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开设“夜间门诊”并非什么新鲜事,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全国就有医院陆续开始实施这项便民措施:将日间门诊延长两三个小时。然而直到今天,“夜间门诊”在老百姓中的“知名度”依然不是很高。《生命时报》日前联合新浪网健康频道的一项调查显示,一半人都不知道有“夜间门诊”,95%的人不曾看过“夜间门诊”。“夜间门诊”真能给大家带来方便吗?记者近日对多家医院进行了调查。
11月7日下午5点,记者在北京协和医院看到,看“夜间门诊”的患者并不多,候诊大厅里非常安静。接近5点半,一位刚下班的女士来挂号,但工作人员说,当天夜间门诊的号早就没了。候诊的一位中年女士告诉记者,要想挂上协和医院的“夜间门诊”号,必须提前三天来排队。11月7日的号,是她11月4日下午3点来,排了3个小时的队才挂上的。果然,晚7点半左右,记者见到挂号处已经有20余人开始排队。一位女士告诉记者,这些人都在排8日开始挂的13日的特需和夜间门诊的号。
然而,并非所有医院“夜间门诊”的号都如协和医院一样难挂。记者在中日友好医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发现,排队挂“夜间门诊”号的人并不多,大约5分钟左右就能挂上号,候诊时间也不长。在东直门医院,记者从排队到挂上脑病科“夜间门诊”的号,再到看完病,一共只用了20多分钟。
记者调查发现,除挂号外,在门诊费用、开放科室和检查项目等方面,同样的“夜间门诊”,在不同医院之间也有很大不同。
一、大多为特需号,个别医院有普通号。北京协和医院、同仁医院、北京中医医院等的“夜间门诊”均为特需号,但其中,北京协和医院“夜间门诊”的挂号费为白天特需门诊价格的一半。中日友好医院和东直门医院既有普通号,也有专家号,但东直门医院的普通号只限“推拿科”这一个科室。
二、开设“夜间门诊”的科室不同。中日友好医院、东直门医院等几乎开设了全部科室的夜间门诊,而协和医院只开设了内分泌科、消化科和风湿免疫科等就诊量长期很大的科室。
三、有些医院不能做检查。在中日友好医院,除空腹血检等检查需要第二天来做外,夜间门诊可以进行血尿常规、核磁共振、B超、CT等检查,基本上当天能取结果。协和医院则不能进行检查,患者需要第二天拿着医生开出的检查单再次就诊。
对于“夜间门诊”的现状,虽然北京中医医院门诊部主任尉晓力表示,“开设夜间门诊不到一个月,接诊量就有800人左右,受欢迎程度远远超过想象。”但也有人表示担忧,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彭明强就曾指出,该院每晚门诊量达到400人次,才能与200多位医护人员的运营投入收支持平。运营成本太高、病源太少,导致各医院在“夜间门诊”的设置上有所不同。
很多患者不知道医院开设“夜间门诊”,是造成病源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医院对此也做了很多努力。东直门医院社会工作部于主任表示,他们医院曾采取把信息挂到网站上、在医院大厅公示等多种办法。目前,该院“夜间门诊”的出诊量在不断提升,已经占到全天门诊量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