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许林峰:肿瘤治疗未来模式 介入将替代手术

家庭医生在线 2012/11/14 16:46:15 举报/反馈

  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承办的广东省医院协会医学影像中心管理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学术大会于11月9日~11日在东莞举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介入放射科许林峰教授在接受家庭医生在线采访时说,早期肝癌和肺癌进行消融术治疗都有潜在治愈可能。未来肿瘤的治疗模式,就是微创治疗加上靶向治疗或生物治疗。

许林峰:肿瘤治疗未来模式 介入将替代手术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介入放射科 许林峰教授

  肝癌治疗 一加一大于二

  在现今国际治疗指南里,3公分以下早期肝癌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和肝移植三种。由于三种方法的适应症不同,所以要根据病人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治疗方法。

  手术是目前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由于肝癌的多样化,很多患者不适合进行手术。比如一些肝硬化病人的病灶很深,如果进行手术就要切除大部分肝脏,这对人体创伤非常大。“这种情况下一般使用消融术。它通过穿刺,借用影像导向,使得即使是很深的部位也能消融掉。如果是表浅的肿瘤,则可使用外科腹腔镜将其剔除。但消融术的发展是可预见的。它已被写进最新肝癌治疗指南中。如果是大肿瘤,则一般采用介入治疗。”目前,绝大多数大肿瘤都做不了手术。由于国内多见大肿瘤,所以国内医生都采用介入方法来治疗肝癌。消融术也是属于介入治疗中的一种。

  介入治疗的效果一般要看血管丰富与否。如果血管够丰富,传统方法是使用化疗栓塞术,即混合使用化疗药物对肝癌进行栓塞术。这个方法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我们组合栓塞术和消融术进行治疗后,效果会比较好。”如果是血管不够丰富,单纯栓塞的治疗效果不会特别好,会有残留区域。“这时我们会通过影响导向能发现和定位残留区域,然后使用直接消融术将其消掉。”

  许林峰教授介绍说,栓塞混合使用消融术,获得的效果比单独的治疗要好。“一加一大于二。在我国肝癌治疗中,微创和介入发挥的治疗作用会越来越大。”

  消融术也被医学家们使用到肺癌治疗当中。在欧美,随着社会的老年化,得肺癌的老人越来越多。老人在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等高危因素影响下,往往耐受不了化疗。医生开始应用消融术给老人治疗。

  消融有潜在治愈肝癌的可能

  对于中晚期肺癌,胸外科医生正在搞中国版的肺癌治疗指南。他们认为癌症晚期病人、不适合手术的病人、和肿瘤比较大的病人,都可以采用这种办法,达到减瘤负荷目的。他们认为先把最大范围的都烧死,然后再进行化疗,会比手术+放疗效果好。因为用微创办法去杀死肿瘤细胞,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肝癌范围,在此基础上再放疗、化疗,效果会比传统方法好。

  “早期肝癌和肺癌进行消融术治疗都有潜在治愈可能。”许林峰教授说,“目前大家都认为,肿瘤是根治不了、切不掉的。因为肿瘤最根本的生物学特点没有攻克,潜在复发、转移的特性没有被研究出来,所以先前‘根治’的说法不严谨,于是有了‘治愈’这种说法。现在提出了切合实际的目标,即“有效控制、带瘤生存”,认为提高生活质量更重要,不能活着却痛不欲生。在这种前提下尽可能延长生命期。目前治疗策略也是这样的。”

  认识消融术

  消融术在早前有化学消融,还有药物消融,发展到了现在的物理消融。物理消融有热疗有冷疗之分。热疗是升温,冷疗是以冻为主。冻往往是和热联系在一起,经过冷冻后再急速升温。

  目前消融术有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射频消融是通过高压电流,让肿瘤组织产生加温效果。在高压电流作用下,极性分子会高速运转,高速运转的同时就能产热,产热温度达到一定时,蛋白质就会变性,40~50度就能变性,60度以上就会凝固坏死,这个东西最高温度能达到100度。

