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乙肝治疗停药复发率超60%

家庭医生在线 2013/5/29 8:23:35 举报/反馈

乙肝是由于乙肝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乙肝的患病率居高不下,乙肝治疗受到越来越多社会的关注。乙肝治疗很重要,尤其对于乙肝特殊人群而言。乙肝特殊人群是指孕妇、儿童、肝硬化、肿瘤、肝移植这五大类人群,专家指出这五大特殊人群的治疗应对症下药。这五大人群患上乙肝具体应当如何去治疗呢?

育龄期妇女

怀孕是乙肝人群中一个非常现实的焦点问题,很多乙人家庭都紧盯着“育龄期乙肝女性能否怀孕”和“是否会发生母婴传播”这两个问题追着医生问。

专家认为“如果育龄期妇女想怀孕,需要根据育龄的乙肝患者的肝病的情况、个人的愿望、家庭计划来综合的考虑,医生给予你的可能也是一部分关于医学上的意见。”

育龄期女性乙人可以按照自身的病情和家庭计划,经过与医生协商后决定是否要怀孕和治疗。如果是一个轻度患者,可以先受孕,而不用进行抗病毒治疗。中度患者但没有发生肝硬化,可以考虑先治疗再受孕。如果一个重度乙肝患者一定要生育,或者在肝病的进展期发现自己怀孕了,而这个孩子又是一个珍贵儿,可以在孕前孕期分娩的过程当中进行抗病毒治疗。

如果进行抗病毒治疗,孕妇严禁“自说自话”自行选药,需要听从医生的安排。在医生的指导下,亲属签署同意书以后,孕妇才能使用对于妊娠期比较安全的 B类药物: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相对来说,拉米夫定在怀孕妇女中的应用经验要多一些。美国一个妊娠妇女用药登记处通过大量数据对比发现怀孕期间服用拉米夫定治疗的妈妈生出来的“拉米宝宝”的异常率和普通宝宝一样,而且截止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拉米宝宝的畸形报道,这说明拉米夫定相对是安全的。替比夫定因为上市的时间比较短,虽然属于B类药,但是它的临床经验还是比较少的。

目前,解决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最好策略就是注射乙肝疫苗,它的保护力能够达到95%左右,但是仍有一些体内病毒含量高的孕妇有可能把乙肝病毒传染给婴儿。如果孕妇在妊娠后期和生育过程中,体内HBVDNA水平高达6次方以上,可以使用拉米夫定或替比夫定降低乙肝病毒含量,从而提高母婴阻断的成功率。

儿童

大多数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儿童处于免疫耐受期,这个时候乙肝病毒和免疫系统暂时还能“和平共处”,所以并不需要特殊治疗的。即使治疗,效果也不会很理想。如果孩子出现了肝功能异常,确实需要抗病毒治疗的话,临床医生更倾向于使用口服核苷类药物。因为干扰素类的副作用相对比较大,一般不建议使用。

目前,国外已经批准了拉米夫定用于儿童乙肝治疗。但是由于我国没有拉米夫定的儿童使用剂型,如果孩子需要治疗,必须得在家长充分理解和配合的情况下,使用成人剂型进行治疗。

由于核苷类似物的治疗时间比较长,一般需要3-5年甚至更长,儿童进行抗病毒之前更要慎重。而且相对于成人患者,儿童主观配合治疗的态度比较差。刚开始时,孩子可能会迫于压力乖乖吃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可能会背着父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断断续续吃药甚至停药。而且要注意定期随访和监测,在这方面,家长一定要起到监督的作用,不能掉以轻心。

因此,儿童进行乙肝治疗需紧贴“三步走”原则:第一步,观察是否需要治疗;第二步,选择安全性高的药物;第三步,进行密切观察治疗。

肝硬化患者

当肝炎“升级”成肝硬化,肝硬化患者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要抗病毒,但抗病毒不能乱来,要“有理可遵,有法可循”。教育提倡因材施教,肝硬化抗病毒也需 “区别对待”。肝硬化一般分为代偿期和不代偿期,阶段不同,用药也不同。

