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在CT刚发明时,确实引起了一阵轰动,认为CT会把所有的病都诊断出来。经过一段实践以后,人们观察到CT是能解决过去无法诊断的问题,但还不能包罗万象,替代各种检查方法。
一位在临床上有典型偏瘫的病人,用新购进的CT机检查,结果却未发现问题,临床医生认为一是CT机出了毛病,二是医生水平太低,否则为什么会查不出毛病呢?CT科的医生又觉得很委屈,因为不但我看不出毛病,就是请来的CT专家也没有发现病变,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这种情况并不罕见,多发生在脑梗塞的病人中,尤其是发生于大脑血管的穿动脉支闭塞,病灶较小。一种原因由于发病时间短,还没有形成能在CT影像上显示的密度差异。另一种情况则是发生梗塞后2—3周时,病灶周围的水肿消退了,组织的修复作用,使局部有很多吞噬细胞的浸润。这样使本应发生低密度的病变区其密度在相对增高,在CT片上却显示出等密度的改变,因此CT上可表现为正常,医学上常把这样现象称之为“模糊效应”。
出现第一种情况时,24小时以后复查CT多可发现病灶;但出现“模糊效应”的第2种情况再次复查也不会显示出病灶来,在临床上按脑梗塞治疗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因为凡是有“模糊效应”的说明了病人反应能力强,机体修复快,再加上多数病灶又较小,因此预后相对较好。有不少这样情况的人,经过医生的适当治疗以后,几乎达到了痊愈的程度。
展开剩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