  微波是发出微波,通过电压改变形成交变电场,从而产热。射频消融有电流,但由于射频有电流,所以有副作用,而且起搏器会干扰人体生理。最近几年,微波相对射频的优势越来越显示出来。体现在:一,热效率高。如果肿瘤在血管旁边,血流会很快散热,即“热沉效应”。热疗最怕散热。射频升温慢,对于要累积温度的大肿瘤,热效会特别慢,有可能温度还没达到,热就散掉了。微波升得快,抗热成效应好。二、微波消融范围比较大,适合存在许多大肿瘤的中国。三、微波不需使用正负极产生电流,避免对电生理的影响,减少皮肤受伤。四、微波痛觉低。射频通常要用到麻醉。微波80%~90%的人不需要麻醉,镇痛方案加上局部麻醉就能解决手术。

  肿瘤治疗的未来模式

  肿瘤化疗的副作用大,这是众所周知的。许林峰教授说,未来肿瘤的治疗模式,就是微创治疗加上靶向治疗或生物治疗。利用微创办法把大肿瘤毁损掉,然后用生物治疗法治疗残留部分或是通过靶向治疗。生物治疗法是把人的细胞取出来激活,再放回体内发挥作用。靶向治疗是在肿瘤生长的关键靶点,通过药物作用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这不像之前,杀死恶性细胞的同时也把正常细胞给杀死了。靶向治疗只作用于异常细胞。“这种肿瘤治疗模式,将可使病人生活质量得到较好的改善。”

本文指导医生:
许林峰

许林峰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放射科

擅长疾病:擅长早期肝癌的影像诊断,肝癌、各种肿瘤的...[详细]

(责编:邓莹莹 )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请问我孩子7个月了总是四五天拉..

看看你的宝宝有没有如下的症状表现,同时还有对策虚汗  体质差的孩子常会出虚汗,无论白天活动或晚间睡眠都能汗湿粘衣。此时应注意为孩子增加营养,增强他的体质。另外,可服用下面的方剂:白天出汗者,用黄芪、白术、防风各90克,碾成细末,每次用开水送服6克,早晚各1次,连服1个月;夜间盗汗可服知柏地黄丸。  便秘  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多参加体育活动,是预防便秘的有效措施。若大便数日未解,可往孩子肛门内塞一小块肥皂栓。并可将蜂蜜30克,加入100毫升的开水中,再加2克食盐,一次喝完。  脱肛  在多层消毒卫生软纸上浇点食油,托住脱出的直肠轻轻往肛门内托,然后让孩子收缩肛门,并卧床休息一会儿。经常脱肛的孩子要注意肛门卫生,勤换内裤,保持大便畅通,并可服用一段时间补中益气丸(每次6丸,早各1次)。  蚊叮虫咬  勿搔抓,用止痒清凉油外擦。若局部红肿起硬快,可将六神丸5粒研成细末,拌入清凉油中,外擦患处。  轻度烧烫伤  一般轻度烧烫伤应立即用食醋或冷茶水外敷,再用生姜汁擦局部,并可用白糖一小匙,加少许冷开水溶化,外擦局部,每日数次。中、重度则应立即送医院处置。  灰沙入眼  嘱孩子先紧闭眼,再眨眼,让眼泪冲走灰沙;也轻轻提拉眼皮,将异物抖出;如果仍然不行,可将手洗净,翻开眼皮,找到异物后,再用棉签蘸冷开水,轻轻将其拭出。灰沙排出后,应滴少许林可霉素眼药水,预防感染。灰沙入眼后切忌用手或不干净的毛巾擦眼。  鼻出血  首先要安慰孩子不要哭闹,然后让孩子半卧,用毛巾蘸冷水敷额部,再用手指将出血鼻孔压紧,数分钟后松手。若还有少量出血,可用消毒棉球塞住鼻孔,用手捏紧。如上述方法无效,应去医院处置。经常出鼻血的孩子,平时应少吃辛辣食物,不妨用下列方药:水牛角30克,白芍、丹皮、生地、白茅根各10克,甘草、酒军各5克,共水煎,分三次服。  轻度腹泻  应适当减少孩子的饮食量,多喝一些盐开水,制作方法:每100毫升开水内加入白糖10克、食盐1克,并注意饮食卫生及腹部保暖。必要时可服多酶片以助消化。不宜滥用抗生素。如果没有如上症状的话,你可以来这里看看有很多的治疗便秘的方法