对于代偿期的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首要关注的是安全性,核苷酸类似物都适用。其中,拉米夫定有10年的上市经验,被医生公认为所有抗病毒药物中安全性最好的药物,同时在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方面,4006研究证实,在拉米夫定3年持续治疗期间,减少了50%肝癌、肝硬化的发生。由于干扰素有可能导致肝功能失代偿等并发症,应该十分慎用。如非用不可,则需密切监测,一旦肝功能出现波动,就要考虑停药。

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患者,会出现腹水、黄疸等情况,通过抗病毒治疗,可以保护好残余的肝细胞,为患者下一步的治疗做好准备。由于这部分患者存在着肝脏功能衰竭的风险,所以禁止使用干扰素,只能选用核苷类似物。有鉴于这部分患者可能需要终身治疗,选药时还需考虑安全性、疗效和费用等情况。

肿瘤

这两年随着肿瘤的发病率上升,临床医生发现很多肿瘤病人同时也是乙型肝炎患者。在这些肿瘤病人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一旦乙型肝炎爆发,无疑是雪上加霜,病情有可能急转直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乙肝病毒听之任之、放手不管,只能面对两种无情的结局:一种是乙肝病毒复制活跃,肝功受损,造成乙肝更加严重;另一种是由于乙肝复发导致整个化疗或者其他相关治疗无法进行,造成肿瘤危及生命。

因此,“乙肝”和“肿瘤”一肩挑的患者,不能顾了“肿瘤治疗”失了“乙肝防治”,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目前,国内外多个肿瘤方面的指南指出,对于要进行化疗、放疗或其他相关治疗的患者,都应该进行乙肝五项和HBVDNA监测。根据检测结果,可进行预防性用药或者合并用药,确保能进行正常的肿瘤治疗。同时,这样也可以避免在这个治疗过程当中乙型肝炎的复燃。尤其是血液系统中的淋巴瘤这样的患者要注意,这是药物使用后乙肝患者高危人群。由于,肿瘤患者自身的特殊性,选用乙肝药物时,安全性需要特别关注。

肝移植

肝移植手术的日益成熟为很多肝病患者带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后的希望,但是在我国约有80%以上的需要肝移植的患者都是乙型肝炎患者。这类患者如果不能有效控制乙肝病情,即使移植了新的肝脏,到头来也只是 “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图做无用功。因为如果乙肝病毒从“旧肝脏”搬迁到“新肝脏”迅速适应环境后进行高速复制,那移植后的新肝脏很快就会受到侵害。

因此,对于中末期的患者,临床医生推荐肝移植前用核苷类药物进行预防性的治疗,使患者的HBVDNA水平下降甚至转阴。《中国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指出,在移植手术前1-3个月,应该开始服用拉米夫定。移植后,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拉米夫定或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能有效预防感染乙肝病毒。由于乙肝免疫球蛋白非常昂贵而且来源不充分,使用核苷类药物跟它联合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控制病毒又能减少乙肝免疫球蛋白的使用量。

此外,手术后需要长期进行肝炎抗病毒治疗,但理想疗程还待进一步确定。从多年的乙型肝炎患者肝移植的临床经验来看,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是可以明确的提高移植者的生存率。

因此,乙肝治疗对于以上五大人群应“分诊治疗”,安全为先,如果经医生诊断,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选择药物时要以副作用小、安全性高、临床应用时间长为标准。无论是男女老少,一旦确诊为乙肝患者,都要进行规范化的治疗。乙肝治疗要做好长期坚持的心理准备,长治才能久安,只有长期坚持乙肝治疗,才能避免乙肝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乙肝治疗如何“长治久安”?

治疗慢性乙肝就好似领军作战一般,必须一鼓作气,强效持久地将病毒抑制到不可检测范围之内,阻止病毒复制引起的肝损伤,遏制甚至逆转肝脏的组织学病变。

俗话说:不打无把握的仗,那么如何在这场战役中更有把握?

