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简称溃结,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直肠、结肠黏膜非特异性炎症、溃疡形成为主的病变。临床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
一、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
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粘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可有关节、皮肤、眼、口及肝胆等肠外表现。
二、 结肠镜检查 病变多从直肠开始,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表现为:
(1)粘膜血管纹理模糊、紊乱、充血、水肿、易脆、出血及脓性分泌物附着;亦常见粘膜粗糙,呈细颗粒状。
(2)病变明显处可见弥漫性多发糜烂或溃疡。
(3)慢性病变者可见结肠袋囊变浅、变钝或消失,假息肉及桥形粘膜等。
三、钡剂灌肠检查主要改变
(1)粘膜粗乱及(或)颗粒样改变;
(2)肠管边缘呈锯齿状或毛刺样,肠壁有多发性小充盈缺损;
(3)肠管短缩,袋囊消失呈铅管样。
四、粘膜病理学检查 有活动期与缓解期的不同表现。
溃疡性结肠炎的活动期
(1)固有膜内弥漫性、慢性炎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2)隐窝急性炎细胞浸润,尤其上皮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隐窝炎,甚至形成隐窝脓肿,可有脓肿溃入固有膜;
(3)隐窝上皮增生,杯状细胞减少;
(4)可见粘膜表层糜烂,溃疡形成,肉芽组织增生。
溃疡性结肠炎的缓解期
(1)中性粒细胞消失,慢性炎细胞减少;
(2)隐窝大小形态不规则,排列紊乱;
(3)腺上皮与粘膜肌层间隙增大;
(4)潘氏细胞化生。
五、溃疡性结肠炎的手术
1、结肠直肠切除加回肠造口 全结肠直肠切除、永久性回肠造口术是治疗的标准术式之一。该术式多用于全结肠型或长期服用激素、肛门失禁病人,身体状况较差的老年人及并有直肠癌的病人。其优点:既能治愈,又能降低有10年以上病史者发生结肠癌的危险;能缓解该病的肠外症状(如皮损、关节炎);手术费时少,可以一期完成,尤其是对年龄较大、体质差的病人不失为良好术式。其缺点为:术后永久性回肠造口不易管理,病人常难以接受,且有30%的病人还会出现出血、炎症、造口旁疝等并发症。5%左右的男性病人可能出现性功能障碍。徐州市中医院普外科吴建华
2、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贮袋造口 1972年设计了可控制式造口,即用一段小肠制成贮袋,再用一段肠管制成一个单向生物瓣,使之能暂时贮存并控制大便。该术式国内应用较少。术后大部分病人能完全控制气体及粪便,无造口周围皮肤刺激或不良气味,但因腹部仍有造口,并需每日多次插管引导排便排气,病人仍多感不便。
3、结肠全切或次全切除直肠保留(回直肠吻合或升结肠直肠吻合) 全结肠切除回直肠吻合术对于少数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直肠无病变者可考虑,手术操作简单,可以避免术后骶前出血、感染及贮便功能、排尿和男性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但有术后复发的危险,故术后需内镜监测。因术前长期腹泻,肛门括约肌功能不良,术后回肠排出物量较大时会引起肛周皮肤严重糜烂,病人极为痛苦。会阴部无法使用造口袋,会严重影响病人休息,生活质量很差"近年由于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恢复性手术的发展,回直肠吻合术为多数外科医生摒弃。严重直肠炎、合并肛周疾病、肛门失禁及直肠病变不典型增生者为该手术的禁忌症。
4、结肠全切回肠肛管吻合术 由于保留了肛门括约肌功能,病人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因此受到普遍欢迎。该手术禁忌证是:肛门失禁、直肠肿瘤。老年人由于肛门括约肌比较松弛,也不适宜进行此种手术。报道,该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短期和远期并发症少,病人手术2年后平均每日大便3—6次。
5、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 该术式目前被认为是择期手术的标准方式。随着双吻合器、三吻合器的广泛应用,手术也变得更快捷,出血减少,贮粪功能提高,减少了感染和夜间大便失禁的发生率,适用于低位直肠无癌变、体质尚好,且肛门括约肌功能良好者。其优点是:既彻底切除了病变部分又保留了肛门排便功能,其贮袋可减少排便次数,生活质量较好。缺点是:术后盆腔感染或吻合口漏是该手术最严重和难治的并发症"吻合口狭窄。主要原因是回肠远端缺血或吻合口有张力,以及局部感染或吻合口瘘,其发生率在4%~16%。合并有肛周病变甚至感染或肛门失禁时贮袋失败率较高,应尽量避免"贮袋相关并发症:贮袋炎最常见,发生率在31%左右,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贮袋瘘的发生率为2.8%~9.7%,常表现为贮袋肛周皮肤瘘或贮袋阴道瘘。
六、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一、溃疡性结肠炎的活动期处理
1、轻度溃疡性结肠炎的处理:可选用SASP制剂,0.75-1.0g/次,3次/d口服;或用相当剂量的5-ASA制剂。病变分布于远段结肠者可酌用SASP栓剂0.5-1g/次,2次/d;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盐灌肠液100-200mg/次,每晚1次保留灌肠,或用相当剂量的5-ASA制剂灌肠。
2、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处理:可用上述制剂量水杨酸类制剂治疗,反应不佳者,适当加量或改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常用泼尼松30-40mg/d,分次口服。徐州市中医院普外科吴建华
3、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处理:一般病变范围较广,病情发展变化较快,作出诊断后应及时处理,给药剂量要足,治疗方法如下:
(1)如患者尚未用过口服类固醇激素,至少可口服泼尼松40-60mg/d,观察7-10天,亦可直接静脉给药。已使用者应静脉滴注氢化考的松300mg/d或甲基泼尼松48mg/d,未用过类固醇激素者亦可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120mg/d,静脉滴注。
(2)肠外应用广谱抗生素控制肠道继发感染,如氨苄青霉素、硝基咪唑及喹诺酮类制剂。
(3)嘱患者卧床休息,适当输液、补充电解质,以防水盐平衡紊乱。
(4)便血量大,Hb 90g/L以下和持续出血不止者应考虑输血。
(5)营养不良,病情较重者可用要素饮食,病情严重者应予肠外营养。
(6)静脉类固醇激素使用7-10天后无效者可考虑环孢霉素静滴注每天2-4mg/kg体重。由于药物免疫抑制作用、肾脏毒性及其他不良反应,应严格监测血药浓度。
(7)如上述药物治疗疗效不佳,应及时内、外科会诊,确定结肠切除手术的时机与方式。
(8)慎用解痉剂及止泻剂,以避免诱发中毒性巨结肠。
(9)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变化,及早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二、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的处理
症状缓解后,应继续维持治疗至少1年或长期维持。一般认为类固醇激素无维持治疗效果,在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应尽可能过渡。
温馨提示:慢性肠炎者不可使腹部受寒,晚上睡觉时,要注意腹部保暖;要祛除焦躁的情绪,尽量保持心平气和,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