Q:利巴韦林颗粒

利巴韦林颗粒药理作用利巴韦林为合成的核苷类抗病毒药。体外细胞培养试验表明,利巴韦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具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利巴韦林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但是其体外抗病毒活性可被鸟嘌呤核苷和黄嘌呤核苷逆转的结果提示,利巴韦林可能作为这些细胞的代谢类似物而起作用。8利巴韦林颗粒药物分析1、方法名称:利巴韦林颗粒-利巴韦林-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范围:本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巴韦林颗粒中利巴韦林的含量。本方法适用于利巴韦林颗粒。方法原理:供试品经流动相溶液溶解并定量稀释,进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色谱分离,用紫外吸收检测器,于波长207nm处检测利巴韦林的峰面积,计算出其含量。试剂1.水2.稀硫酸仪器设备1、仪器1.1高效液相色谱仪1.2色谱柱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磺化交联的苯乙烯-二乙烯基共聚物为填充剂,理论塔板数按利巴韦林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1.3紫外吸收检测器2、色谱条件2.1流动相:水(用稀硫酸调节pH值至2.5±0.1)2.2检测波长:207nm2.3柱温:室温试样制备1、稀硫酸取硫酸57mL,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利巴韦林对照品适量,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50μg的溶液,即为对照品溶液。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供试品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混合均匀,精密称取适量,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利巴韦林50μg的溶液,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为供试品溶液。注:“精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称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操作步骤: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20m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用紫外吸收检测器于波长207nm处测定利巴韦林(C8H12N4O5)的峰面积,计算出其含量。9利巴韦林颗粒毒理研究重复给药毒性:小鼠、大鼠和猴在经口给予利巴韦林剂量分别为30、36和120mg/kg,给药时间为4周或更长时,可引起心脏损伤。遗传毒性:利巴韦林浓度分别为0.015和0.03-5.0mg/ml,在无代谢活化物条件下,可增加小鼠Balb/c3T3(成纤维细胞)和L5178Y(淋巴瘤)的细胞转化和突变。浓度范围为3.75-10.0mg/ml,在加入代谢活化物条件下,对L5178Y细胞突变率有一定的增加(3-4倍)。小鼠微核试验结果提示,静脉注射利巴韦林剂量范围为20-200mg/kg时,具有诱裂作用。在显性致死试验中,大鼠腹腔注射利巴韦林剂量范围为50-200mg/kg,连续5天,未见有致突变作用。生殖毒性:雄性小鼠给予剂量范围在35-150mg/kg时,可导致明显的生精管萎缩,精子浓度降低和形态异常的精子数量增加。停药后3-6个月,生精能力部分恢复。其它几项毒性试验也提示,成年大鼠经口给予利巴韦林剂量低至16mg/kg时,可引起睾丸损伤(生精管萎缩),未进行更低剂量的研究。尚未对雌性动物的生殖能力进行研究。不同种属的动物研究已证实利巴韦林有明显的致畸和/或杀胚的潜在毒性。仓鼠单次经口给予该品剂量为2.5mg/kg或更大,家兔或大鼠的剂量分别为0.3和1.0mg/kg,结果均已证实有致畸作用。畸形主要发生在颅骨、腭、眼、四肢、颌骨、骨骼和胃肠道,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随剂量的递增而增加。胎儿和子代的存活率降低。利巴韦林引起家兔和大鼠胚胎致死的剂量为1mg/kg,其无致畸作用剂量分别为0.1和0.3mg/kg(根据表面积推算,分别相当于人等效剂量0.015和0.04mg/kg)。致癌性:大鼠经掺食给予利巴韦林剂量为16-200mg/kg长期研究结果提示,利巴韦林可能诱发良性乳房、胰管、垂体和肾上腺瘤。小鼠和大鼠的18-24个月的初步致癌试验并非最终结果,但这些试验证实,给予利巴韦林剂量分别为20-75和10-40mg/kg,小鼠和大鼠分别出现的血管损伤和视黄醛还原酶变性与利巴韦林长期给药有关。10利巴韦林颗粒代动力学国内人体生物利用度研究资料表明,利巴韦林颗粒口服后吸收迅速,在60-90分钟内血药浓度可达到峰值。利巴韦林进入体内后,经磷酸化生成具有活性的代谢产物-利巴韦林单磷酸。消除半衰期约为24小时。利巴韦林能滞留于红细胞内。主要由肾脏排泄,仅有少量随粪便排出。据Physician’sDeskReference(54版)介绍,慢性肝炎患者服用利巴韦林单剂量和多剂量的药动性质概括在表1中。口服后利巴韦林吸收迅速而完全。