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是现代先进的一种医学扫描检查,它是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位或全身进行扫描,透过身体的X线由探测器接收后,经一系列数据处理和图像重建才形成我们见到的CT图像。CT图像用灰度来反映组织结构的密度。形象地说,CT图像就是从各个方向将人体“切”成一层一层的薄片,以供医生观察人体内部组织结构的情况来判断疾病(图1)。
图1.CT扫描成像
一个部位的薄层图片可高达千张
CT克服了普通X线检查各种组织结构重叠干扰这一缺点,能使人体深部解剖结构得以清晰显示,具有很高的密度分辨率,提高了小病灶的检出率;检查方便迅速,尤其对急诊病人能较快做出诊断,例如一个突发摔倒后昏迷的患者来就诊,一般需行头部CT平扫检查以排除脑血管病变(脑出血或脑梗死),因为头部CT扫描十分迅速,仅需几分钟即可完成检查,对争取时间抢救病人十分有利(图2)。那么“CT扫描很快,为何有时诊断报告的书写需要较久的时间呢?”部分急诊患者在我们告知他需要等候半小时才有报告的时候就会有这个疑问。我们知道现在CT扫描重建图像最薄可达0.5mm,这也是影像科医生所说的“薄层图像”,在薄层图像上可以看到更细微的结构,更有助于发现和诊断病灶,但一个部位的薄层图片有时可高达一两千张,这就需要影像科医生花较多的时间去仔细观察各个图像的细节,因此也需要患者等候较长的时间。
图2.一名摔倒后昏厥的患者,头颅CT平扫显示左侧颞叶脑出血
CT图像是数字化图像,可通过计算机后处理软件进行各种后处理,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图3)以及容积再现(VR,图4、图5)等等,这些后处理技术极大地拓宽了CT的应用领域,并提高了CT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
图3. 最大密度投影成像显示胃周动脉
图4. 容积再现显示胃周动脉、胃周静脉和胃三者融合图
图5.心脏VR成像,可将心脏与胸廓骨质立体再现
六大系统疾病 CT诊断有优势
目前CT检查的应用范围几乎涵盖了全身各系统,特别是对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病变的检出和诊断具有突出的优越性,对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以及骨骼系统病变也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必要时,CT可进行增强扫描,经静脉注射对比剂可增加病灶与正常组织的对比度,显示病灶的血供强化形式有助于进行鉴别诊断(图6)。目前CT增强检查多使用非离子碘对比剂,为了避免患者对碘过敏而出现并发症,需要在扫描前半小时行小剂量碘过敏实验、扫描后观察半小时才能离开。
图6.肝脏CT扫描,图A为平扫图像,图B为增强扫描动脉期图像,图C为增强扫描静脉期图像,均示肝左叶巨块型肝细胞癌,增强扫描呈典型“快进快退”征象,有助于诊断。
然而CT检查的应用也是有限度的,首先CT检查使用的是X线,具有辐射性损伤,这就限制了CT在妇产科领域以及婴幼儿的应用;其次,CT对胃肠道黏膜改变的显示不敏感,这些病变的检出仍主要依靠胃肠道造影,但对病变的周围浸润及远处转移则有较高的价值;骨骼系统的病变一般使用普通X线检查,CT不优先应用,但CT对骨改变细节和继发的软组织病变的显示由于普通X线检查。
编辑推荐: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