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儿童易患沙眼。虽然现在此时是夏季,但是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仍然会容易患上沙眼。那么,要如何预防沙眼呢?
沙眼的症状
沙眼潜伏期约为5~12日,通常双眼发病,多发生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多为急性发病,病人有异物感、畏光、流泪,很多粘液或粘液性分泌物。数周后急性症状消退,进入慢性期,此时可无任何不适或仅觉眼易疲劳。如于此时治愈或自愈,可不留瘢痕。但在慢性病程中,在沙眼流行地区,常有重复感染,病情加重。角膜上有活动性血管翳时,刺激症状变为显着,视力减退。
沙眼的预防
1、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保持面部清洁,不用手揉眼。
2、手巾、手帕要勤洗、晒干,一人一巾专用,不能随便使用他人手帕手巾。
3、用流水洗脸,如用脸盆,使用前后要做好消毒。
4、家庭作好灭蝇、灭蚊,清除滋生地。
5、注意水源清洁,以阻断沙眼传播的途径。减少感染的传播,防止沙眼的感染流行。
6、保持睡眠区的通风隔离。
沙眼的治疗
1、局部滴用眼药水:常用15%~30%磺胺醋酰钠眼药水(又称斑马牌眼药水)、0。1%利福平眼药水、0。1%肽丁胺眼药水(又称增光眼药水)等滴眼,每次1~3滴,每日3~4次,晚上可涂用金霉素眼药膏。
2、局部涂擦或滤泡挤压法:如果是滤泡较多的沙眼,可以让医生用海螵蛸或滤泡压榨镊破坏滤泡。每周1次,经过2~3次治疗后即能见效,但不能根治,患儿仍要配合进行药物治疗。
3、其他疗法:轻症沙眼一般局部用药即可,而重症活动性沙眼或并发角膜溃疡的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磺胺药或抗生素治疗,如复方新诺明、强力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等,也可以配合口服维生素AD丸,以促进角膜上皮的修复,减轻眼部不适。
沙眼的并发症
1、睑内翻及倒睫:在沙眼的后期,病变可侵及睑板,因瘢痕组织收缩而变短,加之睑结膜,特别是睑板上沟部位因瘢痕而收缩,遂使睑板向内弯曲如舟状,形成典型的睑内翻倒睫。倒睫亦可单独发生,乃由于毛囊附近受病变侵犯后产生的瘢痕所致。倒睫的长期刺激,可使角膜浅层呈现弥漫性点状浸润,继而上皮剥脱,形成溃疡,称沙眼性角膜炎或沙眼性角膜溃疡,此时病人异物感、怕光、流泪、疼痛、及视力模糊等症状。应及时作内翻矫正及电解倒睫术,以免造成严重的损伤。
2、沙眼性角膜溃疡:在血管翳的末端有灰白色点状浸润,一旦破溃,即形成浅层溃疡,这些溃疡可以互相融合,形成小沟状溃疡。这种由沙眼血管翳所引起的溃疡,与倒睫所引起者,均称为沙眼性角膜溃疡。前者以用药物治疗为主,后者应做手术矫正睑内翻倒睫。
3、上睑下垂:由于上睑结膜及睑板组织增生肥厚,使上睑重量增加;同时病变侵及苗勒氏肌和提上睑肌,使提睑功能减弱,因而发生上睑下垂,治疗仍以沙眼为主。
4、沙眼性眼干燥症:由于结膜表面瘢痕化,将结膜的付泪腺及杯状细胞完全破坏,泪腺排泄管在上穹窿部的开口也被封闭,粘液和泪液完全消失,结膜及角膜变干燥,严重时结膜角膜呈弥漫性实质性混浊,上皮角化、肥厚,形似皮肤、视力极度降低,此时应点鱼肝油或人工泪液(含有甲基纤维素methylcellutose)以减轻结膜、角膜干燥。或行泪小点封闭术,以减少泪液的流出。
5、泪道阻塞及慢性泪囊炎,沙眼衣原体侵犯粘膜,可引起泪小管阻塞,或鼻泪管阻塞,进而形成慢性泪囊炎。
推荐阅读
一些人误认为沙眼是沙粒吹入眼中引起的。其实沙眼(trachoma)是由沙眼衣原体(chlamydia)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故名沙眼,沙眼的英文词trachoma来源于希腊文trachys,也表示粗糙不平的意思。
众所周知,沙眼 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是致盲眼病之一。那么沙眼会引起什么严重的后果呢?
沙眼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眼部结膜角膜慢性疾病,是由微生物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故名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