然而由于首过效应,绝对生物利用度平均值为64%(44)。在单次服用200~1200mg剂量范围内,利巴韦林的剂量与AUC0-t(从0时间到最后测试点之间的AUC)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但剂量与Cmax之间的关系呈曲线性的,单剂量在400~600mg以上时趋近于渐近线。多次口服后,可以观察到在血浆中有6倍的利巴韦林蓄积(以AUC12hr为基础)。连续口服600mg,每日两次,大约四周可以达到稳态,稳态血浆平均浓度为2200(37%)ng/ml,停药后测量的平均半衰期为298(30%)小时,这表明该品可能存在从非血浆部分缓慢消除。食物对利巴韦林吸收的影响:在单剂量药物研究中,当利巴韦林与高脂肪餐(841千卡热量,53.8g脂肪,31.6g蛋白质和57.4g糖类)一同食用时,AUCtf和Cmax增加70%。尚没有足够的数据来证实这些结果的临床相关性。临床药效研究时未进行关于食物消耗方面的说明。(见用法与用量)抗酸剂对利巴韦吸收的影响:服用利巴韦林的同时服用一种抗酸剂包含镁、铝和二甲硅油,会导致利巴韦林AUCtf平均值下降14%。单剂量研究结果临床相关性未知。[见表1]表1慢性肝炎 成年患者服用利巴韦林后的平均药代动力学参数(N=12)  ┌───────────┬─────────────────────────┐  │ 参 数 │ 利巴韦林剂量(变异系数) │  ├───────────┼─────────────┬───────────┤  │ │单剂量600mg │多剂量600mg每日两次│  ├───────────┼─────────────┼───────────┤  │Tmax(hr) │1.7(46) │3(60) │  ├───────────┼─────────────┼───────────┤  │Cmaxng/ml │782(37) │3680(85) │  ├───────────┼─────────────┼───────────┤  │T1/2(hr) │43.6(47) │298(30) │  ├───────────┼─────────────┼───────────┤  │AUCtf(ng·h/ml) │13400(48) │228000(25) │  ├───────────┼─────────────┼───────────┤  │表观分布容积(L) │2825(9) │ │  ├───────────┼─────────────┼───────────┤  │表观清除率(L/hr) │38.2(40) │ │  ├───────────┼─────────────┼───────────┤  │绝对生物利用度 │64%(44) │ │  └───────────┴─────────────┴───────────┘利巴韦林能进入红细胞内,并已被确认通过es-型核苷载体进入的。实质上这种类型载体存在于所有类型的细胞中,可以导致分布容积扩大。利巴韦林与血浆蛋白结合少。11利巴韦林颗粒代谢途径利巴韦林有两种代谢途径:(i)一种是在有核细胞中可逆的磷酸化;(ii)另一种是包括脱核糖基化和胺水解产生一种三吡咯羧酸代谢物的代谢途径。利巴韦林及其三吡咯酰胺和三吡咯羧酸代谢物经肾排泄。口服600mg14C-利巴韦林后,在336小时内在尿及粪便中分别有61%和12%左右消除,其中未经转化的利巴韦林只占17%。人及大鼠肝脏微粒体体外代谢研究结果表明:利巴韦林很少或几乎不通过细胞色素P450代谢,只有极少量潜在的酶-药物之间相互作用。12利巴韦林颗粒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D)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磺化的苯乙烯-二乙烯苯交联共聚物的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填充剂;以水(用稀硫酸调节pH值至2.5±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7nm。理论板数按利巴韦林峰计算不低于2000。测定法取该品,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含利巴韦林50μg的溶液,精密量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利巴韦林对照品适量,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13利巴韦林颗粒特殊人群肾功能障碍:患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障碍的HCV感染患者口服单剂量(400mg)的利巴韦林后,肌酐清除率值在10~30ml/min的患者较对照组(肌酐清除>90ml/min)AUCtf值大了3倍,较肌酐清除率值在30~60ml/min的患者AUCtf值大了2倍,这均是因为清除率下降减少了药物消除。多次给药后利巴韦林的药代参数很难预测。血液透析不能有效清除利巴韦林。肌酐清除率肝功能障碍:具有轻、中、重度肝功能障碍患者(按Chaild-pugh分类为A、B、C)分别口服单剂量(600mg)的利巴韦林后,与对照组相比平均AUCtf值没有明显的不同。然而平均Cmax值随肝功能障碍的严重而增大,患有严重肝功能障碍的患者比对照组的Cmax值大2倍。儿科患者:尚未对儿科患者进行详细药动学研究。老年患者:尚未对老年患者进行药动学研究。性别:在对18个男性患者及18个女性患者进行的单剂量研究中,没有发现明显的性别药动学不同。以上皆为针对利巴韦林颗粒这个话题所做的回答,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希望详情咨询专业医生。

