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在我国南方社区人群中IBS患病率约为5.7%,其中22%曾因IBS症状就诊。
IBS经常被看作是重要的生化和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遗传和环境因素,动力改变,内脏高敏感性,异常的中枢过程,自主神经和激素的变化,脑-肠轴相互作用的紊乱,感染后改变,心理紊乱等根据个体的不同都可能被涉及。
肠易激综合征的体征为反复发作的腹痛或腹部不适,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且最近3月内每个月至少3天出现症状,并具有下列中的2项或2项以上症状:①排便后症状缓解。②发作时伴有排便频率的改变。③发作时伴有粪便性状(外观)改变。不适意味着非疼痛性质的不舒服感觉。
另外,IBS需要与以下的疾病进行鉴别:
1、慢性痢疾:腹泻以脓血便为主,粪常规可见大量脓血球,或见痢疾杆菌,大便培养可见痢疾杆菌生长。
2、吸收不良综合征:本征常有腹泻,但大便常规可见脂肪和未消化食物。
3、肠结核:有腹痛、腹泻、粪便中可见脓血并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如消瘦、低热等,或有其他结核病灶。
4、慢性结肠炎:亦常有腹痛腹泻,但以粘液血便为主,结肠镜检查所见结肠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或溃疡。
5、Cronh病:常有贫血、发热、虚弱等全身症状,肠镜检查见“线性溃疡”或肠粘膜呈“铺路石样”改变。
6、肠肿瘤:可有腹泻,但以陈旧性血便为主,肠镜及X线钡灌肠及直肠指诊可有阳性体征。
7、其他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肝胆系统疾病等。
展开剩余内容