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可供诊断的CT图片,要求图像重建清晰、组织密度良好、无污染、无划痕、无各种异物及伪影。以头颅CT片为例,阅片顺序应从颅底向颅顶逐层观察。每幅图片由上而下、从左到右、由中心到周边不要遗漏任何细节,而且要左右对比观察。尤其在骨盆、髋关节、下肢的疾病,左右同在一水平位的图像中,应用对比解剖思维方法,观察同层患侧与健侧组织对比密度差异,只要稍有解剖、病理常识就可发现疾病所在。不同部位CT图像观察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头颅CT图片 观察颅骨的骨性结构是否完整、对称(以骨窗观察),小儿囟门未闭者是否有膨隆,颅骨骨缝是否增宽,乳突小房气化如何。当有外伤时,颅骨内外板障形态有否改变,是否出现骨皮质连续性中断,或有凹陷、骨折碎片移位,或蛛网膜下腔、颅内积气征等现象。观察颅脑实质的正常解剖结构的形态有否异,例如:脑室的形态有否扩大,或被挤压变形,或变窄。尤其三脑室的形态在急性脑水肿中最为敏感。C线结构是否居中。脑沟、脑回、脑池的形态是否对称,有否一侧扩大、受挤压、移位或消失。脑实质内有否异常钙化灶。 如果有病变则要观察病变的密度是否均匀一致,或混杂密度影,并要检测病变组织的CT值。对病灶的具体观察:病灶的大小范围、边缘、境界,与正常组织间有否明确界限病灶的周边有无低密度水肿带。
2.在冠状图像定位的扫描部位 例如胸腹、盆腔、髋关节四肢骨骼等。在观察图像之前,首先要看病灶所在部位的计算机设定的扫描计划线,参照此定位线,然后参照正常横断解剖图逐层强察图像。
3. 在矢状图像定位的扫描部位 脊柱扫描,首先要观察设定扫描计划线是否通过所要求的扫描层面。例如:小儿椎间盘疾病,不通过椎间盘层面设定扫描线,就不可能显示本病,诊断结论也就无法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