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药物作用引起肝组织损害而发生的肝炎叫做药物性肝炎。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化工厂”,不但是处理体内正常代谢产物的重要器官,同时还是所有药物代谢和转化(即解毒)的器官。绝大多数药物,经消化道吸收进入肝脏后,在某些酶类的作用下,由脂溶性药物转变为极性强的水溶性化合物,然后随胆外或尿液排出体外。而有些药物则不被转变为极性化合物,在肝脏中直接降解或灭活,当药物的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就会对肝脏造成伤害,即所谓药物性肝炎。特别是不恰当地合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损害更甚,会造成部分肝细胞坏死,出现黄疸、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等肝功能异常情况。
药物所致肝损害的重要因素
药物所致肝损害的两个重要因素包括,一为药物本身对肝脏的损害,二为机体对药物的特异质反应。故前者常被称为可预测性损害,后者则多呈不可预测性。
什么原因引发药物性肝炎
1、药物剂量:一般对肝细胞有直接毒性的药物,剂量越大,肝损害越严重。
2、应用期限:有些药物引起肝损害与用药持续时间有关,如异烟肼引起的肝损害多在用药3个月以上发生。
3、年龄:一般老年人易发生药物肝毒性,主要原因是,肝细胞内微粒体酶系统的活性降低,对某些药物的代谢能力降低。老年人常采用多种药物合用,药物彼此干扰。有些药物主要经肾排出,老年人的肾小球滤过作用常减退,肾排泄减少,除造成药物的血液浓度增高外,尚可出现代偿性胆汁排出量增加。此外还有许多目前尚不明了的影响因素也可使老年人较易发生药物性肝毒性。
4、性别:特异性变态反应性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多见于女性。
5、营养状态:营养缺乏,尤其是蛋白质缺乏,可使肝内具有保护作用的分子,如谷胱甘肽减少,增加机体对药物肝毒性的易感性。
6、肝脏的原有疾病:如肝硬变患者对许多药物的代谢作用均降低,以致于药物易蓄积在肝内,造成肝损害。肝功能严重损害的肝病患者,往往对一般剂量的镇静药(如吗啡类药物)特别敏感,甚至可诱发肝性脑病。
药物性肝炎患者的饮食营养
药物性肝炎在进行正规的治疗的同时,应该注意自己的日常保健和饮食营养。具体方案如下:
1、热量:成年人每日热量的摄取应以30-35仟卡/每公斤体重为目标,计算起来70公斤的成年人,热量约2100-2450大卡。使用高热量饮食易形成肥胖而沉积的脂质堆在肝脏易形成脂肝,因此不宜使用高热量饮食。
2、蛋白质:肝炎病人易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味、觉改变的情形,使进食量减少,蛋白质摄取量亦减少,容易引起蛋白质的缺乏。这时应注蛋白质的量,则可帮助肝脏修补损坏的组织,所以建议每日蛋白质的量应达到1—1。5克/公斤体重,其中2/3应来自高生物价的蛋白质食物,如:肉、鱼蛋、奶,植物性食物如:豆类,虽有蛋白质但并不含所有人体所需的『必需铵基酸』而且其吸收利用的效率都不及动物性蛋白。
3、糖类:饮食中有足够的糖类供作热量来源,就可减少饮食中的蛋白质被用作热量来源的机会,如此这些蛋白质就可当做作肝脏组织修补的原料。每日应摄取300-400公克,约为5碗饭。也不宜过多,以免影响肝细胞正常的功能。
4、脂质:摄取量为100-150公克,肝功能恢复至正常后,油脂摄取量不超过100公克,不必过量限制脂肪,因为限制脂肪使食物变得无味,也会影响到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5、维生素和矿物质:以食物来源最好。充分供应,以促进肝脏对抗压力及修复损伤。
6、少量多餐,流质及半流质浓缩的饮食,较适合肝炎病患食用。油炸食物应尽量避免,尽量选用新鲜清洁的食物来烹调,以熟食为佳。
专家指出预防药物性肝损害做好以下几点:
预防药物性肝损害注意一:了解使用哪些药物会引起肝损害,对己知有肝毒性的药物,应尽量避免应用。凡用药剂量较大,疗程过长的药物,应注意监测肝功能 。对刚上市的新药应密切观察其不良反应,尢其是肝损害。
预防药物性肝损害注意二: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体内代谢相互作用的概率增大,肝脏的负担过重,形成新的肝毒性的机会也越多,特别是应尽量避免同类药物的重复使用。
预防药物性肝损害注意三:妊娠妇女、老年人及儿童使用化学药品,应权衡利弊,注意各类不良反应。
预防药物性肝损害注意四:注意原有疾病的治疗用药可能诱发药物性肝损害,肝功能不良的患者慎用有肝毒性的药物。
预防药物性肝损害注意五:注意加重药物肝毒性的诱因。空腹服药、营养不良、嗜酒或饮酒后服药、同时服用苯马比妥或冬眠灵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