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婴儿最聪明 早期教育当从襁褓中开始

家庭医生在线 兰政文 2013/1/4 13:11:25

  天下父母无不想自己的孩子聪慧超群,可你知道,孩子什么时候最聪明吗?告诉你吧,婴儿期(即周岁之内)的宝宝最聪明。

  刚出生的婴儿,其大脑已具惊人的吸收能力,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苔梭利女士称之为“胎生的吸收精神”。越是接近零岁,这种吸收能力越强。零岁到两岁之间的婴儿的脑子,是任何成人也无法比拟的。不论难易,它都能够对各种教育性刺激予以理解与接受,而且所记忆的图像十分清晰,其程度甚至超过高清晰的电脑。更为可贵的是,这一时期输入的信息将原原本本地进入到深层次意识——潜在意识中。

  以学习说话为例,小宝宝靠的不仅是单纯的记忆,更多得益于这种“吸收精神”。每个孩子都是如此,可以说,婴儿除了先天性脑发育异常者(如先天愚型、白痴等)外,个个是天才。

  然而,如果父母对这种情况一无所知,忽略了婴儿期的大脑开发,让孩子“安静”地度过这一阶段,将失去宝贵的机会。医学研究证实,出生后直至1岁,是神经细胞突触产生的关键时期,过了这个阶段,孩子将失去一半的神经元和神经突触。正如俗语所说,过了这村就没有这店了。

  “幸存”的神经元和突触的多少决定了大脑功能的高低,婴儿的经历和体验在这一过程中至关重要。如婴儿出生1~2天就有“认母”意识,两天就能分辨母语,六个月时会受到周围语言的影响,故家人、保姆以及经常与孩子打交道的其他人员与其成长密切相关,应尽早同婴儿接触交流,并创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的环境,如接触大自然、聆听优美的音乐等,千万不要让宝宝寂寞地度过婴儿期。

  ——这就是早期教育专家倡导的一种新教育理念:婴儿也能学习,早教要从家庭开始。

  婴儿学习潜力惊人

  人们大多以为,刚离开娘胎的新生儿是无能的、被动的个体。其实,新生儿从出生之日起就具有主动探索外部世界的潜在能力,具有相当惊人的反应和学习能力。

  比如,宝宝来到这个世界不久,看见亮光就会把头转向亮光方;听到巨响会有哭叫的反应;当奶头接触他的嘴唇时就张嘴吸奶……这些都是天生的本能反应,是对外界事物的无条件反射。

  再如,为了生存,他必须学会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一些本领,于是就在已具备的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开始主动地探索他生活的小世界,在接触各种事物中感受各种刺激,并在不断重复、强化的过程中建立起新的条件反射——

  ①每当他啼哭时有人抱他,时间一长,他就学会了要人抱时就先哭的“技巧”。

  ②听见成人发出“嘘嘘”声就会排尿。

  ③看见奶瓶就知道要吃奶。

  ……

  切莫小看婴儿日常表现出来的这样一些反应,其实这正是他们向大家展示学习的成果呢,父母及其周围的人要及时地作出应答,以便刺激婴儿的潜在能力,使其得以快速地发展。

  婴儿潜力逐一数

  刚才只是简单地举了几个例子,目的是说明宝宝的学习能力很强。其实,婴儿的潜力多着呢,表现在视、听、触觉等方方面面——

  视觉方面。新生宝宝对光的刺激很敏感,能对光线的明暗变化作出应答,如闭眼时开了灯,他就会有所反应。出生三周左右,他就学会了注视眼前出现的物体,并追随物体移动视线。遗憾的是有些父母认为“月子里的孩子怕光”,常常白天用窗帘遮光,晚上把灯光调暗,这样就限制了婴儿视觉的发育。若是让婴儿感觉到白天亮、晚上暗、开灯亮、关灯暗,就能刺激婴儿视觉的发展,并建立起条件反射,使婴儿学习到天暗了、关灯了要睡觉,天亮了可睁开眼看看、玩玩等技能。被人们称为“智慧之窗”的眼睛能获得外界80%的信息,充分发挥这方面的潜在能力,将有利于智力发展。

  听觉方面。有人曾对刚出生24小时的新生儿进行试验:对正在哭的新生儿摇铃,他马上就安静下来,随即,眼睛也睁开来。这说明新生儿能听见声音。3~4天后,婴儿则能逐渐学会分辨不同的声音。如对一种声音连续响两次,将婴儿的头转向左边给他吃糖水,几次以后,婴儿听到这种声音就会主动地向左转头。满月后婴儿能集中注意听声音,当听见大人说话声时,就停止哭闹而期待大人出现在他面前。有些父母认为婴儿易惊醒、怕声响,而将房间里布置得鸦雀无声,大人连走路也蹑手蹑脚的,这样反而影响了孩子听觉细胞的发育及听觉功能的提高。相反,一天中给婴儿一些听声音的机会,如听音乐、讲话逗笑等,让婴儿感觉到声音时有时无,有机会倾听各种声音的变化,可以加速他学听的能力。

