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医药行业存在的问题

家庭医生在线 05月07日

  国外的人们,常常称医疗保健行业是一个“永远的朝阳行业”,如果国外一个家庭里有一名子女成为了医师,他的父母朋友都会为他而高兴,然而回到国内看看呢?网上到处充斥着因医患关系恶化而造成严重后果的案例,还有高昂的药物等等,中国的医药行业是怎么了?下面让专家为我们解说,国内医药行业存在的问题。

  医药企业多

  1.医药企业多、小、散、乱的问题突出,缺乏大型龙头企业。

  全国医药工业企业3613家,其中大型企业423家,只占总数的11.7%。多数企业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自身的品牌和特色品种。大多数企业不仅规模小、生产条件差、工艺落后、装备陈旧、管理水平低,而且布局分散,企业的生产集中度远远低于先进国家的水平。2000年,我国医药工业销售额最大的60家企业的生产集中度是35.7%,而世界前20家制药企业的销售额占全世界药品市场份额的60%左右。

  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

  2.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

  新药创新基础薄弱,医药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迅速产业化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医药科技投入不足,缺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产品更新慢,重复严重。化学原料药中97%的品种是"仿制"产品。老产品多、新产品少;低档次与低附加值产品多、高技术含量与高附加值产品少;重复生产品种多、独家品牌少。有些产品如庆大霉素、扑热息痛、维生素B1、甲硝唑等制剂有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企业生产。即便是新产品,重复生产现象也很严重,如二类新药左旋氧氟沙星制剂就有34个企业生产、克拉霉素制剂有35个企业生产。

  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较慢。多数老产品技术经济指标不高,工艺落后,成本高,缺乏国际竞争能力。

  医药流通体系尚不健全

  3.医药流通体系尚不健全。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三级批发格局基本打破以后,新的有效的医药流通体系尚未完全形成,非法药品集贸市场屡禁不止。加上生产领域多年来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致使多数品种严重供大于求,流通秩序混乱,治理任务艰巨。

  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性能较差

  4.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性能较差。

  我国自己能生产的医疗器械产品大多数是附加值较低的常规中低档产品,而临床上所需的高、精、尖医疗器械与新型实用医疗设备多数需进口。常规医疗器械产品的更新换代慢、科技含量低,产品质量不能满足医疗卫生高质量的要求,产品返修率与停机率高于国外同类产品,产品的可靠性不稳定。

  制剂品种与原料药品种不相匹配

  5.制剂品种与原料药品种不相匹配。

  我国已是国际上原料药生产大国,但对药物制剂技术开发研究不够,制剂水平低,大多数制剂产品质量不高,难以进入国际市场;我国平均一种原料药只能做成三种制剂,而国外一种原料药能做成十几种甚至几十种制剂;制剂技术落后,制剂产品质量稳定性不高。

  医药产品进出口结构不合理

  6.医药产品进出口结构不合理。

  我国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出口附加值较低、污染较重的化学原料药及常规手术器械、卫生材料、中药材,而进口价格昂贵的制剂及大型、高档医疗设备的进出口模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较低。

  国际市场开发力度不够,信息渠道不畅,对国际市场信息反应迟缓。特别是缺乏联合开拓国际市场的意识与机制。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对国内医药行业存在的问题介绍,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了,对于医药行业的这些问题,还是希望有关的部门能及时出面进行修正处理。

(责编:家庭医生在线 )

相关资讯 更多
相关问题
反馈 收藏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