首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把握乙肝治疗时机很重要,而初始治疗药物的选择则是决定成败的首要因素。乙肝患者在初始治疗时应选用强效抗病毒药物,迅速抑制病毒,改善症状,在早期控制住乙肝病情。

其次,“攻防结合”是兵家常胜之术。所谓“攻”,即使用强效降病毒的药物,就好比一把锋利的矛,迅速将病毒复制减低到最低水平;所谓“防”,即使用高基因屏障带来极低耐药率的药物,握住一面坚实的盾,在走向治疗终点的过程中,为患者提供保护,以防备“耐药危机”所引发的病毒反弹而功亏一篑。攻防结合,才能保证打好这一场肝脏“保卫战”,持久控制病毒,平稳抵达治疗终点。

因此,基于强效抑制病毒和降低耐药风险的考虑,欧洲肝病学会最新乙肝指南及最新的美国消化学会乙肝治疗规范中都将博路定®(恩替卡韦)推荐为乙肝治疗核苷类一线用药。临床试验数据表明,核苷初治患者使用博路定®(恩替卡韦)治疗5年,94%的患者的病毒载量可降至不可测水平(<300拷贝/毫升);恩替卡韦治疗6年耐药率仅为1.2%。

乙肝治疗留条后路易踏上迷途

“留条后路”想法并不适用于慢性乙肝的治疗,这种做法很有可能导致乙肝患者走入迷途。

核苷类药物存在“交叉耐药”现象,即病毒发生某一位点的突变后,会对结构相似的几种药物同时发生耐药。如果初治选择不当,使用耐药发生率高的药物,好比帮了病毒的忙,一旦耐药,病毒对其他药物耐药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可能使后面的治疗陷入困境。

当耐药发生后,即使回过头来再换用极低耐药率的药物,也无法回到“坦途”,此时不仅药量要加倍,选择越来越少,再次耐药的风险也越来越大,犹如走上“迷途”。耐药的发生会导致病毒反弹、病情反复等不良后果,甚至最终导致肝硬化、肝癌,危害患者生命。同时,耐药治疗的成本也大大增加,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因此,建议患者尽可能采用“一鼓作气”的方式,切莫随意停药换药,长期稳定控制病情,才能遏制乙肝对身体的损伤。

乙肝抗病毒治疗不规范停药复发率超60%

经治复发已成为乙肝治疗关注的重点问题。有关专家日前提醒说,不规范停药复发率超60%。

北京佑安医院重症肝病科主任孟庆华26日在“慢乙肝经治复发患者治疗策略专家媒体见面会”上指出,年龄大、抗病毒巩固治疗时间短和e抗原阴性是乙肝复发的三大预测因素。其中巩固治疗时间越久,患者复发率越低。一项关于经治患者用药时间与复发率的调研显示:巩固治疗时间少于1年,患者的复发率可达61.9%,而巩固治疗时间超过1年者,患者的复发率仅为8.7%。

关于规范停药,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成军介绍说,大三阳患者,口服抗病毒药治疗后转为小三阳、乙肝病毒基因检测(HBVDNA)转阴、转氨酶正常,在此基础上应再巩固治疗一年;而小三阳患者在治疗实现乙肝病毒基因检测转阴、转氨酶正常后应至少巩固治疗一年半,这样的情况下停药才是规范停药。也就是口服抗病毒治疗至少是2年至2年半。

但不容乐观的是,目前我国在慢乙肝口服抗病毒治疗领域,患者对规范治疗的依从性亟待提高,2009年一项针对患者依从性的万人调研结果发现:63%的慢乙肝患者在口服抗病毒药物过程中都曾经有过自行停药的行为。为此,专家提醒,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时一定要规范治疗,不要擅自换药或停药。

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指出,慢乙肝经治复发患者与慢乙肝初治患者的情况完全不同,其中很多患者都曾用过至少一种口服抗病毒药物,经治复发患者病毒复杂度高,再治疗时耐药风险也会增加。但他同时表示,乙肝患者复发后仍然要坚定治疗信心,对抗乙肝病毒需要长期努力。

综上所述,乙肝治疗是一项长期坚持的过程,随意的停药换药不仅不利于乙肝的预后,甚至会造成乙肝治疗陷入各种困境,导致乙肝病情的恶化。所以,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在医生指导下坚持乙肝治疗,才能有效控制乙肝。

(责编:刘彩婷 )

展开剩余内容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相关文章推荐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