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只能通过分子量较小的物质。正常人每天尿中蛋白质一般为40-80毫克,这一含量用蛋白质定性试验的方法一般不能检出。患某些疾病时,蛋白质漏出增加,就可被检出尿蛋白阳性。所以尿蛋白定性报告的结果是粗略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验可以精确地测出小便中排出的蛋白量。
目前,全球有5亿人肾脏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每年有数百万人因慢性肾脏病引发心脑血管病死亡。在我国成年人中肾脏病的患病率达到10.8%,我国现有成年慢性肾脏病患者已达1.2亿。发病率高、病程缠绵易反复、医疗费用高等,都是慢性肾病带来的巨大挑战。
北京武警总队第二医院肾内科专家表示:慢性肾脏病已成为继心脏病、糖尿病、肿瘤后又一严重威胁市民身体健康的全球性疾病。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肾病鉴定的有效手段
肾病患者在进行检查时,医生通常会要求患者进行一次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有些患者对这种检查不了解,操作中容易发生错这就导致检测不准确,从而失去了检测的意义。严重的情况会让医生的诊断出现偏差酿成很严重的后果。究竟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的意义何在呢?
专家介绍,临床上,判定肾病发生与否,多通过尿常规检查中的尿蛋白定性和定量两个指标进行综合判定。尿蛋白定性指标就是常说的尿蛋白是阴性还是阳性。如果尿蛋白检查结果为阳性,反应肾病的病情程度看其带有几个+。而尿蛋白定量判定则更能准确的反应受检者的肾脏功能,常用的诊断指标即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
偶然一次发生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标,不能确诊为肾病:
正常人,尿常规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范围小于150mg/24小时.如果受检人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指标高出了此正常值参考范围,则可认为其存在肾功能损伤情况。
尽管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判定肾病是否发生的可靠指标,但是,单凭一次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结果异常就判定受检者发生了肾病,这是不准确的。在临床对肾病的发生做出确诊时,通常情况下,需要重复做尿常规检查。通过做定期检查,患者的尿常规检查结果显示,存在三次及以上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指标均高于正常参考范围,才可以判定患者确实发生了肾脏病变。
在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只能通过分子量较小的物质。正常人每天尿中蛋白质一般为40-80毫克,这一含量用蛋白质定性试验的方法一般不能检出。患某些疾病时,蛋白质漏出增加,就可被检出尿蛋白阳性。所以尿蛋白定性报告的结果是粗略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验可以精确地测出小便中排出的蛋白量。
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肾病早期发病隐匿,患者多无明显症状表现,很容易被忽视。许多人就医时,肾病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阶段,为后期肾病治疗带来很大的难度。所以,养成良好的定期检查身体的习惯,随时关注自身的身体情况,查看有无并发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