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精囊炎的治疗方法

家庭医生在线 2013/3/22 13:38:24 举报/反馈

  精囊炎是一种常见的男科疾病,在男科的常发病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据统计有百分之九十的精囊炎患者都会导致不育,对于男性的危害很大。

  精囊并不是贮存精液的器官,而是男性生殖器的附属腺体。为一对长椭圆形的囊状器官。位于膀胱底的后方,输精管壶腹的外侧。形状为上宽下窄,前后稍扁,表面凹凸不平,上端游离,较膨大为精囊底,下端细直,为其排泄管。因为精囊的结构特点,发生炎症后,引流不畅,细菌侵入后易祸根常留,很难彻底治愈。为了防止精囊炎迁延不愈,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精囊炎,都应彻底治疗。精囊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是谁“引发”男性患上精囊炎

  精囊并不是贮存精液的器官,而是男性生殖器的附属腺体。为一对长椭圆形的囊状器官。位于膀胱底的后方,输精管壶腹的外侧。形状为上宽下窄,前后稍扁,表面凹凸不平,上端游离,较膨大为精囊底,下端细直,为其排泄管。因为精囊的结构特点,发生炎症后,引流不畅,细菌侵入后易祸根常留,很难彻底治愈。为了防止精囊炎迁延不愈,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精囊炎,都应彻底治疗。

  你知道精囊炎的致病菌是什么吗?众所周知,精囊炎是青壮年时期男性比较多见的疾病。常由大肠杆菌、克雷白氏产气杆菌、变形杆菌及假单胞菌等引起。当精囊邻近器官:如前列腺、后尿道、结肠等有感染或任何情况下导致前列腺、精囊充血时,为非作歹的细菌就会乘机捣乱,侵及精囊,诱发精囊炎。

  精囊炎和前列腺炎一样,精囊炎亦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因此临床上一定要做好鉴别工作。

  精囊炎有什么症状

  如果精囊炎患者能及时的发现症状,及时治疗,危害就能更少的发生,下面再讲就来介绍下精囊炎的症状有哪些:

  1、血精。精液里带血,精液是粉色或红色带血快的。

  2、尿痛、尿频、尿急。急性精囊炎症状尿急、尿痛更明显,会出现排尿困难,慢性精囊炎患者是尿频、尿急并排尿不适有灼热感。

  3、下腹疼痛、并伴有会阴不适,慢性时症状会比较严重。

  4、有些患者会有发热发寒,血尿伴有疼痛,性欲低下、遗精、早泄等症状。

  临床上常把精囊炎分为两大类,一是急性精囊炎,而是慢性精囊炎。

  1、急性精囊炎:全身症状为周身疼痛,畏寒发热,甚至寒战、高热、 恶心、呕吐等,泌尿系症状主要为尿道热灼感、尿频、尿急、尿疼及终末血尿与尿流滴沥等前列腺炎症状,伴会阴部及直肠内剧痛,大便时疼痛加重,严重者可影响性功能,性交时可引起剧痛。进行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及分类都升高。

  2、慢性精囊炎:多为急性精囊炎病变较重或未彻底治疗演变所致。 还有部分病人系因经常性兴奋或手淫过频,引起精囊前列腺充血,继发感染,导致慢性精囊炎。慢性精囊炎的症状和慢性前列腺炎不易区别,经常同时存在。精液中含有血液(血精)为慢性精囊炎的特征,且不易自止,每于射精时出现,延续数月。

  精囊炎的治疗方法

  (1)选用恰当的抗生素。急性精囊炎应治疗到症状完全消失后,再继续用药1~2周;慢性精囊炎则需继续用药4周以上,以巩固疗效。据我们的经验,头孢二代的西力欣及喹诺酮类的奥复兴静脉应用效果不错。

  (2)局部治疗。黄连素离子透入,大便后用1‰黄连素20毫升灌肠,用此药浸湿纱布垫置于会阴部,并连接在直流电理疗器的阳极上,阴极敷于耻骨上,每次20分钟,每日一次,每10次一个疗程。温水坐浴(水温42℃)及会阴部热敷,以改善局部血运,助炎症消退。避免坐时间过长,以防盆腔充血。

  (3)卧床休息。给予通便药物保持大便通畅。

  (4)避免过多房事。以减少性器官充血程度。慢性精囊炎的病人可定期(每周1~2次)作精囊前列腺按摩。一为增进前列腺及精囊血运,二为促进炎性物质排出。

  (5)生活规律化。劳逸结合,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6)作好病人的思想工作。消除病人的顾虑,尤其是血精病人的顾虑,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

  (7)对于血精治疗。尚可用乙烯雌酚1毫克加强地松5毫克口服,每日3次,连服2~3周,多能使血精停止。

  此外精囊炎患者还要做好的日常护理:

  一、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精囊炎的治疗方法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避免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及时治疗龋齿、预防腹泻,积极治疗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提高机体抗病力。

  二、饮食清淡,注意卫生

  饮食清淡,注意饮食卫生,不饮酒(包括啤酒),不食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引起前列腺充血;戒除手淫,控制性生活,每周不超过一次,禁忌性交中断。

  三、多多活动,不可久坐

  不宜长时间骑马、骑车和久坐,办公室工作人员每隔1~2小时应站起来活动一会儿。

(责编:黄俏红 )

展开剩余内容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相关文章推荐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