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准妈妈当心!不养猫也会感染弓形虫

家庭医生在线 余关键 2012/12/6 10:11:21

  有报道称,成都的李女士,接连两次怀孕都因检查发现胎儿畸形而做了引产。通过检查发现,她的血液中含有大量的弓形虫,医生分析后告诉李女士,造成她连续流产的罪魁祸首可能是弓形虫。一个多月以来,该医院从300多人中检查出有弓形虫感染的,占有一定比例。听了医生的解释,李女士才明白,正是这肉眼根本看不到的弓形虫,使她一次又一次失去了做母亲的机会。她后悔地说,平时喜欢吃一些半生不熟的东西,尤其是爱吃火锅,因为也没有什么不舒服,所以没有引起注意,想不到竟导致两次流产。

    猫传播弓形虫 不养猫也会感染

  随着优生知识的普及,不少人已经知道猫会传播一种可使胎儿发生畸变的寄生虫——弓形虫。其实,弓形虫的传播方式有多种,不养猫也有可能感染弓形虫。除猫以外,其他哺乳动物甚至鸟、鱼等,都可作为弓形虫的寄生对象。

  一般动物弓形虫感染率达13%,猫的感染率最高,达到15%以上。经常搂抱小猫,有可能将弓形虫黏附在衣物或身体上,若在吃东西时顺带吃了进去,就会在身体里埋下祸根。寄生在猫体内的弓形虫,通过有性生殖的方式进行繁殖,最终由粪便排出卵囊。卵囊很小,肉眼见不到,但具有传染性。人或其他动物误食了被卵囊污染的食物或水后,由卵囊中释放出的虫体就会侵入肠壁血管,经血流扩散到全身。寄生在其他非猫科动物体内的弓形虫,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进行无性繁殖,人如食入未煮熟的含弓形虫的肉、鱼等,便可招致弓形虫感染。

    孕妇感染弓形虫 可导致胎儿畸形

  人在感染弓形虫后,会很快产生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可限制弓形虫在人体内的繁殖。因此,正常人感染弓形虫后通常不出现明显的症状。一旦人体的免疫力低下时,弓形虫就会在细胞内迅速大量繁殖,对机体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引起死亡。初孕妇女如果在孕前未感染过弓形虫,则缺乏抵抗弓形虫的免疫力,此时如感染了弓形虫,虫体可随血流到胎盘寄生,然后通过病损的胎盘屏障到达胎儿体内,最终可能导致流产、死胎或胎儿畸形。

  一般而言,如妇女在怀孕前6个月感染了弓形虫,因机体有足够的时间产生免疫力,故胎儿很少有感染弓形虫的危险。胎儿受染率与其母亲初次感染时的孕期有关,如孕妇在孕期的头3个月感染了弓形虫,则胎儿受累的机会为17%;如孕妇在孕期的中间3个月感染了弓形虫,则胎儿受累的机会为25%;如孕妇在孕期的后3个月感染了弓形虫,则胎儿受累的机会为65%。胎儿受损的程度与胎龄成反比关系,即感染发生越早,胎儿受损越严重。如感染发生在胎龄1~3个月,多引起流产、死产,或产出无生活能力的婴儿;如在胎龄4~6个月,多出现死胎、早产和严重的脑、眼疾患;如在胎龄7~9个月,由于胎儿已逐渐成熟,胎儿受感染率较高,但受损相对较轻,有的在出生后数月甚至数年后才出现症状,如心脏畸形、耳聋和智力低下等。胎儿感染弓形虫后最常见的病损部位为脑和眼,可出现无脑儿、小头畸形、脑膜脑炎、弱智、癫痫、精神异常等。弓形虫经胎盘传递给胎儿,一般仅感染一胎。不过也有例外,特别是有活动性感染的孕妇,可出现连续两胎致畸者。

    避免感染弓形虫 孕妇需慎防“虫从口入”

  由于弓形虫可寄生在多种哺乳动物、鸟和鱼的身体里,因此孕妇除避免与猫接触外,还需避免进食未煮熟的肉和鱼制品,制作过生肉的手、刀具和砧板也应清洗干净,以防“虫从口入”。成都人喜欢吃火锅,为了追求鲜嫩,通常只将鱼、猪、羊肉及其内脏烫个七八分熟,有的甚至只有四五分熟,这样就很容易感染弓形虫。近年来,广东弓形虫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在以西餐为主的国家里,弓形虫感染率是非常高的,如法国是70%~80%,美国是50%~60%。广东的感染率虽然没有这么高,但也达到10%以上。这主要是人们在吃西餐时,因贪图食物的鲜美,猪排、牛排只要五六分熟,甚至只有三四分熟,寄生在动物身上的弓形虫根本杀不死,吃下这些没有熟透的食物,就有可能被感染。此外,养宠物不注意卫生,吃蔬菜水果没有清洗干净等,都有可能造成弓形虫感染。

  为了优生,家中养有宠物的妇女,在怀孕期间最好将宠物寄养在亲戚朋友家中。孕妇在孕前和孕中应该定期到正规医院进行弓形虫血清学检查,以便了解孕妇对弓形虫是否具有免疫力。如孕前弓形虫血清学试验阳性,表明该妇女对弓形虫已有免疫力,孕后胎儿无感染弓形虫的危险性,怀孕期间不必进行随访。如孕前弓形虫血清学试验阴性,表明该妇女对弓形虫无免疫力,怀孕后必须定期(每6周一次)复查。如在复查过程中弓形虫血清学试验由阴性变为阳性,提示母体被感染,此时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做进一步检查,以确定胎儿是否感染,是否需要终止妊娠。孕妇在妊娠22周前感染弓形虫者,应考虑治疗性人工流产;围产期受染者,应积极治疗,直至分娩。

(责编:方徽雯 )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