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人体的第一大器官,是物质代谢、能量转换及供应的“枢纽”,是机体内多种重要信息调控分子的“集散地”,是机体内再生能力最强的器官,在人类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肝脏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肝脏疾病如何发现?
肝脏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肝脏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有:B超、CT、MRI、血管造影及核素扫描等。
(1)B超扫描:费用低廉,操作简便,不需要特殊的准备,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在发现肝内病变、鉴别良、恶性及随诊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及普查。B超扫描是肝脏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但B超诊断的准确性与操作人员的个人水平关系密切;同时肥胖、肠气、肺气及手术后填塞的大网膜等均可影响观察;另外,图像的可重复性差,影响对病变的随诊。因此,当B超扫描诊断不十分明确时,应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
(2)CT扫描:可发现肝内较小病灶,对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准确性高,具有高灵敏度、无创伤性等特点,是肝脏疾病较为可靠和有效的检查手段。普通CT扫描仅能发现病变,必须行增强扫描及多时项增强扫描才能鉴别病变的性质,并明确病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CT可在术前了解肿瘤的大小、数目、分布及部位,肿瘤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并可评估手术的可切除性,螺旋CT特别是多层螺旋CT的多期扫描技术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其后处理成像明显提高了肿瘤分期的准确性。碘油CT扫描具有肿瘤子病灶检出率高的特点。
(3)MRI优点是软组织对比度高,不需要任何造影剂便可获得较好的解剖关系。一般常采用自旋回波(SE)序列,T1加权像能清晰地显示肝脏解剖关系,显示病灶的敏感性高,但特异性差;T2加权像虽然空间分辨率差,解剖关系显示不良,但对比度好,密度分辨率高,可为定性诊断提供可靠的信息。为了增强对比,检出肝内较小的肿瘤,更好地鉴别诊断,可采用顺磁性对比剂增强动态扫描。
(4)选择性肝动脉血管造影:可较好地显示由肝动脉供血的肝细胞性肝癌。肝血管瘤亦有特征性表现。但血管造影为创伤性检查,其他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又有迅速地发展,特别是多层螺旋CT的血管成像质量与肝动脉血管造影非常接近,因此,诊断性血管造影已不作为肝脏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仅作为治疗手段或在行CT血管造影时置管。
(5)放射性核素扫描 可提供肝脏区域性的功能和解剖关系,具有敏感性高、分辨率低及特异性差的特点。3cm以下的病变常常漏诊。使用7照像机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SPECT),配合不同的显像剂,根据肝脏摄取及潴留时间的差异,可提示局部肝功能的变化,为肝脏病变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不同肝脏疾病的影像检查方案不同
1、脂肪肝:通过CT平扫,脂肪肝表现为肝脏密度一致性/不均匀性减低,CT值低于40HU。但是,几乎所有肝病变的密度都比正常肝脏低,如果只作CT平扫会漏诊多数肝脏疾病。所以,脂肪肝患者的正确检查方案是:首诊或要了解脂肪肝程度时选择CT;如果已经明确有脂肪肝,而是要在脂肪肝中找占位性病变,则最好选MRI。
2、肝硬化:我国是肝炎、肝硬化大国,患者都希望能查出早期肝硬化。MRI对肝硬化结石的显示能力明显优于其它成像技术。
3、碘油介入:碘油栓塞介入治疗是目前应用最多的肝癌介入技术,观察碘油分布情况可推测介入效果,显示碘油首选CT,如果已经明确介入部位,为了解坏死情况,则宜选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