Q:利巴韦林颗粒

利巴韦林颗粒药理作用利巴韦林为合成的核苷类抗病毒药。体外细胞培养试验表明,利巴韦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具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利巴韦林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但是其体外抗病毒活性可被鸟嘌呤核苷和黄嘌呤核苷逆转的结果提示,利巴韦林可能作为这些细胞的代谢类似物而起作用。8利巴韦林颗粒药物分析1、方法名称:利巴韦林颗粒-利巴韦林-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范围:本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巴韦林颗粒中利巴韦林的含量。本方法适用于利巴韦林颗粒。方法原理:供试品经流动相溶液溶解并定量稀释,进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色谱分离,用紫外吸收检测器,于波长207nm处检测利巴韦林的峰面积,计算出其含量。试剂1.水2.稀硫酸仪器设备1、仪器1.1高效液相色谱仪1.2色谱柱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磺化交联的苯乙烯-二乙烯基共聚物为填充剂,理论塔板数按利巴韦林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1.3紫外吸收检测器2、色谱条件2.1流动相:水(用稀硫酸调节pH值至2.5±0.1)2.2检测波长:207nm2.3柱温:室温试样制备1、稀硫酸取硫酸57mL,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利巴韦林对照品适量,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50μg的溶液,即为对照品溶液。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供试品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混合均匀,精密称取适量,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利巴韦林50μg的溶液,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为供试品溶液。注:“精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称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操作步骤: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20m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用紫外吸收检测器于波长207nm处测定利巴韦林(C8H12N4O5)的峰面积,计算出其含量。9利巴韦林颗粒毒理研究重复给药毒性:小鼠、大鼠和猴在经口给予利巴韦林剂量分别为30、36和120mg/kg,给药时间为4周或更长时,可引起心脏损伤。遗传毒性:利巴韦林浓度分别为0.015和0.03-5.0mg/ml,在无代谢活化物条件下,可增加小鼠Balb/c3T3(成纤维细胞)和L5178Y(淋巴瘤)的细胞转化和突变。浓度范围为3.75-10.0mg/ml,在加入代谢活化物条件下,对L5178Y细胞突变率有一定的增加(3-4倍)。小鼠微核试验结果提示,静脉注射利巴韦林剂量范围为20-200mg/kg时,具有诱裂作用。在显性致死试验中,大鼠腹腔注射利巴韦林剂量范围为50-200mg/kg,连续5天,未见有致突变作用。