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很多,母婴传播是乙肝传播的一种主要途径。乙肝病毒携带者约1/3来源于乙肝母婴传播,母婴传播乙肝病毒的途径主要有3种,哪3种呢?
我国90%乙肝病毒携带者来源于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传染的主要途径。据数据调查显示,我国90%以上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从妈妈那里传染来的。他们中有25%~30%的人会成为慢性乙肝患者。
母婴传播乙肝病毒的3种途径
宫内传播:HBV宫内感染率为9.1%~36.7%。宫内传播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由于胎盘屏障受损或通透性增强引起母血渗漏造成。
产时传播:是HBV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占40%~60%。胎儿通过产道时吞咽含HBsAg的母血、羊水、阴道分泌物,或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使胎盘绒毛破裂,母血漏入胎儿血循环。
产后水平传播:与接触母乳及母亲唾液有关。据报道,当母血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时母乳HBV-DNA出现率为100%,单纯HBsAg阳性时,母乳HBV-DNA出现率为46%左右。
如何降低母婴传播?
我国为降低乙肝病毒的传播,启动了相关阻断传播的政策,并给予经费支持。为“乙肝宝宝”免费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就是其中一项有效阻断母婴传播的政策。这一政策惠及对象广泛,乙肝病毒携带者(HBsAg阳性)的孕产妇分娩的婴儿,在接种乙肝疫苗的基础上,均可免费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孕妇如何接种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密切接触史的孕妇,先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并筛查HBsAg、抗-HBs抗体和抗-HBc抗体。3项均阴性的孕妇可肌注乙型肝炎疫苗。
乙肝孕妇在孕7、8、9月各肌注一次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
HBsAg和HBeAg阳性孕妇分娩时,应严格施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产伤及新生儿损伤、羊水吸人等,以减少垂直传播。
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
主动免疫: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肌内注射乙型肝炎疫苗30ug,生后、1个月、6个月再分别注射10ug。新生儿对疫苗的免疫应答良好,体内产生抗HBs抗体,可有效保护肝脏不受HBV的感染,免疫成功率达75%。
被动免疫:新生儿出生后立即肌内注射HBIG 0.5ml,生后1个月、3个月再各肌内注射0.16ml/kg。特别对乙型肝炎母亲所分娩的婴儿,可减少或阻止HBV进入肝脏,生后6个月查血清中HBsAg阴性为免疫成功,免疫成功率达71%。
联合免疫:乙型肝炎疫苗按上述方法进行,HBIG改为出生后24小时内肌注0.5ml一次。在主动免疫建立之前,先获得被动免疫。使有效保护率达94%。
更多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文章推荐:
>>>进入乙肝病毒携带者会传染吗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