中层平滑肌组织,弹性纤维断裂或消失。瘤壁内有炎性细胞浸润。电镜下可见瘤壁弹力板消失。巨大动脉瘤内常有血栓形成,甚至钙化,直栓分层呈”洋葱” 状。动脉瘤为囊性,呈球形或浆果状。外观紫红色,瘤壁极薄,术中可见瘤内的血流旋涡。瘤顶部更为薄弱,98%的动脉瘤出血位于瘤顶。破裂的动脉瘤周围被血肿包裹,瘤顶破口处与周围组织粘连。

依动脉瘤位置将其分为:

①颈内动脉系统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90%,包括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前动脉-前交通动脉瘤,中动脉动脉瘤;

②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10%,包括椎动脉瘤、基底动脉瘤和大脑后动脉瘤。 动脉瘤直径小于0.5cm属于小型,直径在0.6—1.5cm为一般型,直径在1.6—2.5cm属大型,直径大于2.5cm的为巨大型。直径小的动脉瘤出血机会较多。颅内多发性动脉瘤约占20%,以两个者多见,亦有三个以上的动脉瘤。

三、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动脉瘤破裂出血症状 中、小型动脉瘤未破裂出血,临床可无任何症状。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临床表现为严重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急剧,病人剧烈头痛,形容如“头要炸开”。频繁呕吐,大汗淋漓,体温可升高;颈强直,克氏征阳性。也可能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部分病人出血前有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因,也有的无明显诱因或在睡眠中发病。约1/3的病人,动脉瘤破裂后因未及时诊治而死亡。多数动脉瘤破口会被凝血封闭而出血停止,病情逐渐稳定。随着动脉瘤破口周围血块溶解,动脉瘤可能再次破溃出血。二次出血多发生在第一次出血后2周内。部分病人出血可经视神经鞘侵入玻璃体引起视力障碍。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红细胞破坏产生5-羟色胺、儿茶酚胺等多种血管活性物质作用于脑血管,发生血管痉挛,发生率为21%一62%,多发生在出血后的3—15天。局部血管痉挛只发生在动脉瘤附近,病人症状不明显,只在脑血管造影上显示。广泛脑血管痉挛,会导致脑梗死发生,病人意识障碍、偏瘫,甚至死亡。

2、局灶症状 取决于动脉瘤的部位、毗邻解剖结构及动脉瘤大小。动眼神经麻痹常见于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和大脑后动脉的动脉瘤,表现为单侧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内收、上、下视不能,直、间接光反应消失。有时局灶症状出现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之前,被视为动脉瘤出血的前兆症状,如轻微偏头痛、眼眶痛,继之出现动眼神经麻痹,此时应警惕随之而来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大脑中动脉的动脉瘤出血如形成血肿;或其他部位动脉瘤出血后,脑血管痉挛脑梗死,病人可出现偏瘫,运动性或感觉性失语。巨大动脉瘤影响到视路,病人可有视力视野障碍。 动脉瘤出血后,病情轻重不一。为便于判断病情,选择造影和手术时机,评价疗效。

国际常采用Hunt五级分类法:

一级 无症状,或有轻微头痛和颈强直。

二级 头痛较重,颈强直,除动跟神经等脑神经麻痹外,无其他神经症状。

三级 轻度意识障碍,躁动不安和轻度脑症状。

四级 半昏述、偏瘫,早期去脑强直和植物神经障碍。

五级 深昏迷、去脑强直,濒危状态。

四、检查

1、确定有无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急性期,CT确诊SAH阳性率极高,安全迅速可靠。出血一周后,CT叮不易诊断。腰椎穿刺可能诱发动脉瘤破裂出血,故一般不再作为确诊SAH的首选。

2、因颅内动脉瘤多位于颅底部WiLLis动脉环,直径小于1.0cm的动脉瘤,CT不易查出。直径大于1.0cm,注射对比剂后,CT扫描可检出。 MRI优于CT,动脉瘤内可见流空。MRA可提示不同部位动脉瘤,常用于颅内动脉瘤筛选。三维CT(3D—CT)从不同角度了解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的关系,为手术夹闭动脉瘤决策提供更多的资料。

3、脑血管造影是确诊颅内动脉瘤必须的检查方法,对判明动脉瘤的准确位置、形态、内径、数目、血管痉挛和确定手术方案都十分重要。DSA更为清晰。经股动脉插管全脑血管造影,可避免遗漏多发动脉瘤。病情在三级以下,脑血管造影应及早进行,三级和三级以上病人可待病情稳定后,再行造影检查。及早造影明确诊断,尽快行动脉瘤栓塞治疗或手术夹闭动脉瘤,可以防止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首次造影阴性,可能因脑血管痉挛而动脉瘤未显影,高度怀疑动脉瘤者,应在3个月后重复造影。

五、治疗

颅内动脉瘤应手术治疗。采取保守治疗约70%病人会死于动脉瘤再出血。动脉瘤栓塞术、显微手术使动脉瘤的手术死亡率已降至2%以下。

1、手术时机选择 蛛网膜下腔出血一经发现,应尽早造影,尽早手术。

2、手术方法 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弹簧圈栓塞的介入治疗动脉瘤逐渐成为颅内动脉瘤的最理想方法。介入治疗创伤小、简便、安全、有效、康复快、痛苦少、并发症少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开颅夹闭动脉瘤是传统的治疗,它既不阻断载瘤动脉,又完全彻底消除动脉瘤,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优于栓塞术。孤立术是在动脉瘤的两端夹闭载瘤动脉,在未能证明脑的侧支供应良好情况时应慎用。动脉瘤壁加固术疗效不肯定应尽量少用。术后应复查脑血管造影,证实动脉瘤是否消失。

3、待手术期治疗 动脉瘤破裂后,病人雇绝对卧床休息,尽量减少不良的声、光刺激,最好将病人置ICU监护。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可监测脑血流变化,有利于观察病情进展。便秘者应给缓泻剂,维持正常血压,适当镇静治疗。使用钙离子拮抗剂等抗血管痉挛治疗。 为预防动脉瘤破口处凝血块溶解再次出血,采用较大剂量的抗纤维蛋白的溶解剂,如氨基己酸;以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的形成,但肾功能障碍者慎用,副作用有血栓形成可能。

本文指导医生:
黄理金

黄理金教授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擅长疾病:脑、脊髓血管性疾病的诊断、介入治疗和显微...[详细]

(责编:郑梦雪 )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展开剩余内容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相关文章推荐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