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搭桥术的关键

转载 02月04日

  冠脉搭桥术也称心脏搭桥术,是指当一条或多条冠装动脉阻塞严重或血供非常不足时,选择病人本身的血管(如胸阔内动脉、下肢的大隐静脉等)或者血管替换品,将狭窄冠状动脉的远端和主动脉连接起来,让血液饶过狭窄的部分,到达缺血的部位,改善心肌血液供给,进而达到减轻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脏功能,进步病人生活质量及延长寿命的目标。

  冠脉搭桥手术怎样完成的?

  冠脉搭桥手术是上公认的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冠心病的冠状动脉狭窄多呈节段性分布。且主要位于冠状动脉的近中段,远段大多正常。冠状动脉搭桥术就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之间建立一条通道,使血液绕过狭中位而到达远端,如一座桥梁使公路跨过山壑江河一样畅通无阻。不过所用的材料不是钢筋水泥,而是病人自己的大隐静脉、乳内动脉、胃网膜右动脉、桡动脉,是将小腿或大腿上的大隐静脉取上,一端与冠状动脉狭窄远端吻合,一端与升主动脉吻合,也可伴随在一根静脉上开几个侧孔分别与几支冠状动脉侧侧吻合,这就是所谓的序贯搭桥或蛇形桥。

  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是一项心脏开放性手术。手术将会分两部分伴随进行,一为心脏本身的手术,二为腿部旁路血管的取材手术。旁路血管将会桥接在冠状动脉阻塞区域的上方,使心肌恢复血液供给。

  有个别病人会有多条冠状动脉阻塞,则需建立多条旁路,选取的材料会有桡动脉、胸廓内动脉等。术后,病人将需住院观察7至10天。头1~3天会送到重症监护室内(ICU)内。胸腔引流管会被放置2-3天以便引流渗液,并进行全天候的心脏功能监测。手术效果的需在术后3-6个月后才能确认。术后 3-4周内应禁止房事。但其它一般性的运动不是能够进行的。

  冠脉搭桥手术的种类

  (一)大隐静脉搭桥

  大隐静脉搭桥手术损伤小些,简单一些,但远期效果比动脉搭桥差些,因此80岁以上老人可单独使用大隐静脉搭桥,55岁以下可考虑全用动脉搭桥,其他年龄可用一根乳内动脉加上大隐静脉。

  (二)动脉搭桥

  动脉搭桥损伤大,技术要求高,手术更难,但远期效果较大隐静脉好,适用于年轻病人。

  冠脉搭桥术适应人群

  参与和搭桥,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两种重要手段。其中支架,尤其是药物支架,作为后起之秀,以其创伤微小的特点得到了很多病人的青睐。据《纽约时报

  以下病变特点的冠心病病人应该选择冠脉搭桥术:

  左主干病变:按照国内外的指南,外科手术是左主干病变的首选。由于左主干一旦发生堵塞或再狭窄,可能会致命。为了缩小风险,最好选择搭桥。

  三支病变:病变血管较多,如果选择参与治疗,要放很多支架,这会使再狭窄、发生血栓的几率大大增高。而且,病人的经济负担也较重。

  伴有心功能不全:这类病人需要完全性的血运重建以促进缺血心肌的恢复,参与很难做到。

  伴有糖尿病的病人:普通支架对糖尿病病人的再狭窄率较高,而药物支架问世时间较短,还没有明确证据表明参与治疗会比搭桥有更好的疗效。

  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并发症病人:心室破裂、室间隔穿孔、二尖瓣封闭不全等都必需选择外科搭桥手术治疗。

  由于支架需要病人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对此药物过敏的病人也应考虑搭桥手术。“然而,如果病人有呼吸系统的疾病,接受全面麻醉可能会有危险,不适合接受常规体外循环搭桥,而应选择参与治疗。”

  冠脉搭桥手术优势不可替换:冠脉搭桥与支架参与之利弊

  治疗冠心病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及支架参与三种手段,三种手段各有是非。服药并不能改变血管狭窄的状况,但药物还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础及重要手段。过去在心脏血管发生严重狭窄的情况下,就要考虑做心脏搭桥手术。而现在当冠状动脉血管存在严重狭窄(70%以上)或闭塞的时候,能够考虑支架参与治疗。

  随着治疗冠心病的方法日益完善,创伤小的支架治疗成为很多心脏病病人的首选。甚至有人声称,“冠脉搭桥”手术马上退出历史舞台。实在,搭桥手术的优势是不可替换的。

  首先,再狭窄率一直是参与治疗的软肋,在狭窄的冠状动脉处放置普通支架,半年的再狭窄率为30%左右,即使使用药物涂层支架,再狭窄率也在5%左右。而心脏搭桥手术,就不用过多担心再狭窄的问题。

  另外,并不是一切冠心病病人都适合做支架治疗,比如血管的分叉处,或者一根血管有两处以上狭窄,或者血管完全闭塞等情况放支架就比较困难,而且风险大。事实上,对于复杂病变,外科心脏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还是最佳选择。

  用“吹糠见米”形容搭桥手术的术后效果很贴切,很多病人在接受“冠脉搭桥”手术后几天,便能上下楼梯,一周后便能走出家门,术后1~2个月就能上班。近年来,随着外科微创技术迅速进展,搭桥手术不用切开胸骨就能完成。因此,“冠脉搭桥”有广阔的进展远景。

(责编:家庭医生在线 )

相关资讯 更多
相关问题
反馈 收藏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