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养生学理论认为“春与肝相应”,说明春季的气候特点与人体的肝脏有着密切的关系,故春季的养生保健应以保养肝脏为主。杏林箴言说:“春令进补有诀窍,养肝明目是首要。”春季是养肝护肝的最佳时节,也是肝病的多发时节,如果不注意情绪调节,肝气郁结,则会生出许多病来。每到春季,发生肝病或肝病复发的病人会较其他季节多。
调养肝脏包括养肝和清肝,养肝重在睡眠,现代人经常熬夜的生活习惯对于肝脏的损害尤其严重。很多人的肝病其实是“熬”出来的,“夜猫子”大多双目赤红,这是肝火上升的症状。《黄帝内经》中记载:“人卧血归于肝”,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流经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清肝是指用“清肝泻火”的方法,以预防肝气升发太过。
春天应注意情志养生,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使气血调畅,精神旺盛。
在饮食上,春天应遵从“春夏养阳”的原则,适当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可起到补阳气、增强肝脏和脾胃功能的作用。大枣、山药最宜于春季食用,山药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养肝、滋肺益气、补肾固精等功效,可用大枣、山药与大米、小米煮粥食用,以健脾养肝益胃,滋阴润燥。葱和韭菜也是中医比较推崇的春季保肝食物。但大热大辛的狗肉、参、茸等滋补品则不宜。酒易伤肝,也要少喝。
肝阳旺盛的人,在春天容易头痛、眩晕,所以春天的配膳注重滋阴补血,以防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而致的高血压、中风等疾病的发生。可选用含钾高的食物,如香蕉、柠檬、梨、绿豆和芹菜。同时,适当食用杞子以养肝明目、防眩晕。
春季养肝 3汤3菜最给力
1、杞枣鸡蛋汤
用料:枸杞子30克,红枣10枚,鸡蛋2只。
制法:枸杞子洗净,红枣洗净去核,一起放于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烧开后,加入鸡蛋煮熟,调味即可。
功用:补肝肾,健脾胃,滋阴润燥,养血除烦。适用于肝肾亏损、脾胃虚弱者已经以及慢性肝炎患者。
枸杞子味甘,性平,功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药理证实,枸杞子多糖不仅是免疫增强剂,而且有免疫调节作用。枸杞子还有保肝及抗脂肪肝作用。
红枣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并具有增强免疫力及抗氧化等作用。
2、猪肝枸杞子汤
用料:猪肝100克,枸杞子30克。
制法:猪肝与枸杞子一起滚烫,调味即可。
功用:能补肝、养血、明目。
3、丹参黄豆汤
用料:丹参10克,黄豆50克,蜂蜜适量。
制法:丹参洗净,黄豆用水浸泡1小时。将丹参、黄豆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煲汤,至黄豆烂,拣出丹参,加蜂蜜调味即可食用。
功用:补虚养肝,活血祛淤。
丹参味苦微温,功能活血祛淤,安神宁心。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丹参能够有效地提高机体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增强,减少细胞、组织、脏器的变性和破坏。
黄豆能健脾宽中、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黄豆中的磷脂可除掉附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维持血管壁的软化并可防止肝脏内积存过多的脂肪。黄豆含大豆异黄酮,可增强巨细胞功能,使脾脏生成免疫球蛋白M作用增强,外周血淋巴细胞含量增多,这些都有利于补虚养肝。
4.干贝芦笋:补血养阴、滋补肝肾
材料:干贝85克、芦笋200克、文蛤300克。盐、香油、葱花。
做法:芦笋去皮,切段。文蛤吐沙,洗净,用沸水烫熟后去壳取肉备用。锅内倒香油烧热,放入葱花爆香,先放入干贝、芦笋拌炒,再放入文蛤用大火略炒,加盐即可。
5.韭黄腰花:温阳补虚、健肾
材料:韭黄150克、鲜猪腰1个。植物油、盐、蒜蓉、姜丝、白糖、胡椒粉、香油、胡椒粉、鲜汤。
做法:韭黄洗净切段。猪腰剖开,去除白色腰臊,洗净后用斜刀横切成片,泡在水里,把血水浸泡出来
,除去臊味,捞出沥干水分。将盐、白糖、胡椒粉和香油放进碗里,再加少量鲜汤兑成芡汁备用。锅内放入植物油,油热后放入猪腰片,至猪腰五成熟,捞出沥油。锅内留少许油,放蒜蓉、姜丝、腰片、韭黄翻炒几下,放入兑好的芡汁炒匀,加入少许香油即可。
6、韭菜炒鳝丝:温补肝肾、助阳固精
材料:熟黄鳝丝300克、韭黄150克。植物油、盐、酱油、料酒、白糖、胡椒粉、香油、水淀粉、葱段、姜末。
做法:熟黄鳝丝洗净后切段。韭黄摘洗干净,切段。锅内加植物油,烧至五成熟放入葱段炝锅,再放入鳝丝和姜末翻炒,加入料酒、酱油、盐、白糖和胡椒粉,用小火炒4分钟左右。待鳝丝入味后,加入韭黄翻炒至韭黄熟透。加水淀粉勾芡,淋少许香油翻炒均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