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糖友餐后一小时血糖不达标,是两小时的两倍多,这说明他们的血糖波动大,控制不合格。这样长此以往必然会给并发症留下温床,必须认真解决。下面小编给你介绍一下吧!
尽量选用“血糖指数”低的食物
在饮食上,应选择消化吸收较慢,使血糖上升慢的食物,即要吃比较耐饿的食物,如粗粮、杂粮等,烹饪时尽量少做成粥或汤。有时,饭后60~90分钟适当活动也有利于餐后血糖的下降。
少量多餐
尤其对于早餐后血糖高的患者,将早餐总量的1/3留到10点钟左右吃。另外,准备一个血糖检测仪,定时检测自身的血糖。
餐后运动
在吃完饭之后,也不要接着坐下休息,应该适当进行一下运动。饭后适当运动,可以消耗体内的热量,辅助降低餐后高血糖。一般建议在餐后半小时开始运动,可选择有氧运动形式,如慢跑、快步走等,运动强度不宜过大,时间掌握在30-45分钟。建议不要做激烈的无氧运动,后者可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反而会升高血糖。
增加降餐后血糖的口服药
可选用-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拜糖平),这类药能延缓肠道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使餐后血糖降低。也可以用促胰岛素分泌剂(如诺和龙),它与磺脲类降糖药不同,可快速促进胰岛素分泌,可在进食时用药。
选用起效快的胰岛素
控制餐后高血糖的预防和干预措施主要包括:重视高危人群的筛查;积极开展糖尿病教育;对已经出现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的患者,如果餐后血糖升高明显则进行积极治疗。目前,主要以降低餐后高血糖为主的药物包括: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α-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米格列醇等),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短效胰岛素。
研究发现,早相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是造成餐后血糖升高的主因,恢复早相分泌后可以明显改善餐后血糖。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的主要作用就是改善早相的胰岛素分泌,从而达到降低餐后血糖的目的。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药物主要有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
对胰岛功能明显受损、胰岛素缺乏的患者,可积极选用胰岛素治疗。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起效快、达峰快,作用时间短,能够更好地降低餐后血糖峰值,并且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明显减少。短效胰岛素和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均需餐前注射,以控制餐后血糖。
餐后血糖升高不容忽视,但只要合理用药,就可以在糖尿病进展的更早阶段阻断病情发展,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