  新生儿的触觉也很发达,对冷热的刺激特别敏感,像对牛奶及洗澡水的冷热都有反应。婴儿一般都是通过嘴和手去触摸感知外界刺激的,婴儿早期触觉的发展与长大后手的灵巧程度有很大的关系。但有的父母却忽视了这方面的问题,他们在婴儿出生后就用小包被将婴儿捆绑成一个“蜡烛包”,使其手脚和身体都不能自由活动。还有的父母怕婴儿小手抓伤脸而将衣袖做得很长,并用带子扎缚衣袖,使婴儿手臂不能弯曲,小手无法触摸东西,这样势必影响触觉功能的发展。实际上,让婴儿睡在宽松的睡袋里(夏日穿衣裤),手脚和身体不受束缚,双手能从袖洞中伸出触摸各种东西,眼手能协调一致活动,不断地探索,婴儿的学习潜力才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婴儿的嗅觉比较敏感,能分辨不同的气味,如闻到奶香气味,会露出笑脸并将头转向奶瓶,但若闻到某些刺鼻的气味就会转头避开。

  婴儿还能区分不同的味道,喜吃甜水,不愿吃酸水、苦药。因此,父母可以让婴儿闻闻花香、香皂等有气味的东西,还可以给婴儿尝尝甜、咸、酸及无味的食品,以增强其嗅觉、味觉方面的能力。

  尤为喜人的是,婴儿还具有交往能力和模仿能力。婴儿出生就会笑,这是“生理性的微笑”,是与生俱来的。以后,慢慢地,婴儿学会对人脸和玩具微笑,这时就产生了社会交往的需要,转变为“社会性微笑”。他喜欢被人逗引,有人接近他就笑,离开他就哭,和他讲话会咯咯地发音应答等。

  他还特别依恋母亲,早期交往能力在母亲搂抱、爱抚、笑笑、玩玩中得到发展。据研究,新生儿从两周起,就学会模仿母亲的面部表情,如模仿母亲伸舌头、张嘴,母亲经常训练,婴儿就会跟着做,稍大时婴儿学会模仿拍手、摇头、挥手再见等动作。婴儿最初学会的本领都是通过模仿而获得的。

  以上事例说明,婴儿出生后就具有惊人的学习潜力。父母应该为宝宝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实施合理的早期教育,使宝宝主动探索外界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睡眠中也在学习

  人们爱用“废寝忘食”这个词来形容某个人专注于工作或学习,婴儿在这方面也可与之媲美。芬兰一个科研小组进行的研究显示:婴儿能够在睡眠中学习辨别不同的语音。这个小组的负责人休尔女士发现,婴儿到一岁的时候能够识别的语音和字眼之多令人惊异,原来他们在睡眠中也在学习。

  研究人员的研究方法是:把45个刚出世的婴儿分成3组,每组15人,都在其头部接上电线,来测试他们的脑电波。当这三组婴儿都入睡的时候,研究人员就向他们持续不断地放送1个小时的声音。这些声音,都是类似韵母的声音,如“欧-欧、衣-衣”等。1个小时之后,1组婴儿继续一整夜听这些声音;另1组婴儿改听不同的韵母;而第3组婴儿则安安静静地休息。对这些婴儿的脑电波进行的分析显示:第1组婴儿,也就是听“欧-欧,衣-衣”字母最久的一组婴儿,在第二天早上和晚上都能够分辨这些声音,而其他两组婴儿就不能。

  从婴儿期开始培养学习能力

  时下,国人在孩子的早期教育方面存在诸多误区:如在教育的时间问题上,认为婴幼儿没法进行教育,等孩子长大后再说;在教育的地点上,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家长只要管好小孩的吃喝拉撒就行;在早教的内容上,认为就是让孩子背背唐诗、数数数字、唱唱儿歌;在早教的方式上,认为就是买一些相关的产品,让孩子看看就行等。其实,早期教育从胎儿临盆起就该开始了,从孩子的视、听、触等感官刺激做起,积极培养、发掘他们的学习能力,才是科学的育儿之道。