生殖毒性:雄性小鼠给予剂量范围在35-150mg/kg时,可导致明显的生精管萎缩,精子浓度降低和形态异常的精子数量增加。停药后3-6个月,生精能力部分恢复。其它几项毒性试验也提示,成年大鼠经口给予利巴韦林剂量低至16mg/kg时,可引起睾丸损伤(生精管萎缩),未进行更低剂量的研究。尚未对雌性动物的生殖能力进行研究。不同种属的动物研究已证实利巴韦林有明显的致畸和/或杀胚的潜在毒性。仓鼠单次经口给予该品剂量为2.5mg/kg或更大,家兔或大鼠的剂量分别为0.3和1.0mg/kg,结果均已证实有致畸作用。畸形主要发生在颅骨、腭、眼、四肢、颌骨、骨骼和胃肠道,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随剂量的递增而增加。胎儿和子代的存活率降低。利巴韦林引起家兔和大鼠胚胎致死的剂量为1mg/kg,其无致畸作用剂量分别为0.1和0.3mg/kg(根据表面积推算,分别相当于人等效剂量0.015和0.04mg/kg)。致癌性:大鼠经掺食给予利巴韦林剂量为16-200mg/kg长期研究结果提示,利巴韦林可能诱发良性乳房、胰管、垂体和肾上腺瘤。小鼠和大鼠的18-24个月的初步致癌试验并非最终结果,但这些试验证实,给予利巴韦林剂量分别为20-75和10-40mg/kg,小鼠和大鼠分别出现的血管损伤和视黄醛还原酶变性与利巴韦林长期给药有关。10利巴韦林颗粒代动力学国内人体生物利用度研究资料表明,利巴韦林颗粒口服后吸收迅速,在60-90分钟内血药浓度可达到峰值。利巴韦林进入体内后,经磷酸化生成具有活性的代谢产物-利巴韦林单磷酸。消除半衰期约为24小时。利巴韦林能滞留于红细胞内。主要由肾脏排泄,仅有少量随粪便排出。据Physician’sDeskReference(54版)介绍,慢性肝炎患者服用利巴韦林单剂量和多剂量的药动性质概括在表1中。口服后利巴韦林吸收迅速而完全。然而由于首过效应,绝对生物利用度平均值为64%(44)。在单次服用200~1200mg剂量范围内,利巴韦林的剂量与AUC0-t(从0时间到最后测试点之间的AUC)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但剂量与Cmax之间的关系呈曲线性的,单剂量在400~600mg以上时趋近于渐近线。多次口服后,可以观察到在血浆中有6倍的利巴韦林蓄积(以AUC12hr为基础)。连续口服600mg,每日两次,大约四周可以达到稳态,稳态血浆平均浓度为2200(37%)ng/ml,停药后测量的平均半衰期为298(30%)小时,这表明该品可能存在从非血浆部分缓慢消除。食物对利巴韦林吸收的影响:在单剂量药物研究中,当利巴韦林与高脂肪餐(841千卡热量,53.8g脂肪,31.6g蛋白质和57.4g糖类)一同食用时,AUCtf和Cmax增加70%。尚没有足够的数据来证实这些结果的临床相关性。临床药效研究时未进行关于食物消耗方面的说明。(见用法与用量)抗酸剂对利巴韦吸收的影响:服用利巴韦林的同时服用一种抗酸剂包含镁、铝和二甲硅油,会导致利巴韦林AUCtf平均值下降14%。单剂量研究结果临床相关性未知。[见表1]表1慢性肝炎 成年患者服用利巴韦林后的平均药代动力学参数(N=12)  ┌───────────┬─────────────────────────┐  │ 参 数 │ 利巴韦林剂量(变异系数) │  ├───────────┼─────────────┬───────────┤  │ │单剂量600mg │多剂量600mg每日两次│  ├───────────┼─────────────┼───────────┤  │Tmax(hr) │1.7(46) │3(60) │  ├───────────┼─────────────┼───────────┤  │Cmaxng/ml │782(37) │3680(85) │  ├───────────┼─────────────┼───────────┤  │T1/2(hr) │43.6(47) │298(30) │  ├───────────┼─────────────┼───────────┤  │AUCtf(ng·h/ml) │13400(48) │228000(25) │  ├───────────┼─────────────┼───────────┤  │表观分布容积(L) │2825(9) │ │  ├───────────┼─────────────┼───────────┤  │表观清除率(L/hr) │38.2(40) │ │  ├───────────┼─────────────┼───────────┤  │绝对生物利用度 │64%(44) │ │  └───────────┴─────────────┴───────────┘利巴韦林能进入红细胞内,并已被确认通过es-型核苷载体进入的。实质上这种类型载体存在于所有类型的细胞中,可以导致分布容积扩大。利巴韦林与血浆蛋白结合少。11利巴韦林颗粒代谢途径利巴韦林有两种代谢途径:(i)一种是在有核细胞中可逆的磷酸化;(ii)另一种是包括脱核糖基化和胺水解产生一种三吡咯羧酸代谢物的代谢途径。利巴韦林及其三吡咯酰胺和三吡咯羧酸代谢物经肾排泄。口服600mg14C-利巴韦林后,在336小时内在尿及粪便中分别有61%和12%左右消除,其中未经转化的利巴韦林只占17%。人及大鼠肝脏微粒体体外代谢研究结果表明:利巴韦林很少或几乎不通过细胞色素P450代谢,只有极少量潜在的酶-药物之间相互作用。12利巴韦林颗粒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D)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磺化的苯乙烯-二乙烯苯交联共聚物的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填充剂;以水(用稀硫酸调节pH值至2.5±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7nm。理论板数按利巴韦林峰计算不低于2000。测定法取该品,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含利巴韦林50μg的溶液,精密量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利巴韦林对照品适量,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13利巴韦林颗粒特殊人群肾功能障碍:患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障碍的HCV感染患者口服单剂量(400mg)的利巴韦林后,肌酐清除率值在10~30ml/min的患者较对照组(肌酐清除>90ml/min)AUCtf值大了3倍,较肌酐清除率值在30~60ml/min的患者AUCtf值大了2倍,这均是因为清除率下降减少了药物消除。多次给药后利巴韦林的药代参数很难预测。血液透析不能有效清除利巴韦林。肌酐清除率肝功能障碍:具有轻、中、重度肝功能障碍患者(按Chaild-pugh分类为A、B、C)分别口服单剂量(600mg)的利巴韦林后,与对照组相比平均AUCtf值没有明显的不同。然而平均Cmax值随肝功能障碍的严重而增大,患有严重肝功能障碍的患者比对照组的Cmax值大2倍。儿科患者:尚未对儿科患者进行详细药动学研究。老年患者:尚未对老年患者进行药动学研究。性别:在对18个男性患者及18个女性患者进行的单剂量研究中,没有发现明显的性别药动学不同。以上皆为针对利巴韦林颗粒这个话题所做的回答,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希望详情咨询专业医生。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许林峰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