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出现心力衰竭呢,是哪些原因让我们的心脏失去了原有的功能?为什么用于改善心室重构、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的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衰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据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心室重构是心衰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则会不断加重心衰病情,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是生命的“绊脚石”,危害巨大,因此专家提醒广大心血管病患者要积极预防,干预心衰的各种危险因素。
心室重构是心衰的病理基础
各种疾病、劳累等因素的刺激会让我们的心脏受到损伤,造成心肌细胞数量减少或心肌收缩功能出现障碍,从而影响了心室的正常收缩功能,心脏的排血量就会减少,无法为机体提供足够的动脉血保证各组织器官的生理需要。心脏自身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激活了代偿机制,正常的心肌细胞就会替代受损的心肌细胞的功能,尽力保证输出的动脉血量达到正常。由于心肌原本就已经出现了损伤,再加上后来的代偿机制,使心脏的负担加重,会让心脏尤其是左心室一直处于一种超负荷的运转状态。在负荷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心脏也会像骨骼肌一样通过增加肌肉组织的质量(体积)来适应工作负荷的增加,就好比举重运动员,他们经常举重物,四肢肌肉十分发达,所以左心室为了保证“泵”出足够的动脉血,超负荷运转时间长了,就会逐渐变得肥大。而且,心肌细胞不仅仅是变得肥厚,还会伴有长宽比例的增加,会逐渐变成一种细长的结构不良的细胞,这种心肌细胞的收缩功能明显下降,逐渐会无法适应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心脏的整体功能开始出现异常,心室功能也进一步恶化,心室腔扩张,这就是医学上说的心室重构。
为什么说心室重构是心衰发生发展的基础呢?这要从心室重构形成的初始阶段说起,初期心肌损伤以后,代偿机制激活,心室的负荷加重,此时,心脏的功能尚可调节至生理范围或者只是有轻微降低,患者自我感觉症状不明显,或是仅有劳动性气促、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容易疲劳、咳嗽等症状,属于心衰的早期。随着心室的不断肥大,心功能会不断恶化,左心室无法再排出足够的动脉血来满足身体的需要,心衰的症状就越来越明显,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心慌气短、疲劳乏力、尿少水肿等症状,劳动后更加明显,甚至有些患者无法进行体力活动。当心室的结构形状以及大小发生显著变化以后,心肌收缩能力下降,尤其是由椭圆形逐渐变为球形以后,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室排血量更无法满足机体的需要。这是因为二尖瓣位于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含氧动脉血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然后通过二尖瓣进入左心室,当左心室收缩时,二尖瓣关闭,动脉血就被“泵”入主动脉,进而被输送到全身。心室球形变化以后,二尖瓣关闭不全,动脉血随着左心室的收缩会有一部分反流回左心房,从而进入主动脉的血量就会减少,无法满足机体需要,心力衰竭达到晚期,上述心衰症状更加明显。此时,患者病情危险,痛苦异常,死亡率高。
神经内分泌激活加重心衰病情
最新医学研究发现,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是导致心衰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我们的心脏就像一个泵,通过反复收缩来推动血液向全身流动,形成机体的血液循环。机体血液循环有两个基本的协调关系,即心输出量与机体总的代谢水平相适应和器官血流量与其功能状态相适应,这两个协调关系依赖于神经内分泌系统不断的调控活动。心衰以后,患者心脏的舒张收缩功能减退,心脏的泵血功能变差,输出的血液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神经内分泌系统就会用过度激活的方式来改善这一情况,因此,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可以说是人体面对心衰情况的一种代偿性机制。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这两个系统过度激活可以直接促使人体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这就会使心脏的泵的活动力度加大,速度加快,相当于给心脏加大了负担,让心脏承受更大的压力,付出更大的力量来进行舒张和收缩活动,来解决心衰患者心脏舒缩能力变差所致的一系列问题。
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这一代偿机制虽然能增加心脏输出血量,以满足全身各组织器官对血液的需求,让患者的症状表面上得到一定的缓解,但是其造成的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心率升高等后果也会加重心脏的负担。时间长了,心脏一直这样超负荷工作的话,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引发心衰的根本问题,还会让原本已经受损的心肌进一步受损,没有受损的心肌也会被牵累,会不堪重负,结果就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心室重构,心衰病情进一步加重。
二者相互促进,形成恶性循环
心室重构和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这二者在心衰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会相互促进,形成恶性循环。心室重构主要表现为心肌肥厚、心室容量增大及心脏形状改变等,意味着心脏的舒缩功能进一步恶化,而这又迫使人体不断地激活神经内分泌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又会加重心脏负担,引发严重的心室重构,造成心肌损害的不断加重,从而引发心慌、气短、呼吸困难、夜睡不能平卧、下肢浮肿、乏力等心衰症状。因此,现在医学界把心室重构和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一并认为是慢性心衰的两大基本发病机制。
预防感染防心衰
