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乳房湿疹小心或为乳腺癌

家庭医生在线 2013/5/27 9:05:59 举报/反馈

很多妇女在发现自己患了乳房湿疹之后,都很慌张,不知如何是好。那是因为你对乳房湿疹还不是很了解。下面,就让专家们为大家介绍下乳房湿疹的症状特点有哪些,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多地了解乳房湿疹。

乳房湿疹的症状

乳房湿疹多见于年青妇女,特别是哺乳期妇女,这可能与婴儿吮吸奶头等物理刺激有关。病变多为双侧性,亦可为单侧性。发生于乳头及乳晕处,特别是乳房下部,有时累及乳头周围皮肤,常常反复发作而转成慢性。

乳房湿疹是皮肤的一种非特异性过敏性炎症,原因复杂,与机体的过敏素质的密切关系。但以哺乳期的妇女最常见,这可能与婴儿吮吸乳头、乳汁等刺激有关。

乳房湿疹患者多为过敏体质,常有过敏性疾病病史。授乳、婴儿的吮吸、局部的过分潮湿、过多使用肥皂等局部刺激,常可诱发乳头及附近皮肤的过敏性反应,而出现乳房湿疹。经久不愈的乳头及乳晕区的湿疹并不少见,故应与湿疹样乳腺癌相鉴别。急性乳房湿疹患者皮表常出现多数密集粟粒大的小丘疹、癌疹或小水泡,基底潮红,瘦痒,抓搔后瘤疹易破损而出现点状渗出及糜烂面,有较多浆液渗出,可伴有结痴、擦烂、脱屑等。

乳房湿疹需与乳头湿疹样癌相鉴别

乳头湿疹的临床特点:多为双侧乳房病变,病变部位位于乳头、乳晕,特别是乳房下部。急性期皮肤表现为密集的栗粒大的小丘疹、疱疹或小水疱,基底潮红,有点状渗出及糜烂面,有浆液渗出。乳头湿疹的皮损易转为亚急性或慢性而长久不愈,或愈后复发。处于亚急性和慢性期的乳头湿疹,病损区皮肤浸润、粗糙、肥厚、乳头皲裂,但病变较软,不形成溃疡,乳头也不受侵犯。

乳头湿疹样癌的临床特点:该病在临床上以乳头和乳晕的湿疹样表现为特点。多为单侧发病,且以中老年女性较为多见。乳头湿疹样癌可在乳头、乳晕及其周围呈现出湿疹样外观,可见边界清楚的红色斑疹,多有浸润结痂。病损处皮肤增厚,稍隆起、硬,与正常皮肤边缘分界清楚,按湿疹敷药治疗虽能短暂好转,但不久即复发,且迁延不愈,病损扩展。乳头变平、凹陷,甚至完全蚀掉,可伴有乳房肿块及(或)乳头溢液。

乳头湿疹患者久治不愈应警惕乳腺癌

乳头处反复出现糜烂、结痂,脱痂渗出淡黄色液体的现象,如果按照湿疹治疗并无好转的患者,应当警惕湿疹样乳腺癌的发生。

以乳头湿疹样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乳腺癌,称为湿疹样癌,又叫做派杰氏病,是乳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很多患者误以为是湿疹而在皮肤科就医,但是如果按照湿疹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却不会见效。

湿疹样乳腺癌的临床表现以乳头糜烂、湿疹、结痂,痂皮脱落后有淡黄色液体渗出等为主。病情发展较慢,但反复不愈,而且在疾病早期很难摸到乳腺癌的标志物乳房肿块而容易与湿疹混淆。此外,湿疹样乳腺癌患者行钼靶检查也很难有阳性发现,超声检查则可能或查不到明确肿块。因此其临床诊断主要依据为上述典型的临床表现,可由有经验的医生进行乳头复合体切取活检方可明确诊断。

湿疹样乳腺癌的诊断一旦明确,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因为湿疹样癌是一种发生于乳头下大导管的乳腺癌,是一种分化良好,进展较慢的癌症,如果能早期诊断治疗,则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容易达到根治效果。

温馨提示:专家提醒,乳房湿疹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这才是维护女性健康之根本。

(责编:成艳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如何预防湿疹才有效?怎么预防好?

在大家的生活中,诱发皮炎湿疹的因素还是很多,而且皮炎湿疹病情的反复发作,成为不少患者的困扰。在临床中,许多湿疹的患者都问:“湿疹传染吗?”。严格的讲是不传染的,因为湿疹本身是一种过敏性疾病,通俗的讲,也就是由于自身免疫机能的下降或体外某些因素的影响,使皮肤发生过敏性炎症,就成为湿疹。

Q:如何预防肛门湿疹?

肛门湿疹的预防与普通湿疹的预防基本一致。肛门湿疹为局限性湿疹的一种,特指是在肛门附近出现的湿疹。一般人如果皮肤的屏障能力正常,患上湿疹这类型的疾病的几率较低。若患上湿疹说明皮肤的屏障能力减弱,干燥等原因亦会引起湿疹。因此减少刺激、增强皮肤的抵抗力是预防湿疹的关键,已经有湿疹病史的患者,愈后尽量避免一些诱发病因的刺激因素,如辛辣的食物,还有一些局部的外界的刺激,如太烫的水、不适当的洗刷、或者是刺激性过强的药物这些都有避免

Q:如何预防手部湿疹?

一般人如果皮肤的屏障能正常,患上湿疹这类型的疾病的几率较低。若患上湿疹说明皮肤的屏障能减弱,干燥等原因亦会引起湿疹。按部位不同湿疹分为不同类型,在手部出现的湿疹称之为手部湿疹。金属、化纤、一些化学洗涤剂,都有可能导致湿疹,手部湿疹很可能是慢性接触性的皮炎,长期接触一些化学洗涤剂,很可能导致手部湿疹。因此,减少刺激、增强皮肤的抵抗是预防手部湿疹的关键,已经有湿疹病史的人,愈后尽量避免一些诱发病因的刺激因素,如辛辣的食物,还有一些局部的外界的刺激,如太烫的水、不适当的洗刷。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