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肝腹水的形成原因有哪些?如何治?

家庭医生在线 2013/3/6 11:36:37 举报/反馈

  肝硬化腹水俗称肝腹水,正常人腹腔内有少量的游离腹水,一般为50毫升左右,起着维持脏器间润滑作用,当腹腔内出现过多游离液体时,称为腹水。肝硬化腹水是一种慢性肝病,肝硬化肝功能减退引起门静脉高压,导致脾肿大,对蛋白质和维生素的不吸收而渗漏出的蛋白液,形成了腹水症,那么引起肝腹水的原因有哪些呢?

  肝病专家指出,腹水最常见的病因是肝硬化,特别是酒精性肝硬化。其他肝原性病因包括慢性肝炎,尚无肝硬化的重型酒精性肝炎和肝静脉阻塞(Budd-Chiari综合征)门静脉血栓形成时除非同时存在肝功能损害,否则也不会发生腹水,腹水的非肝源性病因有全身性疾病(如心衰、肾病综合症、严重低白蛋白血症及缩窄性心包炎)引起的全身体液潴留和腹腔内疾病(如癌变和结核性腹膜炎) 甲状性功能减退偶尔引起明显腹水、胰腺炎则罕见引起大量腹水(胰源性腹水) 肾衰病人,特别是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人偶尔发生无法解释的腹水(肾源性腹水)。

  1、门静脉高压:肝门静脉和下腔静脉又称门腔静脉,它是肝脏与其他部位血液循环的联结处。也是肝动脉和肝静脉出入的必经之路。在正常情况下其动静脉血管床的容量基本相等,输入血流和输出血流的量处于平衡状态。

  肝硬化时,由于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致肝内血管床受压、扭曲、变形、狭窄,阻塞了血管,使肝窦淤血,血流量大大降低,输入量明显大于输出量,使门腔静脉压力升高。同时,毛细血管静脉压力也升高,久而久之,胃肠道、肠系膜、腹膜等血液回流受阻,血管通透性升高,血液中的血浆成分外漏,形成了腹水。

  2、低蛋白血症:是由于肝脏不能将胃肠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合成白蛋白的缘故。由于血清白蛋白的降低,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下降,血浆成分外渗而形成腹水。

  3、内分泌失调:活动性肝硬化时,因肝脏对抗利尿激素的灭活作用大大减退,其含量升高,而使排尿减少,也可引起浮肿和腹水。

  4、淋巴回流障碍:人体的淋巴循环又称第三循环,指位于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以外的一个循环系统。正常人无处没有淋巴循环,特别是肝窦和肝细胞之间,有着丰富的淋巴液。由于病变,肝脏不但使门腔静脉压力升高,也使淋巴自压力升高,管腔扩张,淋巴回流障碍,使淋巴液外溢,形成腹水。

  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限制水、钠摄入。钠的摄入量每日为250~500mg。如果尿钠在10~50mmol/24h,说明钠潴留不甚严重者,钠的摄入量每日为500~1000mg,即氯化钠1200~2400mg,相当于低盐饮食。一旦出现明显利尿或腹水消退,钠的摄入量每日可增1000~2000mg。一般每日摄水量应限于1500毫升。如血清钠小于130 mmol/L,每日摄水量应控制在1000毫升以下。血清钠小于125 mmol/L,每日摄水量应减至500毫升到700毫升。

  2、利尿剂治疗:如双氢克尿噻,每次25~100mg,隔日或每周1~2次服用。氨苯蝶啶,每日量50~100mg,饭后服用。主要使用安体舒通和速尿。使用安体舒通和速尿的比例为100mg:40mg。开始用安体舒通100mg/天,速尿40mg/天。如利尿效果不明显,可逐渐加量。利尿治疗以每天减轻体重不超过0。5公斤为宜,以免诱发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腹水渐消退者,可将利尿剂逐渐减量。

  3、反复大量放腹水加静脉输注白蛋白:用于治疗难治性腹水。每日或每周3次放腹水,每次4000~6000毫升,同时静脉输注白蛋白40g。

  4、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每周定期少量、多次静脉输注血浆或白蛋白。

  5、腹水浓缩回输:用于治疗难治性腹水,或伴有低血容量状态、低钠血症、低蛋白血症和肝肾综合征病人,以及各种原因所致大量腹水急需缓解症状病人。禁忌症包括:感染性腹水、癌性腹水和内源性内毒素性腹水;重度肝功能损害(血清胆红素大于85 umol/L),严重凝血机制障碍或肝性脑病(3~4期)病人;近期内有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伴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病人。一般每次放水5000~10000毫升。浓缩每1000毫升腹水中加肝素5~10mg。通过浓缩处理成500毫升,再静脉回输。

  6、腹腔-颈静脉引流术:即PVS术,它是有效的处理肝硬化、腹水的方法。但由于其有较多的并发症,如发热、细菌感染、肺水肿等,故应用受到很大限制。目前,主要适用于下列患者:顽固性腹水无法行肝移植者;顽固性腹水,而有许多腹部外科手术瘢痕不能行腹穿放腹水的患者;顽固性腹水无条件行反复放腹水治疗的患者。

  7、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能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创伤小,安全性高。适用于食管静脉曲张大出血和难治性腹水,但易诱发肝性脑病。

(责编:彭碧霞 )

展开剩余内容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相关文章推荐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