预防感染可降低心衰的发生几率,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是心血管病患者发生心衰的最常见和最重要诱发因素。肺部感染后,发热、咳嗽、心跳加快等症状都会加重心脏的负担,而且感染后产生的毒素也会直接损伤心肌,因此极易导致患者在原发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上出现心衰的症状。目前已经进入冬季流感高发季节,心血管病患者应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到人群密集、环境密闭的公共场所,外出时应注意戴口罩,减少与流感和感冒病毒的接触,要讲求卫生,勤洗手,避免感冒或流感的发生,以防引发肺部感染。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能有效保护心脏功能,让心血管病患者远离心衰。研究发现,不良的生活方式不仅会导致高血压、高血脂以及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而且会加速这些患者心脏功能的恶化,而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则有助于保护心脏的功能。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加强运动锻炼,适度的运动可加强和改善心脏功能;饮食上需注重营养搭配均衡,适宜吃低脂肪、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清淡食物,且应做到三餐有节,不喝浓茶、咖啡,戒烟戒酒;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劳累,对保护心脏功能也大有好处;情绪激动是诱发心衰的一大因素,因此平时应保持愉悦的心情,遇事保持平和的心态,尽量避免情绪波动。
积极治疗原发病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是防止心功能恶化的关键。有心血管疾患的人群,应该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严格按照医生为自己制定的治疗方案和干预措施进行治疗和康复,不能随意换用药物或擅自增减药物用量,否则不仅收不到治疗效果,甚至还会让患者病情加重,导致心功能恶化,引发心衰。另外,值得提醒的是冠心病等心脏疾患都是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切不可稍有好转就停止用药。
通络可切断心衰发生的链条
心血管事件链是国际医学界近年来对心血管病发病规律的最新认识,而心衰则是心血管事件链的终末阶段。经过多年实验和临床研究,人们发现通络疗法对心血管事件链有着显著的干预作用,可有效防治冠心病、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患,阻止慢性心衰的发生。
通络疗法既有益于保护血管内皮,抑制斑块形成,又可以稳定易损斑块,能有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进而保护心脏功能。大量科学研究证实:通络代表药物通心络胶囊能够降低升高的血脂,对抗凝集的血小板,增强内皮细胞的存活能力,让内皮细胞连接紧密,清除形成斑块的主要物质——升高的脂质和凝集的血小板,抑制斑块形成;同时还可以增加斑块包膜的厚度,对已经形成的斑块可以起到稳定和消融的作用,防止斑块破裂,有效防治冠心病、心肌梗死。通心络胶囊稳定斑块的研究报告也被刊登在《美国生理学杂志》上,杂志编辑部还专门配发评论,说这是“为未来可能发展成冠心病事件的高危患者点燃了希望之灯”。
通络疗法治疗心律失常具有整体调节,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治疗的优势,能使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得到全面改善,可有效阻断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防止严重的心律失常引发心衰。通络疗法治疗心律失常的代表药物参松养心胶囊是我国第一个开展循证医学临床研究的中药抗心律失常药物,该药可以改善心肌供血,从而治疗心律失常的病理基础,通过调节心肌细胞自律性,改善心脏传导,调节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心肌细胞代谢,发挥广谱抗心律失常作用,对缓慢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均能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心慌、气短、失眠、乏力等症状。经过1609个病例Meta分析发现,参松养心胶囊引发心脏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0%,长期用药安全,是全面、有效、安全的心律失常治疗药物。
通络疗法对心衰可以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能有效缓解心衰症状,改善心衰患者的长期预后,为患者解除痛苦。代表性药物芪苈强心胶囊,含有人参、黄芪、附子等药物能增强心脏舒缩功能;葶苈子、泽泻等药物能够利水消肿、通小便,使体内多余的水分从小便排出,从而减轻心脏的负担,值得一提的是,中药利尿最大的特点是不会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丹参、红花等活血通络药物可以扩张血管,改善心脏的血液供应,减轻周围血管阻力。芪苈强心胶囊具有强心、利尿、扩血管作用,能够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减少心室重构,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拥有多环节、多途径、多方位、标本兼治的治疗优势,可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胸闷气短、夜睡不能平卧、浮肿等症状。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研究证明,芪苈强心胶囊强心、利尿、扩血管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心脏舒缩能力,消除慢性心衰的各种症状,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实验证实,芪苈强心胶囊可以干预神经内分泌,使之不被过度激活,从而减轻心脏负荷,防止心脏功能的进一步耗竭,让过分跳动的心平静下来,改善患者心慌、气短、喘促等症状;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研究表明,芪苈强心胶囊在慢性心衰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明显减少室壁厚度,从根本上阻断心室重构的发生。不仅用药简便而且效果独特,符合现代医学治疗心衰的最新理念。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心衰的独特疗效不仅得到了国内外广大医学专家的科研证实,也得到了循证医学的验证。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体重反弹易致心血管疾病
哪些疾病会引起心衰
控制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