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睡眠减少增加高血压风险

家庭医生在线 2013/1/22 0:00:00 举报/反馈

  一项对2000多成年人的调查发现,在上海有62%的人有失眠,而北京有60%的人有失眠,广州是68%,南京相对低一点,为49%。美国有一项针对4800多个人的调查,发现睡觉每天晚上小于五个钟头,8-10年以后60%的人血压都升高了。

  睡眠长短与高血压

  每天睡眠时间在过去的50年间已减少了1.5-2小时。睡眠与心脏健康研究发现,睡眠时间小于5小时的受访者高血压的可能性更高,Whitehall Ⅱ研究对10308名英国35-55岁服务员进行5年跟踪调查,发现睡眠时间小于5小时的女性与大于7小时的相比患高血压的风险更高,但没有发现男性睡眠时间的长短与高血压具有某种关系。

  每减少1小时的睡眠时间将会增加37%的高血压发病率

  苏州市疾控中心慢病科科长胡一河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人们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职场亚健康情况比较严重,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在上班族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据初步统计,苏州职业人群中,高血压发病率已接近20%,5个在职人员中就有1人患病。同时,发病年龄也逐渐年轻化,35-40岁年龄段的高血压患者数越来越多。

  调查也发现,睡眠时间减少和高血压之间的关系似乎在中年人中最为密切。中青年人冠状动脉风险进展评价578名年龄在33-45美国人的睡眠质量及5年高血压发病率和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发现睡眠时间减少导致高血压发病率的升高,每减少1小时的睡眠时间将会增加37%的高血压发病率。

  苏州疾控部门相关抽样调查显示,患上高血压等心血管病的在职人员,其所在岗位主要有两大类:久坐上班缺乏运动、工作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的脑力劳动者,如办公室文职、行政人员;从事强度过大、行为单一的体力劳动者,如长时间在流水线上加班的工人。“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对于职业人群来说非常重要,这也是预防心血管病的有效方法。”胡一河介绍说,苏州为此特别推出了“居民健康自助体检屋”服务。

  高血压的年轻化趋势已经不容忽视了,对于不运动而且睡眠时间越来越少的上班族来说,高血压的发病率更是令人担忧。上班族在工作的同时也要注意身体健康,每年1-2次的体检可以帮助你快速得知身体状况,预防疾病的发生。

  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高血压呢?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 合理调整饮食 限制钠盐过量摄入、增加钾和钙的摄入、降低脂肪的摄入量。

  2. 戒烟和戒酒 烟的危害已举世公认越早戒烟越好酒是一把双刃剑少量是健康之友多量是罪魁祸首。 湖北省中山医院心胸外科王忠明

  3.适量运动。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开展体育锻炼,进行高血压预防的教育以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高血压病人应该如何自我调理?

  1. 保持心情舒畅 高血压是一种心身疾病任何精神刺激都会使血压升高。若能做到“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尽量减少情绪波动对保持血压相对稳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2. 饮食清淡 高血压病人要吃的淡些每日食盐摄入量应在6g以下。要多吃蔬菜和易消化食物少吃动物脂肪和内脏等肥甘厚味。每餐不宜吃得过饱特别是晚餐要吃得少些以防止肥胖与动脉粥样硬化。

  3. 合理休息 规律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对于高血压病人是十分重要的早睡不熬夜?每日保证7~9小时的睡眠时间。

  4. 适量运动 控制体重 高血压患者可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气功等节律慢、运动量小的项目以活动后不感到疲倦为度。

  5. 常测血压 经常测量血压并作记录是十分必要的就诊时医生可根据血压水平来调整降压药的品种与剂量。

  6. 节食减肥 据统计肥胖超重的人平均寿命要比体重正常者短5~10年。减肥的措施多种多样但归根结底有两点一是少吃,二是多运动而且二者应配合进行缺一不可。

  7. 坚持服药 有些高血压病人血压一下降便立即停药或凭自己感觉?不难受就不服药。这种不正确的服药方法易引起心、脑、肾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故高血压病患者要坚持按医生指导规律服药做到长期平稳有效控制血压。

  高血压病人的饮食指导要点

  1、清早起来一杯冷开水约 1000ml这样可以使一夜失去的水分得以补充可使血液至少六小时变淡直接减轻心脏和血管的压力。还能使动脉粥样斑块液化。

  2、限盐早餐或无盐早餐 限盐和无盐可以使血液粘度变淡并有益于肾小球滤过大量排尿又可以使钠排挤体外达到降压的目的高血压初期医生给患者开出双氢克尿塞等利尿的药物?机理就是利尿排泄删除血溶量达到降压目标。

  3、清淡饮食 食物中少吃煎、炒、油炸食物多吃蔬菜和利尿降脂的食物如冬瓜、煮黄豆等多吃植物油少吃动物油。

  4、控制总量 不管什么食物你都得控制到半饱和八成饱的份上并不靠零食补充。

(责编:尹浩 )

展开剩余内容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相关文章推荐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