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介入治疗支架血栓死亡率为50%

家庭医生在线 2013/2/27 8:19:19 举报/反馈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经过30年的不断发展,技术上日趋成熟,相应介入器械不断进步,其适应症也在不断拓展,但面临的挑战也接踵而至,如支架术后血栓形成问题就应引起临床上的高度关注。

  支架血栓的定义

  关于支架血栓,美国学术研究联合会近期才为规范冠脉支架血栓的定义标准,提出了支架血栓事件的新定义,该定义将支架血栓事件归为3类,即:明确的支架血栓、可能性较大的支架血栓以及有可能的支架血栓:

  (一) 明确的支架血栓

  冠脉造影证实支架植入部位和支架边缘部(近、远端5mm节段)存在血栓,同时患者在冠脉造影48小时内出现下列表现之一者:⑴ 典型胸痛症状持续20分钟以上者;⑵ 急性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⑶ 心肌标志物检查呈急性心梗的典型动态改变;即可定义为明确的支架血栓事件。

  (二) 可能性较大的支架血栓

  如有以下情况则定义为可能性较大的支架血栓事件:⑴ 术后30天内发生不明原因的死亡;⑵ 冠脉支架术后任何时间内,发生支架置入血管所支配心肌区域的心肌梗死。

  (三) 有可能的支架血栓

  冠脉支架术30天后任何时间内发生难以解释的死亡。

  支架血栓形成的可能因素

  支架血栓(ST)这一介入治疗并发症,可使患者死亡风险急剧升高,死亡率为50%。ST在支架置入术后的任何时间点都有可能发生。目前认为ST形成的可能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1) 患者基本情况:如果患者有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等高危因素,则血液中致炎因子增多,血液呈高凝状态,影响内皮愈合时间,易致ST。

  (2) 病变血管特征:多支多处病变及桥血管病变、小血管病变、分叉病变、长病变、弥漫病变、再狭窄、钙化、扭曲、富含血栓等高危病变,更应注意ST的问题。

  (3) 支架置入技术:支架贴壁不良和/或支架扩张不全、支架长度/大小、置入多个支架、冠脉内超声(IVUS)以及后扩张的应用与否,都是导致ST的重要原因。

  (4) 抗血小板治疗:过早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是导致ST的首要因素。研究报道,联合抗血小板治疗期间部分药物洗脱支架(DES)患者发生ST的可能原因为抗血小板药物抵抗。

  目前公认的观点为急性和亚急性血栓主要与支架置入不满意有关,而晚期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过早停用抗血小板药物,以及支架晚期贴壁不良等。

  支架血栓仍是介入治疗的一大难题。目前预防支架内血栓的措施主要还在于明确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以及坚持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1年内的冠脉造影随访。对于高危患者应考虑在停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前先行复查冠脉造影及冠脉内超声,以明确是否存在导致支架内血栓的危险因素。

(责编:徐惠珍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