(责编:方徽雯 )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成长发育与健康

早教,也叫早期教育,英文(earlyeducation),也就是指开发0到6岁婴幼儿潜能的教育,为孩子多元智能和健康人格等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换句话说,早教是在婴孩最敏感最能接受的时期所进行的事半功倍的适时教育。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学不会什么,其实错了。孩子本是令人惊叹的神灵,具有无限潜能,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比德尔曾感慨道:“我们的教育体系错过了大好良机,忽视了孩子发育中最敏感最能接受的时期”。在宝宝出生到6岁,他的学习能力十分惊人,是人类一生学习能力最强的阶段,如果无视宝宝这个阶段的需求与潜能,我们就会妨碍宝宝的发展,并且极大地浪费宝宝的潜能。早教的阶段是0到6岁,0至3岁是属于早教的黄金时期,3到6岁是属于早教的完善时期。因此,早教是为婴幼儿的身体、大脑、智力、个性、人格、精神、心灵等方面打下扎实的根基。一谈到早教,我们的父母就想到如何开发智力,提高孩子的智商,如何让孩子聪明等等;其实孩子从一出身都比我们成年人聪明,所以从智力的角度来说,我们做父母的大不可必操心,而我们恰恰忽略的是孩子性格行为习惯方面的培养。目前,不少家长把早期教育视同于早期学科教育,孩子1岁以内学认字,3岁以内学外语。会识字、会背诗只是简单的记忆模仿,并不代表孩子真正的智力和能力。婴幼儿的性格行为习惯兴趣才是家长们所要重视的。专家表示,婴幼儿时期是孩子神经系统发育最快、各种潜能开发最为关键的时期,确实是进行教育的好时机。早期教育核心在于提供一个教育营养丰富的环境,对孩子的大脑发育和人格成长进行“激活”,从而为其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潜在能力是遵循着一种递减规律的。教育要越早越好,儿童早教实施的越晚,儿童生下来所具有的潜在能力发挥出来的比例就越少。人一生中学习潜力最大的时期不在大学,也不在中小学时期,而是在出生后的0到6岁。孩子早教必须克服传统早教误区,认为早教就是学一门或多门技能,No,真正的早期教育应让孩子开阔视野,多接触自然,多思考与探索,在这一过程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另外,我额外补充一下,如果你有孩子,你看到这个是非常幸运的,针对孩子的教育,(我记得他们的官方网是haizizaojiao@com把@换成.就可以啦)--一个针对0到15岁孩子的全新概念教育,真的蛮火的,我孩子学校的孩子很多都参加了,呵呵,我看找个时间也报名。一切为了孩子的现在,一切为了孩子的未来。让我们努力吧

Q:婴儿早教怎么做

婴儿早期教育一般可以放一些轻快的音乐,或者父母经常和孩子说话。当他们说话时,他们必须看到他们的眼睛。随着孩子的发育,他们可以给孩子买一些益智玩具。幼儿早期教育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来选择合适的早期教育方法。早期教育通常能扩大儿童的智力发展,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

Q:早教??????????

幼儿早期教育内容主要是育儿刺激和玩耍,使小儿感受丰富多彩的外界环境,即各种颜色,多样形状和不同声音.在床上和卧室墙上挂些色彩鲜艳或可发出响声的玩具,时常更换,以引起小儿看和听的兴趣.给一些常用物品,发展小儿嘴,眼,手的探索能力.在喂养和护理时,不断和小儿亲切交谈,逗引小儿高兴地发声.可通过和孩子说话,唱歌来促进小儿的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通过各种玩耍发展幼儿早期教育小儿知觉辨别,交流,精细动作和大运动控制能力.l-2岁以训练语言和协调动作为主,发展对语言的理解能力,通过说做并行,模仿口型等训练小儿用简单词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需要.通过双手配合活动,动手的游戏,涂画,翻书,生活操作等发展小儿动手能力.通过讲故事,游戏,舞蹈,体育活动,延长他们“集中注意”的时间,激发其好奇心和自信心,培养独立能力,毅力和勇敢等优良性格.早期干预幼儿早期教育是通过指导家长实施的.由符合条件的对象在新生儿出院前,取得家长的同意和合作.具体做法和正常儿早期教育类似.早期干预结果出乎意料,1岁半时窒息新生儿早期干预组智力发育指数为105分,而正常儿为100分,完全赶上正常小儿发育水平.而窒息常规育儿组(按父母的育儿方式)1岁半时智力发展指数为90分,明显低于早期干预组和正常儿.更为重要的是,未经早期干预组中,有9%小儿智力低下,早期干预组中在1岁半时没有一个智力落后于正常水平.早产儿早教组52人,常规育儿组51人,正常对照组53人.其早教方法同窒息儿.结果同样感到非常惊喜.早产儿2岁时,早教组智力发育指数104.5分,比常规育儿组89.9分高出14.6分,完全赶上并超过正常儿98.8分.早产儿常规教育组的智力发育指数比正常儿低约9分.同样令人高兴的是,接受早期教育的早产儿中没有1人在2岁时智力低于正常,而接受常规育儿的早产儿中有6.7%智力低下.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