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关于胰岛素的治疗知识

家庭医生在线 凌丽屏 2012/12/24 1:51:40 举报/反馈

  大量研究表明,早期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但使用胰岛素注射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同时还需要配合饮食运动的平衡。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定时定量

  注射胰岛素需要确定吃饭时间,这样就需要就餐时间相对固定,以免延误胰岛素发挥作用,或者避免胰岛素作用最强的时候,因没有进食而造成低血糖反应。

  少量多餐

  体外补充的胰岛素量不能根据血糖而调节,既不会因血糖下降而减少,也不会因血糖上升而增加,如用少量多餐的方式可以帮助调节血糖,避免血糖过高或过低。一般饮食安排按早、中、晚三餐即可。有的糖尿病患者容易饥饿或出现低血糖,而在一次正餐的时间又不能吃太多,可以在两餐中间或睡前安排1-2次加餐。加餐的食物宜选择富含复合碳水化合物的点心。此外,通过均衡饮食可以达到糖尿病患者的营养要求,减轻胰岛的负荷,预防并发症。

  随时加餐

  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容易出现低血糖,外出时需要随身携带一些食品,如葡萄糖片、饼干、糕点,在发生心慌、饥饿等低血糖反应时及时进食。需要注意的是木糖醇等甜味剂或代糖食品对缓解低血糖反应没有作用。

  胰岛素在其应用的道路上,至今还常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就像一只只“拦路虎”,令许多需要胰岛素治疗但尚未开始应用的患者朋友们闻风而胆寒,令已开始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朋友们纷纷打起了“退堂鼓”。

  一、水肿

  患者用胰岛素使血糖控制后4~6日可能发生水肿,多见于面部,也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在四肢等部位,这大概与胰岛素促进肾小管重吸收钠有关,称为胰岛素性水肿,这种水肿大多并不严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数会在一个月内渐渐自行消退。

  二、胰岛素过敏

  胰岛素引起过敏反应者并不多见,这种反应与胰岛素制剂中的杂质蛋白、患者个体差异以及免疫功能强弱有较大关系,症状大致上分为局部和全身两方面:局部过敏反应一般在注射后2~12小时发生,为注射部位局部出现的红肿、瘙痒、水疱、硬结等,一般持续2小时后逐渐消退。为了预防出现局部过敏反应,应注意经常变换注射部位,注射胰岛素时进针稍深一点,达到皮下组织。全身过敏反应可表现为面部和口腔黏膜水肿、呼吸困难、哮喘,重者可发生休克,一般发生在停用胰岛素数月后又恢复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对这类患者可采用脱敏疗法。

  三、脂肪垫

  脂肪垫的形成,是由于长期在相同部位注射,胰岛素刺激皮下脂肪增生而形成的。这种脂肪垫的存在,会影响局部胰岛素的吸收。脂肪垫的形成是可以避免的,而且防范措施非常简单——只需要患者朋友有规律地更换注射部位即可。

  四、胰岛素抗体

  以前某些糖尿病患者在应用胰岛素治疗数月后,体内可产生胰岛素抗体,使胰岛素活性下降影响疗效,并导致胰岛素用量逐渐增加。究其根源,可能与胰岛素制剂中的某些杂质成分有关,解决办法是换用高纯度的人胰岛素制剂。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临床应用的不管是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还是人胰岛素类似物,已很少或几乎不产生胰岛素抗体。

(责编:徐蓓蓓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请教医生1型糖尿病治愈最新消息?

患者您好,Ⅰ型糖尿病治愈最新消息在这里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在国际、国内,目前Ⅰ型糖尿病没有彻底治愈的,不要听信广告宣传的药物以及个体糖尿病医院所宣传的。Ⅰ型糖尿病的患者,本身是没有胰岛功能的,患者需要依赖胰岛素终生治疗,所以药物是不能治愈Ⅰ型糖尿病的,希望广大的Ⅰ型糖尿病患者引起注意,不要听信广告宣传的药物。Ⅰ型糖尿病目前最好的治疗办法,就是戴胰岛素泵,也就是皮下持续泵入胰岛素,这是接近于人的胰岛素分泌的方法,餐前可以泵入胰岛素,而且持续进入,类似于人皮胰岛素是持续分泌的一个道理,但是这个费用比较贵,患者如果经济条件不好也可以皮下注射胰岛素。Ⅰ型糖尿病患者最好每天皮下注射四次胰岛素,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或超短效胰岛素,睡前注射长效胰岛素,比如甘精胰岛素、重组甘精胰岛素等等。Ⅰ型糖尿病患者如果将血糖控制理想血糖平稳状态,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不影响患者的寿命。祝您早日恢复健康。

Q:胰岛素是糖尿病治疗的最后手段吗?

有些患者认为,胰岛素是糖尿病治疗的最后手段,一旦使用胰岛素也就意味着糖尿病变重了。从某些角度来说,胰岛素的使用确实说明我们的胰岛功能已经比较差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最大的危害是影响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的各种并发症,而治疗的最终目的是维持血糖达标,减少或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所以,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才是最重要的,而胰岛功能较差的患者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是最好的降糖手段。  另外,我们应当明确一点,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时间延续、胰岛素分泌减少是一种自然过程,也是每位糖尿病患者必须经历的过程,在胰岛素分泌减少的过程中,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同时伴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因此,在2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中,控制血糖水平是最关键的。

Q:1型糖尿病治愈有希望吗?

1型糖尿病又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自身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需必须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治疗的疾病,此病大多为儿童或青壮年发病,起病较急,若不及时治疗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甚至危及生命。1型糖尿病必须每天注射胰岛素才能保持血糖的稳定,没有治愈的希望,同时要注意监测血糖,防止发生低血糖。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